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鉴赏的正确方法是学习书法史,以什么样的角度去鉴赏?

在和喜欢书法的朋友交流时,感觉大家对笔、墨、纸、砚等物质内容谈了很多,甚至对笔墨的用法,都有很深的了解。但在追根溯源的根本认识上,应该准确把握的理论要素相对较少,以至于因为对书法内涵的不同理解,出现了一些明显谬误的写法和说法。有些是出自名人之手,出自名人之口,于是跟风,错误地传下去,耽误了后来的学习。所以我把我的学习经历献给我的朋友,和他们交流。

理论上学习和鉴赏书法至关重要的三个字。

一个是“字”。汉字是书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书法爱好者,我们深感祖先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文化瑰宝,至今造福龙的传人。因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象形文字,古埃及、巴比伦等国家的历史文明中也曾有过象形文字。但是,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够让象形文字传承下去,让后人拥有书法的广阔天地,能够把它培育和收获得淋漓尽致的国家。所以,我们在感谢中华民族始祖仓颉的同时,也感谢秦孟天将军将古代先人创造的原始毛笔升级为近现代人使用的毛笔,让承载中华文明的象形文字在会泽从笔墨写实传承到后世。“子”是书法的起源。我们在学习和欣赏书法的时候,要对象形文字的原始面貌、演变过程、演变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对这个词诞生后的演变有一个全景式的感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代代传承的过程中,理解书法从古至今所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只有透过书法作品的古意,仿佛来自遥远的天空,才能与书写者产生亲密的关系;以区分书法作品是取韵、取法、取意,还是兼而有之;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欣赏到书法的笔墨蕴含着筋骨,体现精神的笔触就在那里。所以王羲之在《手势论十二章序》中说:“多有异变,难达其原;当你转动你的笔时,你不知道它的来源...所以越来越难分辨它的成因。”因此,存在主义者关注的是书法赖以生存和进化的“字”。你要好好学习,学习规则。

二是“道”。道有多种含义,主要内容如下:一、“道”原指人行走的道路,借用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其次,“道”是指法和法。书法作为一种事物存在于社会之中,自然有其自身必须遵循的规律和规则,即书法之道。再者,“道”也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体。据《老子》有云:“物杂,天生...可为天下之母。”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字里行间写着:“可见,这个‘道’作为‘天地之母’,孕育着宇宙万物,衍生出宇宙万物、各行各业。所以,不同的事物和行业,各自的法规,都是从“天地之母”的本体大“道”中,被构想为具体的小“道”。当然,作为书法的规律和规则,书法之道也应运而生。因此,学习和欣赏书法,需要研究和遵循近一千八百年书法史中积累的书法之道。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道”字,总是无法回避的。

第三是“德”。道德是和道家联系在一起的。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的解释,道德中的“德”字确实是“德”的意思。

对“道”的理解和修炼,从自身有“得”,也就是所谓的“德”。也就是说,它是作为具体事物从道“得”来的一种特殊规律或特殊属性。面对客观、混沌、多彩的道,如果我们“得”到真善美之道滋润我们的品质,那就是高尚的道德品质,或者说我们从道中“得”到的东西,使我们的品质高尚。如果“得到”让我们的灵魂充满了虚假、邪恶和丑陋的方式,那就是道德品质差,或者说我们从道中“得到”的东西导致了品质差。这样就不难看出,我们学习和欣赏书法的水平和品位,取决于我们是从书法的方式中获得了决定真善美的规律和规则,还是获得了充斥着假、丑、丑的东西。“得”字对于一个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提高书法鉴赏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习和欣赏书法是必须从理论上把握的前提。

学习和欣赏书法的前提是有规律可循。

《辞海》记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用毛笔书写的方法,主要侧重于握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构图)等方法。写字的话,一定要指着手掌,手指是黎齐;用笔请中心散发;点画要完整,要有思想;结构要横平竖直,意思要呼应;分布要错综,疏密要适宜,整章要透气。

