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除食物中的霉菌?

一.导言和背景

“蛋糕发霉”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人教版)第二册《食物》中的一课。食品的单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食品的静态观察,二是对食品变化的探索,三是对食品包装袋上信息的研究。蛋糕发霉了,这是第二个内容的一部分。在研究食物从生到熟的基础上,研究食物霉变变质的变化过程,从而为下节课进一步研究如何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打下基础。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观察发霉的面包;第二,研究哪块面包霉菌长得快。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所见所闻开始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身边的科学,让学生在体验一个又一个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

之所以选择这个班级开展教学研究,也是因为我们正在开展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科学认知需求与探究需求调查”的子课题,教育部。我们已经尝试在课后通过各种方式调查了解他们的认知需求和探究需求,也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某种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探究需求。所以这门课的设计意图就是运用一些策略调查学生的需求,然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教学过程,以解决一些来自学生的典型问题为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分段1:

老师首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老师今天给你带来了什么?你想吃东西吗?你想看看发霉的蛋糕吗?学生用放大镜分组观察后,老师又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类似棉花图案的东西;有绿色的东西;发霉的旁边有红色的东西;蛋糕变了颜色;以前是黄饼,现在是灰;霉菌是红色的;霉菌是蓝色的,蛋糕上有小孔。没有进一步讨论,老师又出了一个新问题: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霉?学生们匆忙断定这是一种细菌。接下来老师总结如下:食物放久了会腐烂变质,会发霉。霉菌是一种细菌,叫霉菌,也是一种微生物。

第二部分:

第一节教学已经结束。为了调查学生还想知道什么,有哪些认知需求和探究需求,老师特别设计了以下提问环节:通过观察和交流,我们学到了一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不问不要紧,一问吓一跳,学生的问题就开了:

健康1:如果继续存放,蛋糕会不会全部发霉?

生2:霉菌是怎么形成的?霉菌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

生3:哪里会有霉变?

生4:霉菌会燃烧吗?

生5:哪里容易形成?

生6:不同物质上的霉菌都一样吗?

健康7:毛毛会长大吗?

生8:霉菌有哪几种?

生9:得了霉菌怎么办?

老师:这个可以马上回答。会变质,会让你拉肚子。

健康10:霉菌能吃吗?

健康11:可乐水上面是不是飘着霉菌?霉菌会在水上生长吗?

健康12:霉菌长出来后会消失吗?如何让霉变消失?

健康13:如何加速霉菌的生长?

健康14:霉菌会长在人身上吗?

生15:霉菌有多少种颜色?

生16:想用显微镜看看是什么形状。

老师:以后可以用显微镜观察。

生17:霉菌会动吗?

生18:模具由多少部分组成?

老师:就是说它的成分是什么?

生19:两个模具接触能粘在一起吗?

生20:霉需要呼吸吗?你需要空气吗?

(老师对学生的问题逐一提炼总结。简短的板书如下:

长大?消失?吃饭?颜色?

条件形成?地方?

长得更快?哪种?

人?外形?作文?)

第三部分:

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尝试逐一解决,并以你问我答、* * * *讨论、实验观察、表格设计等方式对上述20个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

老师:在这么多问题中,我们能解释哪些呢?

师生们经过一番推测和讨论,得出结论:霉菌的生长与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关;霉菌的颜色与生长时间有关,也可能与种类有关。)

老师: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霉菌的形状和构成!请用牙签挑一个小模具放在载玻片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模具的形状和结构。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此起彼伏。

生:就像古代的地图,黑白两色。

生:如云,内白外黑。

生:事情一件一件的有。

生:有叉子。像地毯一样。

老师:(总结霉菌的构成)你看到的是蜘蛛网,是菌丝体,你一点一点看到的叫孢子囊。有同学没看清楚。下课后,他们去看书中的插图,了解霉菌的结构。

老师:请猜猜菌丝体和孢子囊的作用是什么?

