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的情感目标

第一,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第二,坚持理论上可行的;

第三,要补短板,改不正确的。

“热爱和尊敬父母长辈”改为“尊敬父母长辈”,修订后的目标要求更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语言表达的规范。爱是道德情感的重要维度,培养有爱心的孩子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有爱心的孩子才能热爱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做人。这个目标遵循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逐渐升华了爱的感情。

将实验稿中的“热爱科学”改为“热爱劳动”,将实验稿中的“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调整为修订稿“情绪与态度”中的“热爱劳动”,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绪和意识的重要性。

将“自信、诚实、上进”修改为“自信、诚实、勇敢、负责”。以“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探索”为目标,为补充内容。这个目标重在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让他们从小就对探索生活中的问题产生兴趣,进行探索,在快乐中勤于动手动脑,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增添生活色彩和情趣,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与实验稿相比,学习要求有所调整,难度有所增加。比如将“初步培养”调整为“养成”,体现了课程对低年级的重视,低年级是孩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将“劳动习惯”改为“卫生习惯”,突出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而且非常重要。他们是否有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他们在与人交往中不能表现出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他们很容易感到与环境和人格格不入,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会“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改为“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因为“培养...行为”不够顺畅,“遵守纪律”已经被纳入文明行为习惯。这个目标重在培养孩子最基本的公民道德品质。

《品德与生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索,热爱生活。从总体目标上可以看出,课程是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不是让他们孤军奋战,而是把他们当成发展中的人,按照一定的目标积极引导,让孩子在教育的引导下不断发展和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

《品德与社会》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参与和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格的合格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体现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道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我们要引导孩子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绝不是“什么都做”“什么都允许”的片面相对主义。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一方面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个体发展需求的理解上,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在对当今孩子内心世界的期待上。

道德与生活和道德与社会的目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先说它们的相似之处:这两门课程都是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以活动为基础的综合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的儿童,他们愿意探索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两者的区别如下:《品德与生活》侧重于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索,热爱生活。《品德与社会》旨在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儿童认识社会、平等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格的合格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生活》的分目标是: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情感与态度技能、过程与方法技能、过程与方法,教育学生爱父母、爱长辈、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掌握自己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索。

道德与社会的子目标是:情感?威尔。态度?价值观;能力和情感?威尔。态度?价值观;情感;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培养自尊、自信、自知、坚强、独立、爱科学、爱劳动、勤俭节约;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立志成才;

培养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生活负责的品质。热爱祖国,珍惜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备开放的国际意识,关爱自己,认识自己,初步掌握自理自救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我觉得《道德与生活》体现了人的生活最起码的常识,是人进入生活所必须的,所以适合低年级。而《道德与社会》比《道德与生活》更广泛,是人们从基本生活逐渐步入社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社会知识的积累,所以更适合中高年级。后者强调的是社会服务的感觉,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

纵观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设计德育教学目标时经常出现问题:

(1)没有总分。有些老师在设计课文教学目标时,只设计一个总的教学目标。更何况这个教学目标也是从教学参考书上套用的,并没有体现分班的班级目标。

(2)免费生。有些教师的教学目标脱离了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没有分析学生道德品质的现状,没有考察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在设计德育教学目标时,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想象,导致确定的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

(3)偏离课程标准。在抽查教师备课笔记或随机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在制定备课目标时,注重教材中相关知识的落实,既突出了上课过程中知识内容的讲授,也助长了相关内容的讲授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

(1)学科本位教育已经淡化。窥视一下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可谓素质教育的旗帜“随风飘荡”,应试教育的旗帜“迎风高举”。在应试教育的鞭子下,无论是教育行政领导,还是小学德育的老师(大部分是语文老师),总是喊出“德育第一,育人第一”的口号,响彻每一个。

(2)课程标准的弱化。由于考试科目教学方法的影响和教师思想上对德育教学的忽视,一些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只是以任务来完成德育课的教学。毫不夸张地说,部分教师对《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不熟悉,更谈不上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缺乏评价体系。自教师绩效工资发放以来,在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领导一直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的笔试成绩纳入“教学质量”的考核。可以说,一些学校还没有制定出适合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这两个学科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敷衍小学道德教学提供了漏洞,从而产生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的不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