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长度单位的教学设计。

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长度单位?给高二数学做一个长度单位的教学设计,计算长度单位!以下是我整理的长度单位的教学设计,供大家阅读。

高二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体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长度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德育点:

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长度单位厘米,并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 cm的长度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

?独立调查?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长1 cm的立方体等。

教学过程:

首先,创造一个情境:

老师:妈妈需要买一个松紧带。需要多长时间?老师量过了,和你桌上的棍子一样长。请为每组选择一个实物进行测量。

学生报告结果。

问:奇怪,同样长度的弹力带,怎么测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老师:如果我们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我们应该使用什么工具最好?

生:尺子。

二、独立探究:

1,知1 cm。

拿出一把尺子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报告。

一、编号,按顺序读。问:最左边的位置是什么?尺子上的零是什么意思?这叫做零标度。

b,线,长的短的,都叫刻度线。

c,字母?cm?,代表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标尺上0刻度和1刻度之间的长度为1厘米。)

在你的尺子上找到1厘米。1 cm是哪一段?你发现了什么?(每个网格为1厘米)

找一找,比较一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约为1 cm。

手绘1 cm的长度。闭上眼睛,想想1 cm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老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些2厘米和3厘米有多长?

问:两个1cm是多少厘米?4厘米有多少个1厘米?你能指出尺子上6厘米的部分吗?

3.使用厘米。

举起蓝色的纸条,估计他有多少厘米。

用尺子量一下。把它填在书里。

测量松紧带的长度。

第三,拓展应用:

1.以下测量方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1)未与0刻度线对齐。

(2)正确。

(3)不是从零刻度开始测量。

2.尺子正面坏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群体合作的量规定了物体的长度。

4.老师想测量一圈手腕的长度。用尺子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一把尺子,测量你感兴趣的物体。

课后收集信息: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数学二年级长度单位的教学设计(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认识线段,用尺子量线段,按要求画出整厘米线段。

2.让学生在操作中生动直观地感受线段的特性。

3.尽量向同学互帮互助学习,用语言正确解释发现的知识和解题的方法和过程。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和欣赏数学中图形的凝练之美。

目标分辨率:

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体验线段是直的。在一系列的找、摸、测的动手操作中,可以进一步体验到线段是直的,可以测量长度特征,为后面的线段绘制做铺垫。?我是个小设计师?链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将所学知识与图形有机结合,感受数学之美,从而想学、乐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线段的特点,用厘米尺测量并画出完整的厘米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中,学生每人有一根30厘米的绳子,一把尺子(厘米尺)等等。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游戏

(1)游戏

名称:玩绳子。

规则:把一根绳子做成不同的形状。

学生报告:说出绳子的形状和特点。(如果学生摆好姿势,就直接导入新课。如果没有,老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用时最短,最简洁。)

板书:直

(3)引入新课程。一根如此绷紧的绳子可以看作是一段线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题目:理解线段)

(4)学生拉一下,拉直后告诉我是什么。(线段)

强调双手之间的直线段视为线段。

(5)板书:

设计意图:初二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慢。课前设置一个甩绳游戏并不难,可以迅速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通过摆动和拉动的过程,让学生感知曲线和直线的区别,从视觉上认识到线段是直的。强调?作为,作为?注重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到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

二,创造活动,探索新知识

(1)找摸:找到生活中的线段。

1.分组作业,寻找和触摸生活中还有哪些边缘可以算是线段?

2.向全班报告。(注意纠正学生口头叙述中的错误,保证叙述的准确性。)

3.课件依次出现在黑板、课桌和书本上。他们的线段在哪里?

4.学生在电脑上回答和演示。(提取线段)

5.老师总结:黑板边、桌子边、书本边都可以看作线段。

6.欣赏生活中的线段。(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通过寻找、触摸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计算机演示从实物中提取线段,进一步加深对线段是直的认知,帮助学生从直观的事物到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感知世界。欣赏活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进入下一个学习和探索的环节。

(2)找测:可以测量线段的长度。

1.给我看这本书第五页上的三段线段。都是线段。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2.小组探究和课堂交流。

3.老师板书:都是直的,长短可量。

你很有眼光。既然线段是可以测量的,那么请测量一下这三条线段的长度。

5.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6.向全班报告。让学生听写量的方法和过程,并谈谈需要注意什么。

7.老师总结:测量一条线段时,线段的终点和尺子是什么?0?刻度线对齐。如果线段的另一端对着数,则线段的长度为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尝试表达自己的思想,将视觉直观的线段内化为抽象的概念。同学们刚学完物体的测量,用测量线段为下面画线段做铺垫。

(3)我是小设计师:画线段。

1.在纸上设计一个3厘米的线段。看谁设计的款式多。

2.展示学生作品,表扬设计好的学生。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画的。

3.老师讲解示范后,老师进行了总结。

关于长度单位教学的思考

“长度单位”拉开了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序幕,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很多知识来自于孩子们自己的经验,来自于他们密切相关的生活。学了长度单位后,很多孩子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

的确,好像大家都一直在玩这些课。他们用硬币、图钉和回形针测量课本和铅笔盒,用尺子测量他们的物理数据,比如步长和长度,用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还有大量的估算、观察等活动。孩子在中学玩,在学习。多开心啊!

其实懂吗?米饭?、?厘米?建立长度的表示是不容易的。为了让孩子能够轻松有效地学习知识,构建?米饭?然后呢。厘米?外观,知识的合理运用,我们呈现的材料,组织的学习活动,都应该是现实的,情境的。

反思这些孩子们喜欢的课,我觉得首先是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前课本上经常告诉学生知道物体的长度是可以用尺子量出来的,米和厘米都是长度,以建立正确的表示法,发展空间的概念。新教材在呈现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时,是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1 cm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取正方形不方便,引出对尺子、厘米和米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递进教学。教材的编排可以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经历相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是组织合理的学习活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初步出现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能尊重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地创设活动情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的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关系,教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所述,孩子的学习兴趣总是很高,这些活动对他们树立正确的外貌,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看过数学二年级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的人还看:

1.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排列的教学设计

2.高二数学7乘法口诀教案

3.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

4.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小结

5.二年级数学中理解万以内数字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