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阅读300字名著?
《小学生阅读名著调查报告》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读书、书卷气足的民族,是兴旺的,是有创造力的;而一个忽视读书,不喜欢读书的民族是停滞不前的,是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课外阅读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们素养的发展,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小学生六年只看十二本教材,阅读量最少,阅读面窄真的很让人不安。只有一本语文课本是学不好语文的,只有45分钟的课堂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就会失败。教学应以课堂为基础,以课外活动为导向。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阅读面,运用课堂阅读中所学的方法,形成自觉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和拓宽学校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06年6月对Xi安莲湖机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召集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旨在通过这个窗口了解该地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在这次调查中,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间、内容、习惯和方法入手。* * *发出问卷98份,其中三年一班五班10,三年二班10,三年四班48人。回收问卷98份,全部有效。一、当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乐观面:从调查结果看,尽管小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仍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主观认识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1。阅读目的是正确的。在被调查的小学生中,75.5%的学生认为读书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帮助;23.5%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个学生认为读书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者有负面影响。在被调查的学生中,74.5%的中学生认为阅读课外书主要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语文能力;1.0%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是出于兴趣。2.学生对阅读感兴趣。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不太感兴趣,对阅读课外书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45.9%的学生利用午休和放学时间阅读课外书。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周日学习。21.4%的学生在长假期间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阅读。3.阅读内容广泛据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很多,有中外名著、小说、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童话寓言、漫画、学习辅导材料等。大部分学生都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对了解社会多方面的要求。阅读这些书籍,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无疑对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是正确的。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77.6%的人非常支持课外阅读。有时赞成,有时反对18.4%;父母无所谓,占3.1%;只有1.0%的人反对。虽然家长态度端正,但对于课外阅读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如何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高效,还是缺乏实践。二、当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1,阅读量减少主要表现在阅读时间不足。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的闲暇时间增加了,但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少了,是阅读时间相对减少。除了学校、作业、家务和休息时间,学生平时自由闲暇时间为1-3小时(周六日加倍),但经常阅读书刊超过1小时的学生比例为16.3%;有70.4%的学生花半小时到一小时;13.3%的学生半个小时都看不下去,4.1%的学生几乎不看课外书。* * *第6页,当前页1 2。阅读兴趣的敏感化——阅读兴趣和品味的下降阅读兴趣和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取向、阅读材料的内容、属性和类型的评价指标,以水平为尺度。不同的阅读目的和兴趣导致阅读内容、性质和类型的选择不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小学生喜欢阅读的书刊类型有:卡通、漫画;童话和寓言;世界名著;自然科学;学习指导材料;科幻小说。大多数阅读方式是:只有65,438+06.9%的人在阅读时做笔记、卡片或摘录;11.0%着急了,略读;62.3%反复阅读喜欢的书籍或内容;其他方式占12.5%。有同学认为看电视剧就是一本书。阅读类型以漫画化、“快餐文化”和流行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以娱乐休闲为主。阅读兴趣明显感性肤浅,科技书籍被忽视。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静下心来思考和感受,阅读质量不高。畅销书多,经典少。像《老夫子》和《米老鼠》这样的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阅读尚超的热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小说,外国名著等等,如果不是“逼”出来的,学生对它的阅读是非常肤浅的。因为学生觉得通过电影、电视剧“读”书更有意思,所以认真读名著很无聊,也很难。4.阅读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据调查,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随意性、无序性和低效性的状态。51%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选择了阅读材料;30.6%是根据老师推荐和教材要求选的;18.4%根据父母要求选择。主要体现在:跟踪阅读热度。有的同学就跟着书店的广告,说说同学之间流行什么,看什么。读书缺乏个性和见解。热衷于休闲阅读。小学生倾向于阅读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有趣的休闲读物。诚然,阅读休闲类书籍相对容易,但热衷于阅读这类书籍的人,永远只能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不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达到新的境界。不喜欢和人交流。小学生不喜欢在一起谈论名著,35.9%的人在课外阅读中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经历。不沟通或偶尔沟通占64.1%;。从这个角度来说,能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老师作用不大,最适合陶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也没能提供相应的环境,所以学生的课外阅读必然是抓哪本书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学生学习的目的很单一,就是在写或讨论演讲稿时,引用几句名言,背几首古诗,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类人往往很少关注书的整体脉络、内部细节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得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究到书中的精髓,也很难陶冶性情,培养气质。为了作文,只读习题。有些学生看课外书,主要是《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之类的书,认为看这类书最有帮助,能直接提高写作水平。