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示例1]
某中学高一年级男生,学习成绩不好,平时话不多。一天,他拿了一个空啤酒瓶。进入教室后,他突然举起瓶子砸在邻桌一个男生的头上。然后他用手里的破瓶子扎了男孩的胳膊。伤者的头部和手臂在流血。由于救治及时,伤者没有生命危险。学校责令打人的学生检查,负责受伤学生的医疗费用,接受纪律处分,并进行张贴。
[示例2]
某中学高一年级男生学习成绩不好,但平时比较严厉。有一天,他找来一块木板,在进校门之前,朝另一个男生的头上扔去。受伤的人伤得很重。由于救治及时,伤者没有生命危险。学校责令打人的学生检查,负责受伤学生的医疗费用,接受纪律处分,并进行张贴。
这两起案件的过程惊人的相似。但是在处理的过程中发现,两个犯错学生的问题行为原因大相径庭。
为什么第一个学生打他的同学?他冷静下来后描述了事情的经过:“那天我在家吃早饭的时候,我妈像往常一样唠叨。内容还是抱怨我学习成绩差,不值钱,邻居家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然后她叹了口气,说自己命不好,养了这么个儿子。我生气地拎起书包,摔门走了出来。我一边走一边生气,气我妈唠叨,气我这么笨,很烦。我在上学的路上踢了一个空啤酒瓶,所以我把它捡起来了。当我走进教室时,我看到每个人都很开心。不知怎么的,我举起瓶子砸了。这个时候我脑子里什么都没想,只是觉得气不够,就用破瓶子扎了一下。直到同学把破瓶子从我身边拿走,我才觉得肚子里还有气。我现在真的很后悔。我为那个同学感到难过。我们通常很好...我接受学校给我的任何惩罚。我对不起他。”
第二个学生为什么打他的同学?学生说:“他一直看不起我。我做不了作业,向他请教。他还讽刺挖苦我。那一次,他跟老师说我作弊,几乎是惩罚我。后来我教训了他一顿。前几天在学校外面,几个人把我打了一顿。我以为是他要找的人,就决定狠狠教训他一顿,让他以后听我的。”
根据犯错学生的自述,分析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前者属于心理问题行为,后者属于道德问题行为。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区分。
1.引起问题行为的动机心理问题行为往往是由心理失衡引起的负面情绪引起的;道德问题行为是由错误的利己道德观念和由此产生的不良道德情感引起的。
2.问题行为的对象:心理问题行为攻击他人、对象或自己;道德问题只攻击别人或事物,不攻击自己。
3.导致问题行为的场景。心理问题行为具有情境性、偶然性和自发性。道德问题行为的产生是有目的性、预备性和规律性的。当然,有些心理问题也是预备性的。例如,当人们回忆自杀者自杀前的表现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杀与平时不一样。其实这是自杀前的准备。同样,一些道德问题行为也是情境性的。比如,小团伙成员因为看到自己的“哥们”吃亏,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拔刀相助”,但这种行为有明显的目的性。
4.问题行为后的态度心理问题行为出现后,当事人一般会后悔或害怕;一般道德有问题的当事人事后都不后悔,希望蒙混过关。
从以上案例分析,前一个学生因为老师不欣赏他,同学看不起他,妈妈埋怨他,导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抑郁了很久。事发当天,再次听到母亲的唠叨后,这种压抑的情绪爆发,导致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学生摔伤的啤酒瓶是在上学路上随便捡的,不是故意准备的。该学生性格内向,很少与其他学生发生冲突。他的问题行为具有情境性、偶然性和自发性,因此属于心理问题行为。后一个学生因为和同学有矛盾,想惩罚报复同学。他认为只有说服他,以后才能听自己的。这个学生知道“用木板打不会死人”,所以他特意找了块木板。这种问题行为可以属于道德问题行为。
大多数情况下,心理问题行为和道德问题行为没有绝对的界限。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第一次道德问题行为,往往被好奇心、兴趣或者偶尔的错误所掩盖。比如学生的偷窃行为,一开始很可能是出于对别人财物的嫉妒,或者是不良需求。一些破坏课堂纪律的恶作剧,对物品的破坏,甚至因性好奇而导致的性错误,都来自心理失衡。也就是说,即使是道德问题行为,就学生而言,尤其是大三学生,也并非完全被错误的道德观念所主导。
当然,心理问题行为也可以转化为道德问题行为。有的孩子攻击别人,是因为经常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许多学生因为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而离家出走。
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不同对待,可能会影响其终身发展。比如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拿”了一个同学的笔,这个小学生可能会得到三种不同的体验。
1.没有人发现它满足了他想要的东西的需求。
2.被发现后,他被当作小偷受到了批评和惩罚。
3.被发现了,但是没有被当成小偷,而是在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帮助他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
有第一次经历的学生,可能因为尝到了甜头,形成了偷窃的习惯,形成了道德问题行为,或者懂事后改正了,就继续“拿”别人的东西。有第二种经历的学生,可能因此终身背负“小偷”的精神枷锁,或者破罐子破摔,成为真正的小偷;或者长期抑郁,形成自卑和胆小的性格。当然也有可能从此悔悟成长。有第三种经历的同学,可能因为一次尴尬,一次挫折,学会了如何处理想要与不想的矛盾,从而成长。
那么,在实际的学校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什么关系呢?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是:目标一致,对象相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不可替代。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体现了目标和对象的一致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中,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理想,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的能力。1999在《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中,“坚忍不拔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个人觉悟的表现。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就不可能在清醒的意识下形成这种造福社会和他人的自控能力。因此,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共同结果。可见两者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
然而,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可以相互补充,但不能相互替代。不能强调任何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因此,有必要对两者进行比较。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分属不同的层次。