从早期成熟的甲骨文字,商周初期的金文、张文,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布的八体书法,再到汉末,形成了较为准确的书法概念。随后,在大约1800年的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书法经过历代先贤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出自秦代李斯书法;到东汉书法鼻祖蔡邕的《论笔》、《九势》;晋代魏亨的“四体书势”;魏朔的《笔图》;王羲之的《书论》和《手势论十二章并列序》;南朝梁武帝·萧炎的“钟繇书法十二观”:唐代于世南的笔本论:欧阳询的八大战术和三十六法则;李世民的“书法策略”;张怀瓘的《用笔十法》和《玉堂禁经》;颜真卿《张长史笔法十二义》;韩的《赠笔说》等等,不胜枚举。向今天的书迷们充分展示了书法发展史上灿烂多彩的书法理论精髓。这些书法秘笈,是一代代书法先贤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后人进入书法之门,学习、研究、欣赏书法的捷径。正如蔡邕在《九势》结尾所说,“九势之名,虽非一师所教,亦可与古人相合,且需大量书法,即造美耳。”

学习和欣赏书法要做到“两个务必”

(一)、学习和欣赏书法——执法必考证。

学习和欣赏书法,必然涉及到用书法理论的标准作为评判的依据,这从根本上离不开书法理论的指导。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欣赏书法,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学习书法的学术理论。但是面对流传至今的书法理论,如何把握,如何将所学运用到自己学习和欣赏书法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用笔是书法的基本功,把字写得好看是必修课。古代书法圣贤讨论用笔方法。秦代李斯在用笔方法中提出:“夫用笔之法,先养病,后得病,如鹰望彭之死而信自然,不可再改。”

东汉的蔡邕也在《九势》中提出:“努力写字,皮肤就会好看。因此,他们说,“当潮水来到深桥时,它将是不可阻挡的。所以用笔的细致,没有描写,没有犹豫,有节制,气势开,下笔的造型有原因,收笔的趋势有目的。渐渐地,新奇洋溢着古韵;实力和点缀之间有明显的流派。上升神韵的形象,让行家一看就知道书法家有正宗的书法功底。二是心结。写字是用笔配合技巧的具体体现。蔡邕以结字的形式明确表示:“写一个字,上半部盖下半部,下半部承上启下,这样形势相映,就不会有势回。”

王羲之在《书论》中,提出了写字的技法:“每字必写数义,或横画如八分,又似印;或者像深林中的树一样垂拉,像钢钩一样弯曲...就是一句话,牵扯到好几具尸体。如果你做一本书的纸,你必须有不同的意义,而不是相同的。”如果说蔡邕在结词形式上所提出的:“使其情相映,使其不能回。”如果通过“多书”就能达到要求,那么王羲之“一字多体”的标准,就是考虑书法家对相关古文字演变的把握和用笔技法的综合水平。还有一些书法名家传世的书法理论,多涉及用笔、扎字的方法,读者可以在学习中逐渐了解。第三是作文。章法的本义是指诗歌的作者为了安排整个篇章而采用的一些方法。包括文章的正文,承上启下,裁剪等等。书法中的引用是指分布和布局,体现了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书写者在书写前,根据书写内容、尺子、书写材料是帛还是纸、字的大小和疏密的安排、使用什么样的笔法,进行有意的构思,以达到相互衬托、对比的和谐效果。作家在写作时,尽量使自己的用笔写字、结字等技法达到笔墨之间* * *振动的高度,最后固定为墨水错综复杂的分布。唐代韩在《赠笔说》中提出:“欲著书,必先思之,且看一张纸上有哪些词句,有多少字,纸的颜色如何,以适书与体,是真、线、草,相当于纸。”但是,写之前和写之后,一定要用笔法。如果你想到了很难写的单词,在脑海里整理一下,然后再写。自然可以包容,可以流浪,不能暂时不行。如果你写了,你不能说你能解决它们。"

(二)、学习和欣赏书法——违法必纠。

多年来,关于书法的学习和欣赏,一直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在此,笔者在学习和欣赏书法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书法家应该输入或纠正的* * *问题,并作出分析和探讨:

