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教育

1978之前,新丰县的学前教育相当落后。除了县城有一所政府幼儿园,乡镇的学前教育基本是“空白”。

1979年春,石角公社文怡小学通过开设学前班,率先解决了当地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开创了农村普及学前教育的先河。通过总结普及文怡小学的经验,县教育部门对在农村小学开设学前班、普及学前教育作出了安排,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使农村学前班迅速发展起来。到1980,全县农村小学有65个学前班,在校儿童1725人。此后,经过多年的发展,1990,全县所有乡镇小学都设立了161学前班,入学儿童4808人,占适龄儿童的48%。

同时,为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解决县城和集镇学前教育问题,县政府集资扩建县城第一幼儿园(原政府幼儿园),建设第二、第三幼儿园;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民间兴办幼儿园,加快普及城市儿童学前教育。两条腿走路,到2005年,全县幼儿园由1979所增加到20所,其中县办幼儿园2所,镇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2986人,占城镇适龄儿童的97%以上。与此同时,幼教队伍也在不断成长和完善。2005年,全县有170名幼儿教师,其中大部分接受过幼儿教师专业教育。1979之前,新丰县城乡有175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但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存在学制缩短(五年制)、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低下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小学教育的正常发展。

1980以后,通过拨乱反正逐步规范了办学秩序:恢复六年学制,取消小学附设初中班,让学校集中实施小学教育;采用全国统一教材,规范小学课程设置;恢复考试制度,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去除和分散教学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以上措施,全县小学教育改变了过去“散、乱、差”的局面,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随后,结合“九年一贯制”的实施,县教育部门在抓好校舍改造建设和充实加强师资队伍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小学布局,先后将34所生源少、基础差、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小学(教学点)合并到邻近小学,使农村小学布局更加合理,师资力量得到加强。1996实现“九年一贯制”达标后,教育部门及时把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提上日程,对45所基础薄弱的农村小学进行了改造,使这些薄弱学校通过改造逐步改变落后面貌,实现了规范化办学,巩固了“九年一贯制”成果。经过多次调整合并,2005年全县有小学125所,教师1385人,学生2559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辍学率为0.12%,小学毕业率为99.98%,初中入学率为9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教育部门通过揭露和批判极左思潮,拨乱反正,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对中学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革。全部撤销123所设有初中班的小学和3所设有高中班的初中,调整中学布局。1990沙田初级中学、码头初级中学、梅坑二中、梁坝中学、梅寮中学并入镇中学。1992,凤娇中学、沙田中学、马头中学停办,改为初级中学;2000年,新丰一中取消初中部,停止初一招生,扩大高级中学招生,改为高级中学。到目前为止,全县有13所中学,其中县城3所,乡镇10所。通过调整合并,中学布局日趋合理,教育资源得到整合,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全面恢复中学“三三学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设置课程,安排课时,克服师资不足的困难,恢复或开设英语教学,保证学生按时保质完成中学学业。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努力提高教学专业能力;一方面,积极引进高学历外籍教师,充实中学教师队伍,先后从江西等地招聘20多名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一中、二中任教,逐步提高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不断增加投入,全面改善中学教学条件。从1985开始,对15中学进行了改扩建,改善了各中学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其中,新丰一中、二中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此外,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学习外地先进的教学经验,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20多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丰县中学教育日益规范,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05年,全县13中学有教师827人,初中班224个,初中生12310人。高中班40个,学生2716人。在全国中学生知识竞赛中,先后有49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6名。更可喜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初中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毕业率自1996以来一直保持在98%以上,巩固了“九年一贯制”教育的成果。高中教育是一步一个脚印,大踏步到老年。从2000年开始,高考分数逐年大幅提高。达到专科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人数,2000年为154人,2006年为216人,2002年为371人,2003年和2003年分别为567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县委、县政府将职业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发展规划,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支持职业学校搞好校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逐步实现规范办学。1978以来,县教师进修学校共招收幼师班10个,学生591人。普通教师班5个,学生282人;师范学校9个班,589人;1682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轮训班;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班2306个。县卫生进修学校自1975面向社会招生以来,1982 * * *在校完成学业的二年制学生有三人;1983停止招生后,转向在职医务人员培训和深造。到2004年,* * *开办了15两年制中西医结合医师班、护理班、乡村医生班,培训各类医务人员519人,在职医务人员1089人。1983县农业技术学校复课后,先后开设水稻栽培、林业、农业、园艺、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工商管理等专业课。截至2002年,已面向社会招生710人,为新丰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初级专业人才。

2002年,为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县广播电视大学新丰分校与县教师进修学校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支队伍,主要承担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大专学历人才的培养。同时撤销县农业技校和成人中专,重新设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合并整合,进一步改善了师范学校、电大和职业中专的办学条件,充实和提高了教师队伍。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于2003年8月正式开学,学制三年,全日制规范化教学。当年招收初中毕业生800余人,开设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电气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与金融、文秘与学前教育等专业。办学三年来,学校坚持学以致用的方向,与珠三角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行校厂结合,培养既懂理论知识又会实际操作,满足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2005年,韶关市在劳动部门组织的多项职业资格考试中,学生合格率达到100%。2004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100骨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之一。1978年,全县文盲青年超过12000人,占同龄人口的14.1%。

