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理解的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对毫米的理解——例1第265438页+0-22和“做”题1-2。

教材解读

“理解毫米”课程是在学生学习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通过测量常见物体(数学教材)引出毫米(准、短),通过找、画、比、说、数、比等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毫米长度的表示法,分析毫米和厘米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专业口译

从科学数学的角度来看,测度的内容结构是一样的:两个核心要素(测量单位和单位数是测量值)和三个基本性质(运动不变性、收缩性和有限可加性)。

在《深度学习小学数学》一书中,主张核心知识的内容结构相同或相同,其教学策略必然相同或相同。也就是说,衡量内容的教学策略也是相通的。备课时要把握计量的本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让学生体验单位的产生过程和积累过程,形成单位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学习估算,培养数感,积累计量活动的经验。基于此,我把长度1mm概念的初步建立作为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运算活动中的毫米,初步建立1 mm的长度概念,认识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前进速率,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或估算某些物体的长度。

2.通过观察、估算、测量、交流等活动,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毫米,初步建立1mm的长度概念。

教学困难

初步建立了1mm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还有一些长约1米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激发探索欲望

1,老师发现学生都带了尺子。尺子,我们在初二第一册学过怎么用。现在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尺子的使用方法: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的起始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看到的刻度数正对着物体的另一端。如果起始刻度不为0,则应从结束刻度中减去测量结果。

2.学会方法之后,我们还要练习和使用方法。请量一下这本数学教科书的长度。(26厘米)

祝贺你们,因为你们都成功地学会了使用尺子。

3.那你能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宽度吗?

我们的估计准确与否?如何验证你的估计?

默认为1: 18厘米。

默认为2: 18厘米4毫米。

4.我们再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厚度。?并验证。

默认1:数学书的厚度小于1 cm。

预设二:数学书厚度5mm。

设计意图:该环节从测量数学教材中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出发,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接复习直尺的介绍,并讲述如何使用——快速高效地介绍,为本节课使用直尺打下基础。

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践,并对检测方法的使用进行综述。(故意省略对数学课本篇幅的估算)

首先估计和测量来检验你自己的估计,并产生“更多”你想要精确的值,你需要在更小的单位中学习。

估计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 cm。我该怎么办?-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需要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第二,明确目标,聚焦毫米

如果想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或者想更精确地测量,可以使用更小的单位毫米(mm)作为单位。

你认为我们会从毫米中学到什么?

(毫米是什么?-概念;为什么要学毫米——两个原因(尽量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如何学习毫米——老师讲给学生听,学生自学,学生学老师帮助指导...)

三、建筑1毫米长度单位

1.1mm比1cm小多少?(创成式)

为什么要把1 cm平均分成10份?(1厘米=10毫米)

为什么要平均分?

总结:再次恭喜同学们,你们都是小数学家!1 cm有多少个单元格?数学家们是不是在想同样的事情——把1 cm平均分成10份,每份的长度是1 mm。

2.手势长度1mm。

值为3.1毫米

1mm 1mm首尾拼接产生更长的线段,即几个1mm就是几个毫米。

做完练习5第二题或者画一条长3 mm的线。

4.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常用毫米来衡量?

第四,练习巩固和建立关系

完成你所做的,并填写。(加一毫米,试图构造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动词 (verb的缩写)全班总结。

(1)你有什么?

老师总结:毫米制作的现实意义;什么是毫米,1mm的概念;1厘米=10毫米

(2)问题:1张纸的厚度是多少?根据实际需要,将生产更小的长度单位。如果我们想让结果更准确呢?-将1mm平均分成10块,你会得到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剩下的就需要咨询或者中学甚至大学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