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几点浅见

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王荣生博士在阅读了《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后,对教学内容提出了以下看法:1。文字和文章本身一样有其原始价值。文章编入教材后,更有教学价值。教学价值指的是“如何传达信息”这篇文章。老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如何在课堂上传递信息。2.根据他的特点,文本可分为“固定文本”、“选定文本”、“样本”和“使用件”。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教学价值,当然也有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王博士的观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收获。第一,要教的内容要有中国味。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只是一个低级的要求。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语言技巧和课文语言的表达功能,是课文教学高级二次概括的根本任务。回想起我教《粥南北味》(张抗抗)的经历,当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第一次设计的时候,我就定下了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里的粥是如何寄托了作者的感情。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思考“味道”的含义,了解作者所写的粥背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事的价值观。感受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步骤:简介:1,来自“大家应该都吃过粥,粥是什么味道?”让同学们说说,从而介绍作者张抗抗从粥里尝到的“味道”——”...从喝粥的经历中,我看到了粥的持久力量……”2.明确本班学生的学习目标,安排讨论问题:“通过默读、盘旋,发现粥的魅力是什么,从中长精、长血、长智是什么。”学生分组学习交流:根据笔者的喝粥经历,将中学生熟知的课文按时间分为三部分。将学生分成三组进行探索。老师展示投影提示:你可以试着用以下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圈出并阅读作者描述粥的味道的句子和段落。圈出并总结作者描述的关于吃粥的事情、人物的句子和段落。圈出并阅读作者对吃粥的感受的句子和段落。看完本组内容,再看作者其他的喝粥经历,对比后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自己圈起来后,分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深入的思想:老师提问:作者认为粥是贫穷和时间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粥会渐渐远去。你同意她的观点吗?学生思考后发言。作业:请借用书中描述制作稀粥的句子,写一写你家一种食物的制作。如果能把这种食物的意义写给家人或宗族就更好了。思考:看完《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我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评价这个设计。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被我的问题“粥的魅力是什么,从中汲取的精华、热血和智慧是什么”所引导在我的教学步骤中,我已经告知了答案的范围。而第二个目标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来实现。这节课,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到指定的地方,总结答案。教语文就是教课文,这是一个误区。我的设计是“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那么应该用课本教什么呢?我觉得教“中国味”,比如一篇课文,既可以教给学生相关的语言知识,也可以训练学生相关的语言技能。这里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比如这篇课文的中国味,可以体现在作者别出心裁的构思上,比如:为什么要写喝粥的人,为什么要写三种粥等等。第二,“中国味”要从学生出发,体现文本的价值。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学内容要体现语文的本色和芬芳,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琢磨、品味和运用。《粥的南北味》第一次教案设计被拒后,我考虑将教学内容集中在粥的美味语言上,从多个角度体会作者写粥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设计了以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作者描写和讨论粥的句子,感受作者对粥的感情。2、知道如何描述事物能运用多种方法,并从多个角度。课前准备:简要教学步骤:引言:从人们平时喝粥的感受出发,说在作者的笔下,普通的粥真的有不一般的味道,有“永恒的魅力”。今天的课要了解作者写的粥是什么味道,作者是怎么写这种味道的。学生交流讨论:关于白米粥的讨论:学生活动:全班分成两组交流圈出的内容;首先,一组发出一个“挑战”,并朗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请另一组的同学说说写粥是什么味道,怎么写?教师活动:随时总结点评学生发言,帮助学生发现作者的匠心;随时引导进一步的讨论,并利用提问,如当学生只停留在对喝粥的语言的分析时,引导学生对粥的制作,对粥的讨论和赞美。最后以时间投影的形式进行总结,比如下面这个投影:题目:白米粥的味道从写作的角度,文章中的句子分析了喝粥的感受。白米粥天然,清爽可口,就像白牡丹、百合、莲子熬出来的汁。喝着它滚烫的滚烫,似乎内脏都被清洗干净了。用白牡丹花、百合、莲子等能让读者产生感觉的生动具体的物体来形容喝粥时难以言喻的感觉,又因为作者认为粥“爽口可口”,所以选用白色、淡雅的东西,使人在读粥时“眼”和“口”都很享受。注意:下划线部分允许学生说,空白部分也允许学生说。《金粥》讨论:学生活动:告诉自己金粥与之前的投影相比有什么魅力(学生个人言论)教师活动:随时总结评论和指导并提问:作者是否从“喝粥的感受、粥的制作、喝粥者的表现”等角度写出了金粥?还有别的角度吗?请背诵描述“广东粥”的句子,读出粥的魅力。