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如何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首先,创造一个情境来引导发现
探究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儿童天生的好奇心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索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自主探究,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其根本点在于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营造积极、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逐一成为“问题”的主体和“问题信息源”,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提问总是基于自己的积极思考。俗话说,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和“生成”一个问题。
比如在教哪一杯水更热的时候,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的:一上课,我们就给学生准备两个小温差的热水烧杯(杯子上方有白色气体漂浮),问这个问题:桌面上的两杯水有什么区别?用手再试试杯子的外壁。你有什么感觉?这两杯水有什么区别?以上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经历“看-摸-体验-比较-总结”五个过程。学生们看了摸了,才知道“这两杯水是热水,两个杯子的温度不一样。”有的同学认为1号杯子里的水是热的,有的同学认为2号杯子里的水是热的,由此引发矛盾纠纷。时机成熟,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哪一杯水更热?你要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一下子从对经验结果的争论转移到了发现问题的方式上。有的说用手仔细摸,有的说抿一口摸摸比较,有的说用体温计测量...因为学生发现了很多方法,再次引起学生争论,指出对方方法的不足。大家都觉得用手摸会有误差,眼睛散发的热气量不稳定。抿一口既怕伤,又难辨。只有用温度计测量,才能得出准确科学的结论。最后同学们统一了意见,决定用温度计测一下哪杯水更热。这样,学生在不断理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用科学仪器测量更准确、更科学”的观点。
在这个环节中,之所以给学生提供两杯水温差很小(温差在2℃左右),是为了营造一个“引起学生争议”的问题情景,便于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产生分歧,在争议的过程中产生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注意到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提问的情境,学生就能主动提问,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真正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发现性才能体现出来。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围绕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来进行。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需要老师像上面的例子一样使用实验设备来创设问题情境。有时,还可以用提供探索性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又能增强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后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青岛版教材“有趣的起起落落”一课,我们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究的:
1.将两组大小不同的橡皮泥(间隙较大)浸入两个盛有等量水的烧杯中(烧杯大小也相同),观察水位的变化,体会:不同的物体在水中占据不同的空间;
2.用弹簧测量同一块橡皮泥在空气和水中不同形状下的重量,发现船形和空心的饺子形橡皮泥都能浮在水中。通过增大橡皮泥的体积,使橡皮泥中间中空,得出橡皮泥可以浮在水面上的结论;
3.承担以上实验启发学生思考:铁在水中下沉,但为什么钢做的大船能在水上航行?之后用4个装满水、沙子、空气和盐水的乒乓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把装满沙子、空气和盐水的乒乓球与装满水的天平进行比较,然后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最后得出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浮起,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下沉的结论。钢制的大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比同样体积的水轻。
此时,物体在水中上下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