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外活动总结

学生课外活动总结(9篇精选文章)

活动圆满结束。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也锻炼了自己。该静下心来写活动总结了。很多人都很头疼如何写出一篇精彩的活动总结。以下是我给你整理的学生课外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生课外活动总结1小学生除了按照课程规划上课以外,还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可以支配。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富有想象力,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但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仅仅依靠通常设置的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学进度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为了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充实,不利于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传统教材虽然经过反复推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实施循序渐进的完整教学过程,但传统教材不易改变,不能经常体现新思想、新进步,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很多老师习惯于教授传统内容,适应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几十年如一日,缺乏创新精神和时代气息。这样当然很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优秀学生。因此,为了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我们应该提倡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设置顺应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价值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是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满足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思考人生价值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辨别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现实和社会,可以激发他们革命理想的火花,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感情。它还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为达到一个目标而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他们团结互助、热爱科学、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和爱护公共财产的美德。可见,小学开展课外活动势在必行!那么,课外活动的具体作用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对此,本文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首先,课外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改变了基础教育单一的课程结构

从65438年到0986年,《义务教育》正式颁布,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允许地方政府安排一定的课程,但课程编制仍以学科为主。这种分科式的课程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性,为了有效地传递知识,把知识分成学科。知识的积累导致学科越来越细,加深了学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封闭。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是整合的、变化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所以这种分类的知识远离学生的经验世界,滋生了人的片面发展,越来越偏离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呼唤强调人、社会、生活整体性的整体课程观。基于这种整体性的课程观,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关注自身体验过程中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社会、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与人的整体性不相称的单一学科课程的课程结构,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创造条件。

课外活动是相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而言的,是指除学校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外,学生开展或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周会、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卫生活动等。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有许多特点。

(1)广泛性。课堂的小世界也可以不受教案、大纲、教材、时空的限制,只要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或者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可以开展。

(2)多样性。课外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课外生活多样化。客观上,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他们不仅需要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社会文化素质,还需要发展自身的认知、能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心理素质。除了学习和求知,他们还要求友谊、社交、独立自由的活动和创造性的活动、享受美和各种文化娱乐,等等。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3)实用性。课外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具有实践性。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通过创造自己的条件或环境来设计、组织或实施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即学生通过动手、体验和活动来丰富自己,所以课外活动是非常实用的。

一方面,课外活动的实用性可以拓展时空隧道,凝聚过去、现在、未来的相关知识,供学生挑选。它跨越了地理界限,让学生拥有人类所有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通过为学生提供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使他们不断理解生活的意义,知道人不仅活着,还知道人应该如何生活,从而在与世界的交流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