从人的素质结构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
生理层面包括一个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如身材、头发、皮肤和眼球的颜色,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以及生理结构产生的功能,如速度、灵活性、力量和耐力。体育比赛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生理机能。
心理层面包括一个人的心理过程素质和人格心理素质,如认知过程的速度、灵活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意志过程的自觉性、毅力、果断性和独立性,健全的人格特征等。素质的心理层面是建立在生理层面上的。比如,一个人的气质类型与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密切相关,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先天遗传的,制约着一个人气质特征的形成;人的智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大脑的生理结构有关。反过来,心理素质影响生理机能的发挥。在运动心理学教授刘淑慧的指导下,中国第一位悉尼奥运会金牌获得者陶璐娜克服了胆怯和懦弱的心理障碍,获得了成功。
社会文化层面包括人格倾向结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人格倾向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认知技能结构;能力结构主要指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社会文化水平的素质主要是后天的,通过个体的学习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获取的速度和质量受心理素质的制约。作为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很容易区分理解得快并能举一反三的学生和掌握得慢并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除了知识基础、学习策略和方法,一个人的情感、意志、智力素质也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同时,社会文化素质也对心理层面的素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前所述,崇高的理想可以促进个体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而错误的道德观念则可能使学生意志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个体心理层面的变化,形成心理过程的各种良好品质,开发大脑潜能,完善人格结构的教育活动;道德教育对社会文化层面产生影响,主要是构建或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倾向结构。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人格倾向的综合反映。这表现在一个人在众多事情中选择做什么,以及做这件事有多少投入,包括时间、精力、金钱。人格倾向的核心是价值观,这恰恰是道德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比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教育,就是要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高于他人”的价值理念,达到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发生深刻变化的目的。
所以,从教育任务来说,德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公民,树立“自己的人生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好”的信念。因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利他和克己。因此,其工作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适应环境并与环境保持积极平衡的正常人,出发点是当事人的利益。其实有了正常健康的心理,就可以正常的学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根据任务,德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方向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发展自我和调节自我。
任务和内容决定教育方法。道德教育可以采用灌输、说服、榜样、奖惩、训练等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通常采用听、说、测、干预、行为训练等方法。
面对同一个问题,两种教育方式是否矛盾?前面提到的用啤酒瓶伤人的例子。为了班级和学校的荣誉,要求犯错误的学生改正错误,为了受伤的学生,要求他们不要再犯错误,并给予惩罚,以威慑他们不再犯错,这是一种德育实践。启发犯错误的学生了解伤害行为的实际原因,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消除抑郁,讨论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消除抑郁的根源,从而振奋精神,改变学习落后的现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即使如上面第二个例子所述,制服对方是一种道德问题行为,我们也可以在运用德育方法的同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报复行为,达到预期目的——让对方服从自己的关系,理解人际关系中制约人缘的因素。然后帮助他们明白,通过伤人来制服对方,不仅不道德,而且违法。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最终会毁了自己。
在学校环境中,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有着不同的角色。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塑造者与被塑造者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朋友、律师和客户、医生和病人、参谋和军官之间的关系。先与对方建立信任关系,再通过平等的讨论、交谈、协商来消除心理上的困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可以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代替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也不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有德的人一定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成不了品德高尚的人;但是,心理健康的人不一定是品德高尚的人。
责任编辑/戴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