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教育科目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稿)》规定的必修课,从三年级开始设置,平均每周3课时。因为这门课没有课程标准,只有试点大纲;没有教材,只有四个指定区域;没有专职老师,要求全员参与。这些特殊性使得它很难实施,在一些学校,它成为一门名存实亡地写在课程表上的课程。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灵活的课程,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自2002年我市义务教育进入课改以来,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努力使之成为亮点,以整合为策略,使该课程的实施常态化、有效化。

整合构建课程文化,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真正的课程创新必须是课程文化的变革,这是全方位透析和关注课程的视角,是渗透在整个课程中的关键要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以来,我市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新课程新理念”培训,上下联动,构建创新动力体系,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营造了课程文化。

1.构建意志整合的价值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它在目标、内容和评价上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但作为校本的国家课程,能充分体现学校的意志。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本质上是一个对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进行重组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出“校本”,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学校的资源,并以此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实现国家意志和学校意志的充分结合和统一。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实际开设的课程。我们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为资源开发的轴心,以学生的基础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课程成为一门生动的面向学生的课程。这样,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和学生意志就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构建了和谐的课程价值文化。

2.建立上下联动的管理文化。

“上”指的是教育行政级别,“下”包括小学初中各类视频和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我市首先从上下系统的联动上保障课程的实施。我局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确保课程的实施。通识教育主要是对课程实施的制度化、常态化提出具体要求,制定评价要求和细则,负责课程的日常管理;教研室指定专人负责课程的研究和指导,确定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师资培训和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教学部主要负责指导各级相关课题,指导学校在研究中开发课程;督导处主要根据课程实施纲要的要求和课程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检查课程的实施情况。全市视频导学和中小学出台了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形成了有序的管理网络,上下衔接,协调一致,使课程实施从管理上常态化。

3.构建引导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文化。

首先,我们加强指导,除了邀请专家专业引领外,主要开展以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一个是学习。加强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培训,还可以利用市、校两级教育网络平台,开展不同范围的交流互动,传递信息,学习方法。第二是培训。每学期初以教研室为主体开展一线教师课程培训活动,通过理论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形式,让教师进一步明确课程性质,掌握实施方法和策略。第三是研究。在校内或跨校成立教研组,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课题,加强对课程的研究和探讨,以具体课例进行实践指导,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和困惑。第二,有效监控。完善我市课程督导制度,要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做到“五个一”(具体实施方案一份、专题网站一个、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一份、成果展示活动一次、每学期骨干教师一名)。每学期有随机抽查,学期末有综合考试。还建立了课程实施月报制度,每学期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专题调研,举办全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汇报和评价。

为了整合和探索实施策略,科学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无论是课程资源的开发、指导教师的配置,还是实施途径和方法的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都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整合”策略,充分发掘特色建设中丰富的物质、文化、人力等资源,使课程的实施有章可循。

1.整合和优化人力资源

指导教师的配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难点。通过整合,我们建立了一支兼具校内和校外功能的专兼职辅导员队伍。第一,大家都是老师。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和能力,尊重和发挥教师的兴趣和特长,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中来,校长也不例外。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运用到各学科的知识和学习方法,一些学校还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心组,配备各学科的教师,用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第二,骨干引领。我们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要求学校至少有一名骨干带领教师。教研室和进修学校每学期组织“请进来走出去”研修活动,提高指导能力和水平,再由他们组织校本培训指导。骨干教师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目的、方法、时间、内容和步骤、总结和成果展示都有具体的预设,认真规范地实施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一些学校为骨干教师提供个人工作室,将研究和指导结合起来。在课程指导中,教师从神圣的讲坛走下来,从舞台走到幕后,摆脱权威,走近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扮演积极的听众、辉煌的参谋、合作的伙伴和机敏的司仪等角色。第三,学生互教。在小学和中学的高年级,我们要求学生照顾学生,并担任指导老师,并探索了多种学生互教的方式。有一种演示模式,由老学员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来启发新学员;有迷宫般的方向,大一邀请老同学参与研究活动,在重点难点给予帮助;有一种评估驱动的风格。大一新生汇报成绩阶段,邀请一些老同学点评“专家”之类的。此外,我们还通过各种渠道聘请校外人士担任指导老师,解决一些专业指导老师缺乏的困难。

2.整合和开发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无根”的课程,活动内容需要师生双方共同设计。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首先,开发课程资源,做到“两基一环”。一种是基于学生的提问和兴趣。“问题即话题”,我们在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沿着“生成问题——形成问题——提炼话题”的程序,以学生的思想和困难为活动主题;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研究项目源于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二是基于校园资源。我们要求从开发校园资源入手,尽量利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校史作为课程资源的作用。同时要求与学科课程整合,挖掘学科课程资源,创作新教材,打通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提升学科领域知识,拓展、深化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各学科领域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三是链接地域文化。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挖掘-整理-归纳-提炼”的资源开发基本模式。在我们的城市,太湖文化,丝绸文化,垂虹文化,吴文化等。在学校被广泛挖掘,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其次,我们采用“主题活动序列”的方法进行整合。克服按学科知识“逻辑顺序”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弊端,通过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我们称之为“三类长度”: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中,有“长期主题”,一般跨越一个学年以上。在此基础上,分解出一些小主题,成为“短期主题”,一般跨越一个学期,或者一两个月;从具体形式上看,有三种基本形式:课题探究主题活动、项目设计与技术运营主题活动、参与体验式主题活动。这些主题相互交错,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凸显课程的价值。

3.整合凸显课程功能

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德育、特色建设有机融合,发挥其多重功能。一是与校本课程的结合。我们以综合实践性校本课程的建设为主线,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的校本教材分布在一系列主题单元中,内容主线更加鲜明突出,操作方法更加贴近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更大,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可以及时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收集、调查访谈、实验测量、总结交流、相互评价,使校本课程中充满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有了校本教材的支持。二是与德育相结合。我们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的价值追求,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将四个领域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比如学生开展环境污染的研究性学习,指导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制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活动,使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综合实践和道德教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引导学生以一个重大话题(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中小学德育内容融为一体。三是与特色建设相融合。特色学校建设是我市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我市所有学校的特色建设都依托一定的特色项目,如科技、美术、书法等,成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资源。许多学校结合特色项目设计活动主题,特色项目成为综合实践资源,综合实践研究成果丰富,彰显办学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本次课程改革中最亮丽的风景线,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我市通过一体化战略,实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了资源,突出了特色,发展了师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了该课程的独特功能。当然,关于如何规范和有效地实施课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我们将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