在一次社会调查中,我让学生调查商店里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学生分组合作收集数据。以“塑料袋污染的惊人发现”为题,在课堂活动中,我指导学生计算和估计塑料袋的使用量,预测污染的危害性。学生们通过计算和估算知道了污染的严重性,并对今后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发表了看法。“塑料袋污染惊人发现”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社会现实问题,让学生走出去走向社会,调查各个商店塑料袋的使用情况,把学校的统计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统计、运算、估算等活动,把自己看到的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告诉他们。人类随意乱扔垃圾,排放废气,破坏了地球资源。人类我理解环境和人类的关系。人类对地球的掠夺性破坏,本质上是对人类自身的破坏。人类每破坏一次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就为自己种下一颗灾难的种子。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明白人类在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的时候,要看一看是否威胁到了其他生命。学生们会更好地知道,只有当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时,他们才能真正享受自然的美丽,并意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在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了丢弃塑料袋的行为对大自然造成的污染,唤起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自主权。课外活动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不同的学生身心发展有差异,有的有艺术天赋,有的擅长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有的擅长阅读和鉴赏,有的比科技活动和实验等。这些倾向有的是因为没有机会表现出来,所以处于潜在状态或者萌芽状态。只要引导得当,训练有素,努力学习,就能形成自己的特长,在某一方面展现自己的特殊才能。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小学生精力充沛,好动,好奇心强。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单调甚至枯燥的课堂生活不满意。他们向往和追求多维度、多层次、多色彩的立体生活。正是因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了他们对知识、发展和实践的需求,诱导他们释放青春活力,他们才对课外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课外活动的有效性,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新成果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影响和教育着每一个小学生。而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其作用会大大加强,各种现代通讯手段发达。信息的数量、速度和广度已经大大超过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形式。课外活动不受课程和课本的束缚。他们可以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课外书等工具传播信息,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吸收新知识。获取课外的“即时信息”,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信息量,缩短课堂上讲授的“旧信息”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距离,了解世界上的新动态、新趋势,与时俱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外活动可以巩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巩固、深化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同时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课外活动有助于开阔知识视野。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在政治、科学、文学、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比如我在班级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智力竞赛,内容涉及小学各科教学知识,延伸到环保、生态平衡、人口、航天等课外内容,既把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又深化了课堂教学。学完课文《花生》后,我组织学生举行了“你是愿意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还是愿意做一个像苹果和桃子一样表达自己的人?”。同学们引经据典,各抒己见。写作是普通课堂上不常见到的现象,也不是单靠课堂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和社会现实挂钩,这无疑是让学生在小课堂里体验和了解社会,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3)课外活动加深理解和记忆。课外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时事知识,还能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小学生手年龄的限制,对国家和社会大事了解不多,也不能深入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一周内收集身边的重要新闻,下周一交流讨论。讨论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热情,有的说他的小狗出生了,很可爱;有的说隔壁夫妻吵架打架;有人说周六附近发生了火灾等等。并且还可以针对个别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网络或者课外阅读知识发表自己的想法。增长了见识,积累了很多作文素材。

课外活动给学生想象的空间。科技节的产生和发明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新的科学世界。学生虽然不大,但是想法挺多的,飞机模型,坦克模型,建筑模型,小战舰,首舰等等。虽然有点粗糙,但是都是学生们通过脑子和手做出来的!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只要有平台,就能创造奇迹。

如果只是认为课外活动只是玩玩跳跳,把课外活动简化为游戏的水瓶,就会在理解和操作上犯错误,甚至对学生的教育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实上,课外活动在开发学生智力和促进课堂学习方面起着明显的作用。如上所述,知识型课外活动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即使是公益娱乐,课外活动也能明显促进学生的学习。比如我班一个男同学参加了围棋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棋艺有所提高。然而,当他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比赛时,他总是赢得少,输得多。他一方面学习棋艺,一方面反思。他发现只要输了棋,就一定输了游戏的第一手。“先手”是围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先手”是一种策略。于是他又想到了学习,他找到了学习成绩一般的原因。主要是失去了勇敢表达意见和与人沟通的“第一手”。从此,男孩无论是下棋还是学习都注重“出人头地”,在下棋和学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第三,丰富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小学生身体处于快速成长期,有衣、食、行的物质需求;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变化是巨大而迅速的。他们在集体和社会中对友谊、情感、娱乐、审美、理想、道德、人际关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有着越来越强烈的精神追求。后者,即精神生活,是高层次的生活。课堂活动也是一种精神生活。

课外活动不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不局限于课堂学生的实践和活动。他们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融入现代生活,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践开辟了巨大的空间。由于学科课程学习知识的统一性和严谨性,过分追求结果的标准化,培养出来的人才千篇一律,千篇一律,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外活动完全不同。他们不是为了追求一个标准答案。课外活动注重学生参与探索、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丰富生活。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课外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俗话说:三岁看大。学生在学校的习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有重要影响。

1,周活动。为了培养主人翁意识,学校组织班级轮流参加每周值日活动。在值日过程中,学生要负责打扫学校卫生。通过打扫卫生,同学们体会到了别人的辛苦,尤其是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发现其他同学会对乱扔垃圾有一种特别的反感,这种反感自然就变成了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2、小报制作。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事实,根据每期的主题制作小报。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学到了各方面的知识。比如每个节日的由来;社会禁忌;科技知识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制作小报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3.文学比赛。虽然参加校级的文学比赛并不广泛,但是班级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班级活动中组织各种竞赛,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在一次班级活动(团结就是力量)中,一个普通学生扮演了三个和尚中的小和尚,逗得所有同学哈哈大笑,让所有同学对他刮目相看。

