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视频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
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只是舞台上的演员,
他们都有玩的时候,也有结束的时候。
一个人一生会扮演很多角色。
-威廉·莎士比亚
人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我们对社会的理解是从我们对角色的理解和扮演开始的。
我们在生活中要扮演很多角色,比如:父母、学生、朋友等。社会角色比扮演角色的人寿命长。社会角色可以随着社会文化传承,在每个时代都会发生变化。
一,
角色的概念:
“角色”是戏剧中的一个术语,指演员扮演的角色。一些学者在20世纪20-30年代将其引入社会学,然后将其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社会角色是指与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指某种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模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状态)的行为预期。(角色期望)它形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权利和义务的一套规范和行为模式;(3)角色是人们在特定职位上对人们行为的期望;(D)角色是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只承担某一个社会角色,而总是多种多样的社会角色,而他所承担的各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关联,这些都构成了一个角色集。
1.
社会角色主要反映环境对人的影响。社会角色表明社会要求个人承担什么任务,以什么规范和方式行动。中国古代有“君君、大臣、父亲、儿子”。我们也可以违反一些不重要的规范,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这就是人格。
界定一个角色需要一系列的社会规范,某一个或几个规范不能称为社会角色。
比如行人靠右行走是一种常态,但不是角色。
2.
社会规范——被接受和预期的社会行为规则随着文化而变化。
第二,角色的形成和适应
1.角色期待:角色期待是文化、社会和群体强加给某人的一套行为模式,是一个角色表演的“剧本”。它展示了文化和社会的希望,以及要求个人在事物中立足的方式。角色期待总是伴随着一些压力。按照剧本,你会得到奖励,如果你偏离了剧本,你会受到惩罚。
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角色期待,社会通过家庭、学校、团体等“代言人”来表达这些角色期待。比如我们要求或者希望一岁左右的孩子能学会走路。在这个阶段,孩子是亲人的角色,要学会信任和沟通。要求小学生具备一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学会与同龄人相处,学会合理规划和控制时间。比如:按时上学,上课不说话,按时完成作业,礼貌待人,延迟学习满足感,控制情绪反应,学习一般社会规范,养成一些好习惯。
角色期待要符合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每个个体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和家长对待这个时期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引导,不能和别人比。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根据别人的表情和态度来认识自己的形象,从而产生一种“自我概念”,并根据别人的期待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这就是“角色选择”
2.角色的内部解释:这是指角色承担者如何感知和解释强加于其角色的期望。角色期待是外在的,角色内在解释是内在的,即人们如何理解社会角色的规范,而个体是按照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来行动的。每个人对角色规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对朋友同事的角色期待。
3.角色扮演:世界上的一切,包括社会地位和身份,都可以用语言符号进行分类和命名。当儿童掌握了语言符号,并运用语言符号与他人交往时,他们会把具有某种身份名称的交往视为“概括他人”,把对自己的态度视为一般的社会期望。如果他不仅按照这种期待用身份名称形成自己,而且在这个框架内行动,这就是“角色扮演”。
了解你的角色——了解你角色的规范——并按照你理解的规范行事。
社会角色的确定:这是要回答“我是谁?”(社会地位)决定了一个人的实际地位和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起到一定的作用。
理解社会规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烙印,对角色的解读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也依赖于我们的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评价、态度、行为以及规范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在心理上包容自己、反对自己、接受自己影响的群体)。比如,一个学生把自己当成家庭或社团组织的一员,以此为标准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其规范为准绳评价或约束自己与他人的行为,逐渐形成与群体一致的观点。)这也体现了同伴关系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有“孟母择其邻”的说法,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社区环境。
社会团体主要有两个功能:规范功能和比较评价功能。
通过学校学习,社会学习,观察学习,
角色扮演:
首先,从静态和外在两个方面来看,一个角色更直接的表现就是他自己的外貌和风度。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衣着、打扮、外貌、仪容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引起人们对其内在品质的联想。另外,在角色表演中,要注意前后的区分:所谓台前表演,是指人在扮演这些角色时的表演;所谓后台表演,是指表演某个角色之前的准备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两种行为是有区别的。
一个人扮演的角色好坏,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与角色距离有关。角色距离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与他想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距。既然一个人扮演一个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是他自己,那么一个人和要扮演的角色之间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戈夫曼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角色距离都不包括那些与本角色无关的行为,而只包括那些与某个特定角色相关的行为。
角色扮演技术:就是要求角色扮演者在给定的情境中表现出来,从而学习如何完整地表演角色。比如:职业培训,人际交往培训等。比如通过角色的转换,了解对方的角色期待。
4、
角色失衡: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社会的运行往往会产生不协调的因素一样,社会角色的扮演也往往会出现矛盾、障碍甚至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衡。常见的角色障碍如下:
所谓角色冲突,是指社会角色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的矛盾、对立和冲突,阻碍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我在讲角色集的时候提到了角色集的两种情况,即不同人承担的一组角色和一个人身上的多种角色。从这两种情况出发,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冲突:一种是角色之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是由于角色利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异以及人们不按角色规范行事而引起的。如领导与群众、服务员与顾客、婆媳、父母与子女等。另一种是角色内部的冲突,即一个人内部由于各种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集合而产生的冲突。
所谓角色不清晰,是指公众或角色的扮演者不清楚某个角色的行为规范,不知道该角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社会的快速变化往往是社会角色不清的主要原因。在社会和文化急剧变化的时期,许多社会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人们会觉得很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以前习惯的范围。这种发展的结果是,许多人对这些角色的行为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感到“不知道”。
所谓角色中断,是指一个人先后承担的两个角色之间的矛盾。随着年龄和生活中各种条件的变化,人总会轮流承担各种各样的角色。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承担一个角色时,往往会为承担一个后来的角色做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所以不会出现角色中断的情况。角色中断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在承担前一个角色时,没有为后期将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者前一个角色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期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举个例子,一个渴望上大学的青年学生,因为高考没有分数,突然变成了无业青年,这是他过去绝对想不到的。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非常严重的失调。意味着角色扮演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成功表演,最后不得不中途停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是困难重重,每向前一步都会遇到更多的矛盾。从角色失败的结果来看,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中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虽然还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但其表演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第三,角色转换:
1,同期不同角色的转换:一个人同时拥有多个角色。当生活情境不同时,我们通常会有一种角色惯性。比如一个老师回到家,会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家人。
2.不同时期的角色转换: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比如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不能理解别人把他当成角色职能,所以他觉得为什么别人不像以前那样对待自己了,世界是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