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高新区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1,是由科技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全国三大火炬高新区之一。区内海岸线长46.5公里,有沿海林场和天然海水浴场,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各类企业3000家,从业人员65438+万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3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ISO14000国家示范区”。

气候特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春寒秋暖,全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的时间超过290天。年平均气温12.1℃,月平均最高气温24.6℃,最低气温-1.5℃。

投资环境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东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相望,西与烟台接壤。自然环境优美,有20多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和万亩林场,空气清新,有国际海水浴场等四大天然海水浴场,水缓沙软。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去处,也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理想之地。区域内水、电、路、暖、通讯等设施完善,绿化覆盖率达到41.9%;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51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25吨标准煤/万元。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齐全,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坚持“只要你办,我来办”的服务宗旨,强化“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和“企业办院内事,政府办院外事”的理念,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在国家高新区率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认定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为了拓展高新区的发展空间,2003年,威海市政府将早期的乡镇从建制内转移到高新区,建设科技新城。五年来,高新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招商、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快人才、资本、技术集聚,打造优势产业集中区。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亿多元,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已有13个项目入驻。

以三星数码打印机株式会社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以高伟集团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以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光机电一体化、以凯拓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等四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拥有三星、高伟集团、光威集团、金丝猴集团、华东数控、北洋集团、新北洋集团、双峰电子、卡尔电气、三墩焊材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旗下拥有伟哥股份和华东数控两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60%;高新技术产品占全市的67%。区内有5个中国知名品牌;省名牌20个;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0件。

全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员工7000多人,硕士800多人,博士150多人。20多名院士在区内企业从事研发工作。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区内80%以上的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规模以上企业已建立各类R&D机构8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企业R&D中心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0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占全市35%,专利拥有量占全市30%。孵化器占地面积654.38+0.7万平方米,创业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创业中心。并引进清华大学科技园参与威海火炬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韩国庆北大学共同创办“威海-庆北大学中韩科技企业创业中心”。截至目前,已有近300家孵化器入驻,其中30家达到毕业标准,20家在区域内征地建厂或购买厂房实施产业化生产。成立种子基金,合作成立威海创新投资公司,引入天恒担保公司,缓解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2007年,R&D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同时,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功能的科技创新服务。全区实施火炬、星火、科研项目近500项,实施国家“863”项目15项。

累计批准对外开放外资项目605个,合同外资6543.8+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43.8+0.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61.8亿美元,其中出口11亿美元,年均增长42%。与10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引进了三星、伊藤忠、三菱等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的70%。被科技部、外经贸部认定为全国首批1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商业旅游区商业设施完善,生产生活条件良好。有金海湾酒店、宁静建国酒店等两家五星级酒店和十余家星级酒店,利群商场、韩伟商贸城、家家悦超市连锁店、大武建材商场、海悦国际购物中心、自由东方等数十家商业企业。火炬东方、联桥大厦、金城大厦、翠竹花园、长虹广场、旅游发展大厦、假日国际海景城等商业项目正在建设中。“威海西商务区”的建设框架已经逐步拉开。国际海水浴场、金沙滩、赛特游泳池、小石岛垂钓园、北海浴场等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国际海水浴场被国家海洋局列为10海水水质定期监测重点海水浴场之一。

农村经济有耕地1830公顷,果园1500亩。2007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9.4亿元。

无公害蔬菜、西洋参、特色养殖等特色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硬化农村道路3.5万平方米,建设沼气池300个。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农合覆盖率达到10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教育卫生区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药学院、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校,在校生4万余人。辖区内有3所中学,12所小学,49所幼儿园,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有4家医院——威海市立医院山大分院、威海市立医院高区医院、威海金海湾医院、威海初村医院。

人民生活2007年,全区职工人均收入186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2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7以内。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4亿元。有2所社会福利院。投资71万元的老年公寓正在顺利建设中。建立了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失地农民保障等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体系。

威海高新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地方。我们诚挚邀请海内外精英加入我们的创业团队,携手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