读、写、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了解文字符号世界、开发智慧、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有文字语言历史以来,阅读对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积累、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对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传承、拓展、提升和发扬,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有阅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才能摆脱“学生腔”,走向理性和成熟。然而,在信息泛滥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活方式的时代,它耗时耗力的特性是否有必要“退休”或退出历史舞台?* * *第6页,目前第2页的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是信息和数字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人类维护和发展自己创造的文化和文明的一种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走路方式,但走路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否则生活会失去很多意义和自由。缺乏阅读或减少阅读,热衷于时尚杂志和漫画故事,从而疏远文学经典;热衷流行音乐、港台影视,但对书刊漠不关心。长此以往,基本文化素质所依赖的阅读渠道就会萎缩,必然导致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匮乏,进而导致国民基本文化素质的下降。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是国家的希望。小学生阅读的变质,不仅仅是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的减少,还有课后对文学名著的忽视。更重要的是作为学习和认知的核心和本质的阅读需求、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阅读审美的丧失!这是课外阅读危机的本质,是国民基本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三、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1。在家庭和学校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但是顺其自然或者依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危险的。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密切关注下课外阅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血缘关系和伦理关系,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权威的。所以,家长在处理孩子课外阅读的问题上,要和学校保持和谐。(1)开家长会,邀请班里善于引导孩子读书的家长谈谈自己的教育方法,改变“分数至上”的思维。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家长可以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安排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营造阅读氛围。(2)设立图书角、关于阅读的黑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课堂阅读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借书制度和图书管理法,由小馆员管理,每天开展借书活动。以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为阅读时间,值日班长每天负责监督。认为学校和家庭应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关心、引导和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这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3)沟通,树立学习榜样。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想把阳光传播给别人,自己的心里就要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启发、唤醒、鼓舞。一方面是情感上的启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素养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的作用能从内心深处震撼学生,使学生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所以,一个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阅读爱好者,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同行。教师不仅要阅读教育专著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要阅读文学名著提高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要阅读贴近儿童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外阅读评价上下功夫,要对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努力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了榜样,提高了他们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 *第6页,当前第3页第2页。推荐一个好的书目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指导。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和技能;向学生介绍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学,发展学生的艺术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信仰。课外阅读弥补了课堂阅读教学在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培养兴趣方面的局限性。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来讨论选择课外书的标准。它应该包括知识教育、文学教育、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价值。因此,在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指导下,要注意课外书体裁和内容的丰富性。体裁应包括故事、传说、童话、寓言、传记、日记、游记、科幻小说等,内容应涉及文学、科学、历史、地理、政治等领域。小学读书要以“读书”为主,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博”不仅指阅读的数量,还指阅读的范围广、种类多。基于大学“博”的精读。从这次调查中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因年龄、学习年限、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主要以童话、神话、寓言和民间故事为主。女生普遍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生对历史、地理、体育、科学感兴趣。所以老师要开好图书推荐会,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引入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能背诵出精彩的片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简单讲一些学生未知的知识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语文老师要把握阅读量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如果课外阅读量过大,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阅读量不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吕叔湘先生认为学生每天至少应该阅读3000-5000个单词,以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习惯;什么样的习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命运。在西方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习惯非常重要。人们认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才成功乃至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那么有哪些好的阅读习惯呢?(1)养成业余时间读书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向您介绍了55年前发达国家的人们是如何热爱阅读的。他说:“在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读书人就不用说了,连店员、工厂工人都视书为生命,一有时间就读书是一种习惯。”