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课堂教学为例简述中小学美术教学】简述美术教学的情感特征。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素质教育的新发展,美术与德育的关系更加密切。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爱国主义、包容艺术无国界等诸多理念,与学校提出的德育不谋而合。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一文,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第一册的第一课,也是一堂鉴赏和评论课。总体特点是课程内容具有发展性、创造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作者以课本教育为基本理念,结合学生自身感受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快速抓住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

一、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的准备阶段很重要。教师首先要做三件事:制作计算机课件;做几个思维导图;展示学生用来画思维导图的纸和蜡笔。这时,学生要收集与劳动有关的美术作品、音乐、电影、文学等艺术形式。

二,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小游戏,比如播放歌曲《劳动的光荣》,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想象音乐中描绘的美好场景。这样做的意图是希望学生能够听一段节奏轻松、场景优美的音乐,将其带入一个想象中的忙碌劳动场景,从而快速引入学生对课堂主题的关注,借助通感实现音乐与艺术的互通。

2.情境导入

问学生听完音乐后想到什么样的场景。一些学生说,他们认为太阳正在升起,许多花正在盛开。有同学说,想到了很多小鸟叽叽喳喳;一些学生回答说,他们想到了很多在地里忙碌的人...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放松的、富有想象力的状态。

教授新的课程

先在黑板上写下“劳动”二字,然后让学生想象。看到这两个字,首先想到的是当时人们都在忙些什么。有同学说农民在麦田里劳动,有同学说以为工人要去劳动,有同学说以为军人在执勤,火车上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这时候老师要做一个总结,在肯定学生积极思维的同时,告诉他们不同的人每天都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做着什么贡献,告诉他们劳动人民是值得尊敬的人。

第二,让学生以“最光荣的工作”为主题,画一幅“个人观点”思维导图。

在实践中,让座位相对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互相交换作品,以此鼓励他们在同学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找到更多更广的地图分支。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以“最光荣的劳动”为主题进行思考,让他们明白任何人在实际生活中所做的对自己、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有益的事情都属于劳动,都是值得尊重的。

第三,设计小组讨论学习,然后让学生画出“作品理解”的思维导图。

在实践中,我们把全班分成三组,分别是蓝天组、陆地组和海水组。每个小组分别学习和讨论了三部作品,依次是《纺织女人》、《夯图》、《谷物》。请学生主要从作品的作者、年份、画种、画面内容、人物处理、色彩处理、情节故事、构图、主题等方面展开讨论。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本组讨论的作品为主题,再画一幅“作品鉴赏”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

第四,作品展览。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作为评论员,展示小组思维导图,解释小组讨论的内容。评价方式是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老师点评相结合。

自我评价是指小组成员可以对作品的亮点和不完善之处自由发表意见,让其他小组的学生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创意学生思维导图的内容。

学生互评是指学生可以评价其他组学生的思维导图。评价可以从作品最具创造性和独特性的方面以及个人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来进行。

教师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品的积极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创新点,及时正确地对作品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完成作品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保持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信任学生,让老师避免指手画脚阻碍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创作,对好的地方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对思维反应相对较慢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评价阶段是全班的高潮,积极性可以充分调动起来。当一个班的学生对一部作品发表意见时,他们的神经细胞其实是完全打开的。这时,学生的思路就会像泉水一样流淌,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带动起来,教学效果就会显著增强。

第五,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总结发言,询问是否学到了一些欣赏艺术作品的知识,有什么收获。有同学回答,通过学习可以欣赏作者、时间、绘画、画面内容、人物处理、色彩处理等等。也有学生在被问及对劳动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时,异口同声地说劳动最光荣。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

总之,笔者从实践中逐渐总结出,高一的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他们往往对很多事物都很好奇,他们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善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引导的。笔者以《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一课为例,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教师与全班的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潜能,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轻松奔放的绘画过程中欣赏想象、创造快乐,最终让他们喜欢学习、爱上艺术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闫营小学

(编辑:何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