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之一,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用新观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创设情境、质疑问难、鼓励评价等相关策略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主动探索问题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一,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自主探究的强大动力。所谓情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和营造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积极、自主地学习。
1.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古人云:“学从思开始,思源于疑。”“怀疑”是点燃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火种。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能探索,积极探索才能创造。问题情境是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举措。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比如教课文《钓铁牛》时,老师讲解题目,对学生感叹:“居然有人把沉在河底的铁牛捞上来了,真厉害!”这时,学生们开始想象:他是谁?他是怎么抓铁牛的?然后学生们开始说话:“一定是一个大力士捞出了铁牛”,“他一定很聪明,用了巧妙的力量”...五分钟后,老师让学生打开书,说:“学生说的有道理,但书上是真的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水的浮力与大力士、人的敏捷度的对比,了解深化的过程,从而了解古人用水的浮力钓铁牛的科学,激发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创设悬念情境,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如果问题是探究的材料,那么悬念就是探究的动力。教师不仅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还要创设悬念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主动提问,从而产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如果能适当设置悬念,就能迅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比如在讲授“鱼在纸上游”这一课时,老师问:“鱼总是在水里游,怎么会在纸上游呢?”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入主动学习状态。这样设置问题和悬念,既创设了问题情境,又引导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
第二,鼓励质疑,提出难题,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怀疑是思考的动力,是发现的钥匙。小学生天性好动,渴望知识。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创新题是学生探索的内在动力,是学生知识水平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把质疑和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诱导学生积极思考。
比如在教课文《借草船之箭》时,引导学生读课文,质疑题目。学生指出:“明明整篇课文都在讲诸葛亮是怎么骗曹操一箭的。为什么题目用“借用”而不用“欺骗”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至此,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突然,同学们热烈讨论,举手发言。“我觉得是‘借’,因为后来烧赤壁的时候周和诸葛亮把箭还给曹操了。”“从书上说,‘谢曹之箭!’也可以看出来是‘借’,借就是要求对方给你,这叫‘借’。”“我觉得作者用‘借箭’的目的是为了赞美诸葛亮的才华,说诸葛亮能巧妙算计。".....这是创造性思维带来的奇迹。可见,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提问、多辩论,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
第三,注重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欣赏性、启发性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交流师生感情,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是用“读得很好、很好”这样笼统的评价术语,而是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来评价,“带着感情读,表达作者的心情。”“发音非常准确,没有漏字。”我用鼓励、引导和指导来评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