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学习的目的不是将知识储存在大脑中,最终是将其转化为在不同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自主学习的意识已经渗透到学生中时,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就一直在提高。此时,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来解决学生课前预习、课外思考、自主探索中的诸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如何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主动参与、主动习得、自主建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实现课堂学习自主,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通过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自主发展。然而,“自主学习”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它重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和主导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启发和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条件,不断促进学生由无知向有识转化。

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关,也就是说,班集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必然存在差异。那么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呢,这里有几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学会设定学习目标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学习很盲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无状态;有的学生设定不切实际、过高的学习目标,达不到就心灰意冷。为此,我们引导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采取分级确定的原则。即逐个确定总体目标、学期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学习目标,逐个确定知识和能力目标。一般来说,知识的分级目标是根据知识的网络结构依次确定的,能力和素质的分级目标是根据知识载体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螺旋递进的;二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一些重点、难点的学习内容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成,数学能力可以分阶段达到,素质的提高可以分层次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没有宁静是致远的,学习需要专注。我们认为这是制定学习计划的好方法。所谓学习计划,就是安排好你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培养和提高的素质,需要完成的作业,让你的学习活动在时间和内容上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计划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可以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学习。一份严谨完整的学习计划每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多长时间等。随着个人学习计划的实施,学生的学习任务会如期完成,这就是学习计划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第三,学会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

现代教学设备为现代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服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日新月异。

在信息社会,学会捕捉、挑选、分析和使用信息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要求来选择和使用材料,有的学生在基础知识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就去上中高级题库或者竞赛题;有的同学选择错误百出的参考书,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有些同学选择相似的参考书,做大量重复性的工作,被牵着鼻子走,所以学习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为此,我们指导学生如何挑选参考书,如何提取和总结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教给学生精读和泛读的方法。

第四,学会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方法。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接受和发现。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法各有价值,相辅相成。而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纯粹被动的接受和记忆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为此,我们重点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突出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正是学习过程变成了学生发现、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种变化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而且增加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责任,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自觉地自主学习,还要思考如何学习。到什么程度,以及一系列问题。所以,学生在学习目标和计划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学习方法要适合每个人,比如苏东坡的“三上”学习法(床上、厕所、路上)。选择学习方法要遵守学习的普遍规律。古代有很多名言,比如“读书贵在三:一是眼在,二是手在,三是心在。眼不如手,手不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