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美术应该培养哪些能力?

艺术教育是小学基础课程之一,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学科。那么,小学美术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是生活中符合规律的、与其内容相协调的、丰富的、独特的、令人愉悦的具体形象。人在认识和发现美的时候必须具备欣赏美的能力,但人欣赏美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后天培养和训练。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成长中的孩子。通过美育,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辨别真伪,善恶,判断美丑。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有更多的审美内容。例如,我们可以学习国画关山月和傅抱石,这可以让学生为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到自豪;学习徐悲鸿的《奔马》,流露出苗条矫健的精神美。此外,在美术课的实践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多变的造型结构和多彩的色彩之美,还感受到了大自然中蕴含的变化、统一、对称、平衡、对比、和谐的形式美。

二、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型”是美术教育的基础,也是美术的根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美术作品的质量,好的美术作品必须有好的造型。而这个形状包括两种情况。一个是全图的结构建模。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造型,就像我们在文字中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东西,同样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形状的物体来表达。比如表达人的愤怒,可以直接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来表达,也可以结合人的行为和周围的物体来表达。再比如:同样的表达是冬天。有的人可能直接用大雪来表达,有的人用穿毛衣戴棉帽的人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对象有不同的结构形态和不同的组合形态。这些物件如何组合才算美观?这是我们老师必须强调的问题。一个是单个对象的建模。每一个物体都有不同的形状,但是我们可以把它总结成几种几何图形。如: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立方体)、三角形、圆形等。实物上,我们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房子、书籍、书桌都看成长方体;我们的四肢和树枝可以看作圆柱体;我们的整个头部可以看作一个蛋形的圆;牡丹花可以算是圆的等等。这是物体的整体形状。我们在学画画的时候,老师首先要教学生了解物体的大致形状,然后再把它分成小部分。比如我们画汽车的时候,可以把汽车看成一个长方体来确定它的大小和位置,然后确定它的车门和车轮的大小和位置。这样就不会出现变形和比例过大的问题。第三,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尤其是画家、诗人、作家、科学家、天文学家等。他们必须有非凡的想象力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想象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让学生根据一个场景、一个现象、一个季节、一首诗,画一幅想象的图画。再比如:让学生用泥巴捏人的喜、怒、哀、乐,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物理绘画中,我们也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小学生。不可能画得和实物一模一样,也不要求画得和实物一模一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第四,要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色彩是美术教育中绘画的基础。想要学好绘画,色彩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色彩是表现物体形状的关键。当然,这里的颜色不仅仅是红、蓝、绿、黄、紫,还有黑、白。没有色彩对比,造型就无法表现出来。例如,在同一幅画中,如果有十个物体,并且这十个物体都被涂上红色或蓝色,那么这些物体就很难表现出来。特别是在色彩的明度和明度上,画中的这些物体是无法分辨的,就像在黑暗中看物体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比如色彩的明度和深浅。我国的墨书只有黑色,但在绘画中却分为五色,可见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而且色彩还可以表达人的不同情绪和性格,所以色彩在绘画中很重要。

第五,要培养学生的表现手法,这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结果。艺术创作的最终质量取决于表现的质量,因为好的绘画和色彩是依附于造型的,好的造型要用好的方法表现出来。不同的画有不同的表达,水彩有水彩的表达,水粉有水粉的表达,国画有国画的表达。即使是同一种绘画,画同一个对象也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方法。但作为一些常用的、常见的表现手法,教师要培养学生。如:学习国画时的勾、划、擦、点、染;水彩画中的干湿画等。以上是我对小学美术教育的看法。当然,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认为这些能力是急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