(二)丰富学生精神的课外活动。

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有时不能延伸到课外活动。比如他们在学校讲究公共卫生,但是在校外的大环境下却乱扔垃圾,在学校养成的习惯被扔到一边。

1,社团活动。学校和村子有交情,我们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当学生看到自己劳动创造的干净整洁的环境,听到路人的称赞,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一种高尚愉悦的情感体验;他们看到自己被别人尊重,认识到自己创造性工作的价值,体会到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真善美;我也明白了为什么雷锋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依然激励着中国亿万人民。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一般很难一个人完成,只有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团结的力量。在现实社会中,很多方面都需要合作交流,多一些课外考察活动会为学生成为社会合格人才打下基础。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学生觉得生活更充实,更美好,更有意义。

第四,课外活动的自主性促进了学生良好人格的发展

人格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特征、个体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等多层次的有机的、全面的、稳定的心理结构,主要体现在兴趣、态度、情感、道德、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上。从课堂教育的同步规范可以看出,课堂活动侧重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试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积极、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生的伟大追求,是人走向完美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才能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学生自己解决的,解决问题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改变一些不好的品质,这是一个不断磨练意志的过程。通过活动,学生有了兴趣,情感、意志、人格有了基础。

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的机制在于,对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它要求每个人都遵守自己的活动规则,它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它强调每个成员的合作、协调和互补。因此,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积极、良好的人格可以得到发挥和发展,而消极、不良的人格则受到抑制和排斥。比如一个女生因为学习基础差,通常会沉默寡言,心灰意冷。我了解情况后,鼓励她参与手工制作,她自己的作品激动了很久。从那以后,我渐渐恢复了学习的信心,对各科各种活动都有了浓厚的兴趣,人也活泼开朗。课外活动作为教育的第二渠道,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全面发展个性。比如,集体活动需要友谊、关心和尊重,辩论需要理智和幽默,演讲需要激情,下棋需要沉默,读书可以使人渊博、宽广,体育比赛可以使人勇敢、顽强,文艺活动可以使人慷慨、活跃,科学研究需要透彻、耐心,等等。

实践也表明,课外活动还可以为班级和学校培养有专长的学生,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例如,我在开展课外文化活动时,注意为班级开展工作培养骨干。这些学生不仅是文化活动的骨干,也是我们班参加年级和学校演出的主要人员。再比如一个男生喜欢书法,我就让他负责教室环境布置和报纸宣传,并推荐他加入学校书法小组。通过这些活动,他的美术书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作品在全县展出并获奖。由于他的突出专长,他被选为宣传委员。

五、开展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阅读、整理资料、学习。从长远来看,这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增强学术能力的根本大事。所以,学生一定是主体。

(2)各类活动要策划长,安排短,注重实效,知识性、趣味性强,要适合青少年心理或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尽量与当前学生上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对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学生,要逐一审查其是否具备参加课外活动的条件。对于那些时尚而忙碌,但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参加轻松的课外活动,以确保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够达到基本要求。

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训练,还要关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在其他方面的成长。要根据各种情况多做思想教育,克服他们的自由主义,鼓励他们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课外活动的内容要充实、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便于教师检查学习质量。在学生实际知识基础和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以能力提高的总体目标作为选材的依据。

总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对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班级管理、集体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课外活动总结2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文体活动越来越重要。既能让对学科感兴趣、有天赋的学生得到活泼自由的发展,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课外文体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本学期课外文体活动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这学期的课外文体活动组织得很好,很有成效。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提早开始,积极策划,做到课外文体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固定,保证活动的稳定性。另外,活动全面具体,老师提前备课,活动扎实有效。队员们很快掌握了活动,每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