老师总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作者把粥描写的生动传神,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赞美了她的“热血和聪明”,让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粥变得如此美好而神奇,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业:借鉴作者的写法,描述一下你家某道菜的味道。明天我们将有一顿丰盛的晚餐。要求:多角度写作。这堂课有很浓的中国味,抓住了描写的角度。课后,同学们按照我的要求写下了家里的食物。我们上了一节“美食大会餐”课,大家的作文都写得很好,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我觉得这应该是体现语文味道的一堂课。但与王博士的观点相比,我觉得这次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教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所不能理解的内容。老师把这些放在一边,没有教他,而是教他其他内容。或者说,我还没学会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多角度描写”的语文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内容的适当性不够。为什么要教学生多角度描述?我们应该把课文里的所有东西都叫出来吗?学生确实不会多角度描写,但这篇课文是多角度描写的典范吗?如果教学真的要多角度描述,那么仅仅用《粥的南北味》这篇文章是不够的,还需要补充其他相应的文字来阐明这个问题。思考:从这一课中,我注意到教学应该有中国味,但我犯的错误是,我未能将文本的原始价值与教学价值结合起来,导致学生仍然无法理解文本的原始信息。从王博士在书中提出的观点来看,我认为像《粥的南北味》这样的课文属于举例,课文中有很多知识是可以传授的。比如这篇课文,我可以教“总分”结构,多角度描写,也可以教通过支持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意志。但是,我们应该在什么基础上选择哪些进行比较呢?我认为,教师应该以所教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前提,以教材的编排为依据,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比如在处理“粥的南北味”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放在“风土人情”这一单元,看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了在同一个题材里写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从文章学的角度看,课文有什么特点?找出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以这些课文为例,明确文章的某个“交际”。用王博士的话来说,就是“首先要根据课程目标,明白学习这类选文要达到什么目的。”其次,要从整个教材选择体系来思考文本作为文本选择的价值取向。因为把一篇文章放在整个教材的选文体系中,不仅具有单篇文章的教学价值,还具有作为体系一部分的本土意义。“其次,在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中,能让教师明确课文教学价值的东西并不多。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发掘教学价值。老师挖出来的东西对吗?比如我认为“粥的南北味”可以用一个“总分”的结构,从多个角度来描述。这些“开”的内容对吗?这是值得认真讨论的。为此,我的想法是,可以充分发挥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力量,可以讨论课文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可以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这种教学大概比老师个人研究科学多了。第三,“中国味”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语文中多种品质的综合,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态度、语文习惯、语文方法、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综合。我在设计《杜甫三首》(登岳阳楼、爬山、石壕官)的时候,教学内容之一就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当时,为了弄清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在一个讲堂里找到了叶嘉莹教授关于杜甫诗歌的一篇文章。为了理清杜甫的诗,叶教授花了很长时间讲杜甫的生平,让我认识到,要理解《登岳阳楼》和《登高》,就必须了解杜甫的生平。于是我做了一个ppt课件,主题是“致君、尧舜,再使风俗纯”——从几首诗中简略了解杜甫的生平,并把一系列杜甫生平故事与学生学过或没学过的杜甫诗歌,如王岳、王春、冰车等结合起来,为学生学习诗歌做铺垫。同时,我也调整了学习顺序。根据杜甫生平,我先不教课文开头的“登岳阳楼”和“爬山”。看完ppt,我先说说《石壕》。但后续的教学内容却陷入了谈论诗歌主题的“泥潭”,这里不多说了。思考:从《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这本书来看,我觉得我的教学方法还是可行的,因为学生对谁是什么了解不多,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欣赏诗歌。如果他们只让他自己背,可能会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反感。所以像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要在考虑到学生能接受的基础上,做透彻的讲解。还可以有关于如何欣赏诗歌的知识,如语言美、意象美、音韵美等。,以及诗歌鉴赏教学的重点是什么等。也可以把整个唐诗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讲解如何欣赏唐诗,如何欣赏不同的诗歌。用诗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王荣生先生写的书对我影响最大:我总是有意识地想到教这篇课文,教这个单元的课文。我应该给学生什么?在教学中,我会通过在这节课上告诉学生“什么是‘学习主题’”,使教学内容变得扎实有效。虽然在确立每节课的教学价值和确定教学内容方面还有很多困难,但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更加重视课文的“教学价值”,认真探讨课文应该教学生获得哪些知识。最后,我以金圣叹《评水浒传开篇》一书中引用的王博士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希望在我们的引导下,同学们不要像金圣叹批评的“现代人”那样读书:“现代人不会读书,容易把书混过去,故古书得意、不满、难通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