*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农教育被重新提上日程。1979年初,县工农教育委员会成立,由主管文教工作的县委常委任主任,公社、大队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各派一名主要领导,从县、公社、大队抽调881名干部组成扫盲队,到各地开展扫盲工作。到年底,全县11901青壮年文盲实现脱盲,占文盲半文盲人口的91%,再次成为“盲县”,受到广东省教育厅和广州市政府的表彰。在城镇,重新开办工人业余夜校(改名为工人业余中级文化技术学校),广泛开展工人“双补”教育(即初中文化教程和初级技能教程)。1400多名劳动者通过了“双补”教育,大部分获得了“双补”证书。

在完成农村扫盲和工农“双补”教育的基础上,适时将工农成人教育转向专业技能培训。在农村,通过举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接受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在农村的科学种养技能,增强农民工的就业适应能力,从1992到2005年,全县已有56234人在农民技术学校接受培训,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在城镇,以工人成人中专为阵地,362名工人完成了中专学业,80多名工人完成了大专学业,956名工人接受了教育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的推进,为提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在县劳动部门和县总工会的组织下,免费为企业下岗职工举办了各类劳动技能培训,先后开设了电工、计算机、家政服务等培训班,使2800多名下岗职工通过培训提高了再就业能力。

为提高成人教育的层次和水平,1985成立了广播电视大学新丰分校。到2004年,11专业学科相继开设,招生1741人,其中1680人完成学业,取得大专文凭。此外,自1984起,由县教育部门组织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到2005年,全县有3000多人参加了自学考试,其中2560人获得了本科和专科文凭。纪昀是省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面积9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438米。它是珠江三角洲周围的第一高峰,也是爬山和看日出的好地方。以绿色原生态为特色,集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登山探险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主要分为五个功能区:山麓度假区、山地观光区、温泉度假区、胡仙旅游区和鸳鸯湖休闲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山、石、水、林、石、泉巧妙结合,景点众多。有狮子回望,傻象行礼,圣甲虫朝圣,天狗守城,子母象,五指石,睡美人等等。水景有竹影清波、新丰江源头、刘芸瀑布、剑龙瀑布、青龙瀑布、胡仙湖、鸳鸯湖、温泉等。这些洞穴包括龙岩、扬州巷和龚贤岩。其中,山脚下的温泉属于医疗保健温泉,含有氟、硅、钾、镁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四季的景色各有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风花雪月”;春天赏山花,夏天探风,秋天看枫叶,冬天踏冰雪。“风、花、雪、叶”都在一座山上。尤其是每年清明节前后,你可以到处看到麻雀。米草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兼具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据说只有30年以上的麻雀和藤蔓才会开花。“一藤成景,千藤春,百鸟归巢,万鸟栖枝。”从远处看,像是一只翠鸟在森林里打滚,但从近处看,却是一朵银花缠绕在一棵树上,这是麻雀花的写照。

新丰江源头的瀑布落差1.28米,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在瀑布岩石旁题写的“新丰江源头”五个大字相映成趣,蔚为壮观。位于马头镇谭石村,105国道旁,距县城12公里,是新丰保存较为完好的客家围场。这个围场是温氏家族的祖业。创始人之一的文能万,在清朝嘉庆年间担任广东省负责调查罪犯姓名的大臣(从六年级开始)。其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古、大、贵、贵。

古代:围屋建于清康熙初年(1662),完成于清嘉庆六年(1801),历时139。历经四代工匠打造,至今已有200多年。

大:围屋面积大,建设用地70多亩,其中围屋前池占地3亩多。建造了9座房屋,其中天井18,大小客厅36间,房间160余间。最高峰时有70多户300多人。

贵:建筑重要部位全部用石板、石条、石块镶嵌:大厅门框、门槛用青石镶嵌;天井、檐阶用长石条镶边;亭子的窗户用大青石凿成,并刻有龙虎的形象,四周的角上镶嵌着大青石;正门和三中楼正门两侧各有前廊,均由两块大青石支撑,底板为石座,显得高大坚固。由于当地石材缺乏,所有石材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可见成本之昂贵。砌砖是很讲究的。大厅使用的所有砌砖都必须经过人工精细打磨表面,并规定每人每天只允许打磨3块。

正文:从建筑物的书、画、匾上,可以看出当时业主深厚的文化造诣和内涵。正殿上方悬挂着金字横匾——竹屋堂,显示了主人的心态和远见;中央建筑的大门上有一块“三代六品”的金匾,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冬天,广东布政使魏代表朝廷颁发的。中央大厅的柱子上挂着一块金匾。中楼为正殿,金色木框雕龙绘凤。左图为:据巡检司官员巡视图;右图是:状元回乡,人龙,簇拥左右,吹打一片,热闹壮观;两侧的翅膀用屏风代替墙壁,每个屏风上都刻有山水、花鸟、人物,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大门的门槛上雕刻着彩色的马的图案。万亩庄园位于凤城镇梁爽村和长皮村交界处,距县城3公里。是集观光、休闲度假、农家乐、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有马来西亚杨桃、澳大利亚红肉李、台湾省甜酥桃、东魁杨梅、红酥梨等10多个优良品种4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