第一,名著不精。这里所说的作品,是书法家书写完毕,认为书写内容正确,书写技法达到当时自己满意的水平,可以向社会展示,或者供有关单位和个人悬挂收藏的成品。换句话说,作品包含并展现了书法家在书写中的实用技巧,如用笔、结字、构图等,展现了书法家在书写中的综合水平。所以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书法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对他的声誉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会使书法家在书法笔墨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比如唐代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颜真卿,《祭侄文稿》中写的“其子弟颜杲卿父子被叛军围困常山县,节度使王因嫉妒人才而求援,以致城破。颜杲卿和他的儿子闫吉明同时被杀。当颜真卿派人去找他们的时候,他们得到的只是颜杲卿的脚和闫吉明的头骨”写在这种极其可悲可恨的状态下。真挚、真挚、坦率的笔墨,表现了当时动荡混乱的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作家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在这里,不需要用笔,也不需要用写字的方法,让他的心情通过书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宣泄和发泄。整幅墨迹真实地记录和传达了作家当时的内心感受和令人心碎的悲剧状态,弥足珍贵。安和时期的书法作品要注意其书写规律,充分展现书法家书法技巧的最高水平。比如东晋王羲之余永和九年郊游,群贤毕至,友人盐聚,风平浪静,酒微醉,众星推月。此时书法家风般的心境,云般的思维,都处于洒脱的巅峰,于是写出了《兰亭集序》,笔法精湛,文笔飘逸,章法典雅,潇洒和谐,至今仍被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作为典范,被誉为天下第一书。几个月前,我在读本省某期刊的一篇文章时,看到作者的一篇作品:字字铿锵有力,洋洋自得,虚浮无度;统一愿景,携手气势;贯穿整个构图,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精神,有力而不凶猛,气象中性,堪称上品佳作。但是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有三个字稍微不太讲究换笔。这三个字的偏旁都是三分水,集中在竖图的上半部。书法家写这三分水的时候,用笔手法几乎没有变化。都是把三分水写成三个大小略有不同的点。相比每个字的三个点,只是大小略有不同,让人在观察推敲之后,感觉是在用笔和规矩写书。不像《兰亭序》里那二十个笔画各异的“之”字,以大师的笔法和深邃的用意给人以深刻的震撼。

第二是:对书法概念的误解。首先,书法概念最基本的要素是用毛笔书写。按照书法概念的标准去思考和要求,不难发现,有一些说法,对书法的基本概念并不清楚,也不符合,却在正规媒体上传播,误导和耽误学习。无论是以纸、帛、竹、木、金、石为载体,还是以碑、匾、门牌为存在形式,如果作品不是用毛笔书写,根据书法概念所包含的实质性内容,就会做出明确的判断:它不是书法。其次是写作的方法和要求。书法要求写字的时候要参考真实的手掌,五指要黎齐。标准的书写方法应该是食指和中指勾住笔管,拇指形成稳定的捏取趋势,无名指重叠小指压在下面的笔管上,形成五指黎齐,表示手指扎实,手掌无力。但有些朋友为了表现大家的风度,像小学生握铅笔一样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着笔管,笔不是由中心展开,而是横着写。他还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就是写字不需要讲究,只要拿着感觉舒服,写得漂亮就可以了。乍一看,这似乎是合理的,但仔细考虑是荒谬和误导。名家和大家经过多年的临摹和练习,练就了高超而霸道的功夫,在大家的崇拜下甚至是盲从。连废话都被奉为经典。但如果这样的书写者是一个普通的书法家或者普通的学习者,就会被嘲讽为连起码的书写能力都不会。但是,翻开书法史的画卷,面对“用笔”的混乱理论,这位朋友关于“用笔”的说法并非毫无根据。唐代韩《赠笔说》记载云:“夫笔五种...第一个是控制他们。傅舒的妙处在于管理,即两指握管,五指* * *,即掌空。他还说“平腕双苞,空掌真指,妙不可言。”同时也提出了当时书法家“写”的方法存在的问题:“老百姓用一个指头去芽,就弱了,没有气了。”后来也有人提到:“第四握。意思是拳头握在手心,手肘用来扶书。还是云起自诸葛丹...王僧虔用了这种方法后,封面就和别人不一样了,而且也不是原创。“最近,张的医生干了一件蠢事,真让全世界都笑了。列举了晚唐时期写法上的混乱。即使在宋代,苏轼在《论书》中仍认为“笔无定法”。但清代朱禄贞在《书法略论》中说:“唐代张思随沈,执拳执管,衔头绝;“冯侃的书法叫西蜀,两指一笔。这不仅说明,在晚唐,对张“拙行实为天下笑”的讽刺传到清朝,却变成了对“握管以拳,题绝天下”的赞美。”“冯侃的书法叫西蜀。“也说明当时名家的神秘技艺令人羡慕,被人盲目追随。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读者能从众说纷纭、有理有据的书法之“道”中学到什么?如果说,面对很多名家自己的原创,苏轼没有依据去纠正,只能无奈地随波逐流,说“下笔无定法。”我们为这个时代感到高兴和感激。小学第一堂书法课,老师教我们准确清晰的标准书写方法。我们在学习书法中掌握的是中国标准的书写方法。所以无论是“拳头握管”还是“两指握笔”,都有手、脚、手臂等多种书写方式。除了那些身体残疾,决心克服身体障碍,努力用书法写词的朋友,都是令人敬佩和敬佩的。其他身体健全的人用拳头、两个手指、嘴、脚和胳膊写字。