根据美国专业快速阅读网站上列出的数据,我们做一个估算:你一个小时可以阅读10000字,即使要努力,一个小时也可以阅读5000字,每天一个小时可以阅读一本10字的书,20天就可以看完,一年至少可以阅读10本书。加上两个假期,如果八周每天读三个小时,三年可以读30本书。所以只要你坚持,你的成就是可观的。(2)养成读书专心、诚实的好习惯。读书不应贪图博学之名,而应是自愿的,视为一种需要。叶圣陶说:“学习时,如果需要搜索,可以搜索;需要参考,可以参考;如果应该具体分析,可以具体分析;应该看大意,可以看大意;字里行间的意图是可以区分的;义若有疏漏,可指出其疏漏;在这一点上,看书的习惯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学习一辈子,受益一生。* * * *第6页,现行第4页(3)养成有计划、有选择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因为面对出版物鱼目混珠、美丑并存的局面,我们必须精心挑选品位高、质量好的书籍,以获取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况且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确实有限,真的不允许随意花。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选择最佳读物。读科学著作应该是最新的,读文学著作应该是名著,读哲学著作应该是传世经典。叶圣陶先生指出:一要“及时”,二要“有选择性”。选择最好的读物就像“跑进仓库也要注意选择,最有用的也要拿走”,“发霉的,烂的,不适合的”都不拿。在谈到课外阅读时,叶老师还特意为我们提供了四种书籍进行阅读。分别是:“各科工具书”、“伟人传记、学者事业言行录等修身类书籍”、“鉴赏类书籍、小说、剧本、选集、诗词”和“临需类书籍”。比如在准备练习游泳之前,看一些关于游泳的书籍;当社会上发生一些事情时,读一些关于它的书。“当然,我们也‘不要定‘不要读这个,不要读那个’的禁令’,而是‘把思想和努力转移到禁止书报上来,培养学生的辨别力’。”事实告诉我们,学生非常喜欢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养成选择性阅读的习惯是多么重要。(4)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就是你在读书的时候所想的,随时记下来。仔细想想,往往是混乱的,肤浅的;写下来,一定要有条理,要实用。所以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读书的好方法。根据所读书籍的性质,阅读笔记可以是列表或杂项笔记的形式。古往今来,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比如马克思读书的时候,经常画线或者做读书笔记。每隔一段时间,他必须阅读他的笔记和书中标记的地方,以巩固他非常强大和精确的记忆。很多人“书用起来就讨厌”,主要原因就是懒于做笔记,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好的记忆不如写的差”。只有在阅读时做笔记,才有助于将手脑活动与思考、看见、记忆结合起来,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除了叶圣陶先生提到的“清单”和“杂记”,还可以从名言警句和成语、提纲、简评甚至心得体会中摘抄笔记。此外,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标题、发表时间和地点都需要记录清楚,以备将来参考。4.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重要条件。学生需要知识,渴望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泛读,但很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为此,我每周安排一个以课外阅读为主的晨会课,保证每天有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1)注重课内课外阅读的融合。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课内学有所得,课外受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处理好精读和粗读的关系,注意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并重;我们不仅要以写促读,而且要以写促读。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少说多读,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努力使他们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2)处理好作业和阅读的关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不要搞题海战术。同时,教师要认识到泛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另外,老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观念。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广博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课外阅读的积累,从而获得家长的大力支持。* * *第6页,现第5页③降低课外阅读的功利目的。其实人天生就是爱读书的,只是我们过多地增加了功利目的,让读书成了一件“苦差事”。在阅读的前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感受到成功和满足。不要强调摘抄多少,写多少读书笔记。我们可以举办“读书会”,让孩子交流阅读经验,通过老师阅读节选了解所有作品,通过老师讲故事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4)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基本保证。第一,阅读方式多样化,如默读、朗读、精读、略读等。,并且要根据文章内容选择阅读方法;二是边读书边思考,素描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第三,合作阅读,阅读后与他人交流讨论;第四,有选择地阅读,自觉抵制那些对身心健康不利的低俗、庸俗的书籍;第五,实践阅读,把课外阅读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比如写作、班级黑板报、文化活动等。,不断提高阅读质量。5、配合课外阅读活动,狠抓落实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水平,教师可以对阅读后的活动进行指导。利用课堂上的五分钟讲课,督促学生课后精读优秀文章。具体方法是:在课堂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向同学推荐、介绍自己最近读过的、觉得有价值的名著。引言包括:作者简介、作品价值、内容总结或基本观点、阅读中深感精彩的片段及一些感受。每节课按座位轮流上,每学期至少一次。每次演讲后,老师都应该简明扼要地做些评论。评论丰富多样,有个性,是一种日常阅读,是一种平等的思想交流。每次讲课都需要学生反复学习,广泛收集资料,写论文。演讲时可以有个提纲,鼓励“脱口秀”。个别学历低的,允许“读本书”。课后帮助学生修改、充实、完善稿件,然后在全班传阅,让学生一次演讲就能体验一次深刻的精神成长过程和语文能力的全方位训练。我不满足于把读书当成一种技能,而是用它来点亮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获得满足感、解放感和提升感,释放无限的精神能量,促进学生在阅读中自我进步和心灵成长。这项活动促进了学生阅读技能和知识的结合,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迫使他们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此外,可以举办诗歌读书会、故事会、读书心得报告会,动员学生自己出版小报,自己写手书(学生创作的童话、寓言、诗歌、短篇小说),写读书笔记,写书评;还可以有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手写书评、“我的阅读书目”点评、读书笔记、作文点评。此外,每个班级还可以有自己的图书角和读报栏。动员学生集体订阅报纸,动员家长和社会各界为学生捐书。这样,就不难在学生中形成爱书、读书、买书(用省下来的零花钱)的良好氛围。狠抓落实课外阅读统一指导的时间要落实,保证每周课外阅读指导课专用;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检查落实情况,定期检查、督促、交流、评估学生课外阅读进度,定期统计学生阅读的标题和字数,让学生形成习惯;并及时表扬先进扩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让每天上课不成为枯燥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的快乐之路。“研究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研究。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研究型教师是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只有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打开小学生阅读的新局面,才能有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提升自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