生:孢子囊具有生殖功能。

老师:菌丝体的作用是吸收营养。

师:霉菌的形状和成分已经解决了,霉菌的形成条件是什么?能否先根据经验猜测,再讨论霉菌的生长应该与什么有关?(教师分发科学记录表格,供研究讨论;各小组猜测讨论并记录“探究问题、探究过程”栏目内容,教师参与小组交流并给予及时指导;最后通过师生讨论,得出各实验组的研究方案。)

老师:请根据实验计划课后观察记录,下周汇报实验发现。下节课我们还会研究如何让霉菌消失的问题。

第三,反思与讨论

本课的设计者能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开放的教学情境。通过初步感知、提问解决问题、猜测假设、课外延续等开放式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初步了解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关于霉,你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理念。纵观整堂课,学生对模具有着浓厚的兴趣,探索和描述的内容丰富多彩,探索的问题多,研究的领域广。

但是老师直接问了“关于霉霉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见片段2)。虽然目的是为了把握学生的认知和探究需求,但由于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够了解,上课时学生突然问了20多个问题,提问的范围显然涵盖了所有霉变的领域。经过对这些问题的认真分析和分类,我们认识到,其中很多问题是学生基于间接经验提出的质疑,不属于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不适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索和理解。面对这二十个问题,我们的思考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问题?真正的科学问题是什么?如何引导孩子有真正的探究需求?面对这二十个问题,我们更加清醒:如何从学生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真正需要在课堂上探究的典型科学问题?如何引导孩子设计和学习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然而,当课堂教学以解决所有问题为终极目标时,就陷入了“知识论”的误区。教学过程中热闹的表面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如何把握“以学生为主体”与“培养科学素养”的关系。

我们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可以贯穿一条清晰的教学目标主线:让学生在认识霉菌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地观察霉菌,学会在观察活动中遇到困惑和矛盾时及时发现和提出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学生真正需要了解的认知需求和探究需求!比如:

在孩子对霉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探索后,教师可以有策略地让他们学会全面描述观察到的内容;从片段1可以发现,学生对霉菌的观察和描述仅仅停留在颜色的内容上,并没有公布更多关于霉菌的信息,比如霉菌的长度和形状。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控制。很多孩子说话的时候,老师要及时把他们的观察水平推上一个台阶:是不是大家都只注意到了霉菌的颜色?关于霉菌有什么新发现吗?在补充观察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白什么是全面的、科学的观察,从而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在全面交流和倾听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从实际观察和相互言语中,有策略地让他们学会深入思考和质疑;通过引导,让他们明白质疑不是来自经验,也不是来自单纯的“头脑风暴”,而是来自对现状的实际探索。比如1号段,有同学提出霉菌是棉花状的,老师可以问其他组:每组的霉菌都是棉花状的吗?有什么区别?从霉的形状来看你怎么看?等等,让学生在引导后的提问更符合孩子的认知和探究需求。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哪里会有霉菌?人身上会长霉吗?霉菌会在水上生长吗?霉菌的生长为什么不一样?如何加速霉菌的生长?以此类推,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比较、整合和总结,上升到科学问题的层面;通过老师“一针见血”的启发,让孩子分析上面的小问题,本质上是研究“霉菌的生长会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个大问题,同时让学生明白,要探究这个问题,必须分解成以下几个小问题:猜猜霉菌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与这些因素有什么关系?如何设计观测方案中的变量和量化?你将如何观察记录?通过这样的策略指导,学生可以沿着明确的目标进行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索,从而顺利到达认知和探索的彼岸。同时,孩子们也潜移默化地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评论: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寻求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是构建小学科学教材体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一条主线和目标。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必须在课前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中树立这种意识。同时,要不断学会把握整个教材与具体典型探究活动的关系,努力通过每一次结构化的探究活动,一步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经过两年的新教材试教,本文作者以其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误区:以学生为主体和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是这门学科的两个重要的基本教学理念,但从笔者截取的几个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对这门学科的教学理念的理解还存在差距。比如,在让学生自主提问之前,教师是否应该先认识到儿童对问题理解的规律和特点;他们问的问题是否都是科学问题;选择哪些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能使儿童的认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选择和设计探究方案时,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地位?如何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逐步引导他们学会科学提问,学会科学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探究活动等。在反思的基础上,本文从具体情况出发,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当然,要想真正优化科学教学结构,需要所有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