第三,创新的导向有偏差。创新的本质是创造和更新。指创造事物由低到高,由旧到新,相对于旧的事物。在书法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秦代李斯将《大篆》革新为《小篆》;程淼把小篆改成了隶书,或者东汉张之南的一种叫“今草”的“书法”。钟繇留给世人的是从仕到官的新书风,还是东晋王羲之化汉魏之朴质为美的新书风;王献之再破古拙之韵,获得世界“破体”之誉,都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书法从旧质到新质、从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沈先生说:“举世公认,中国的书法是最高的艺术”。书法家和艺术家在很多艺术门类上的区别在于,在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过程中,书法家几乎是在一种极其安静和孤独的状态下,在苦心的思考和学习中,度过一个漫长而持续的时间。书法家的价值就在于他们独到的见解,奇妙的知识,独到的见识,对一般人难以理解和忍受的枯燥的笔、墨、纸、砚的身心投入。在外面匆忙的噪音中,你可以保持房间的安静,保持头脑的超然,保持空气的平静。年复一年,我沉浸在“神密神,仿佛我至高无上”的苦心临摹和训练中。日复一日,我把单调的墨色变成各种具有灵活细微差别的黑色线条,把内心深处的激情和积淀已久的细节千百次地定格在纸和丝绸上,或以温暖平和的方式,或以惊心动魄的形式。当人们对书籍熟悉后,创新成为必然趋势。

事物创新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好。书法家的创新之路,既不是在流行的流行音乐中评论快男,也不是在浮躁的喧嚣中选择超女,随便留个“羊音”就能炒作一把。书法创新的特点是厚积薄发,水分十足。因此,书法的创新要在其所处时代书法整体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把书法的评价水平引向一个新的高度,这样才能引领后学,经得起历史发展的检验。书法,可以称之为创新,其特点是作品苍劲有备,浮沉有迹,凶险可怖,或沉郁顿挫,都要符合其所处时代的主流文化和象征社会进步意义的文化审美标准,在传承过程中具有某种进化品质的高尚精神和优雅魅力。如果书法家在创新方向上的导向有偏差,他可以写出让稍有练字经验的高中生也能惟妙惟肖模仿的书法作品。不就是我为了它研究过自己,探索过感情,研究过自己作为一封真诚的信在生活中达到的极致境界吗?这样做不仅是自我消解,削弱了领导后学的权威,也误导了后学的人,以为训练到雷霆明月这样的顶级高手水平无非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这就像“变老变年轻”

尝试“老年奇笔”的方法不是不可以,但水准下降的书法不是创新,而是倒退,不应该是书法家最终改变的必然归宿。因此,牛顿发现了震惊学术界的三大定律。在没有找到正确方向的情况下,对于“上帝推地球”这种新观点已经偏离了科学轨道,还是不说的好。书法创新也是如此。如果是错误的,倒退的,与其站在原地不动,不如原地不动。同样难能可贵的是,真正无法创新超越祖辈、超越自我的书法家,却能清晰地守住自己当初的高度。千万不要在浮躁和物欲刺激下的焦虑心态下把好坏混为一谈,把无数先贤在几千年传承中抛弃和回避的糟粕当成前人前所未有的新发现,把书法的创新引向没有进化意义、没有新高度、没有横向推导的歧途。

以上是我在学习和欣赏书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和感受。想和喜欢书法的朋友聊聊,鼓励一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