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册及其反思

教师为课堂教学写教案,必须克服形式主义,讲求实际。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册人教版及反思》,仅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本文。

六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与反思(1)教学内容;

河北教育版六年级上册xx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和折的含义,以及数与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能解决关于分数的应用问题。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倍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分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审查准备工作

1.李庄去年种了50公顷小麦,今年种了60公顷。与去年相比,今年种植的小麦占百分之多少?

小花家前年承包了一块菜地,收了41.6吨白菜,比前年多了25%。去年收获了多少吨卷心菜?

老师说法:农业收成有时用分数表示。今天,我们要学习分数的应用。

板书:百分比应用题。

学习新的课程

1.电脑演示举例:商场每台电视机进价1800元,售价20%。每台电视机的售价是多少?

2、数的意义。

老师:什么是数字?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到了“百分之几”就是十分之几。比如“百分之十”就是十分之一,相当于10%。

(1)回答:

“百分之三十”是十(),改写成百分比()。

“百分之三十五”是十点(),改写成百分比()。

(2)725%相当于多少百分比?

3.你说在售价上加20%是什么意思?问价格应该先算什么?

我还能怎么算?学生们就解决问题交换意见。

4.举个例子2。

例2:曹庄乡去年棉花年产量37.4万公斤。今年由于虫害,产量减少了15%。今年将生产多少万公斤棉花?

(1)学生阅读问题,理解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2)减产15%意味着什么?

(3)学生独立回答,点名学生谈解题思路。

老师说法:在列计算中,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转换成百分数,用百分数来计算行列式。

板书:

37.4×(1-15%)

=37.4×0.85

=31.79(吨)

答:今年棉花产量为365438+79万公斤。

3.练习。

小李家前年承包了一块地,收获了8000斤小麦,比上年增长了15%。去年收获了多少公斤小麦?

6.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成数”的知识,知道了“成数”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学习了一些关于“成数”的实用、简单的应用题。

(3)整合反馈

1.填空:

(1)某县今年的棉花产量比去年增加了30%。这句话的意思是()是()的30%。

(2)一块麦田在换了新品种后,产量增加了45%。这句话的意思是,换了新品种后,收益率是()的()%。

2.将以下百分比改写为“成数”。

75% 60% 42% 100% 95%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册:人教版与反思(二)教学目标;

1.理解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正确阅读百分数。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含义,认识到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体验从实际问题中提取百分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归纳能力。

3.让学生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百分比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的引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我喜欢!

老师:老师也很喜欢旅游,去过很多地方。出示老师旅行的照片,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以自己为例,展示旅游照片,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谁说的,你去过哪些名胜古迹?老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参观山东的景点,好吗?(显示信息窗口1)

2.老师:谁知道这些图是山东哪些城市和景点的?

健康:...

老师:读下面的句子和统计数据。你看怪不怪可以问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将旅游景点相关数据的统计引入新课,可以发现百分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第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索

(一)百分阅读教学法

老师:16%,9%,9.3%怎么读?

学生:16%阅读:16.9%阅读:9.3%阅读:9.3%(全班阅读,另举例)

设计意图:学生对百分数的阅读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在指导阅读百分比的基础上,让学生给出几个百分比让学生随意阅读,加深对百分比阅读法的印象。

(二)教学百分比的意义

1,老师:它们是什么意思?

(以16%为例,小组讨论表示解释为9%和9.3%)

得出结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老师:百分比也叫百分数或百分比。

(板书:百分比)

老师:百分数通常不用分数形式,而是在原分子后加上%来表示。

2.想想吧。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百分比?

设计理念: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中寻找百分数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百分数的兴趣。渗透率百分比实际应用的普遍性。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三)实践巩固,知识延伸

独立练习。

1,使学生理解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注意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分数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百分比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课后练习第二题,仔细阅读相关资料,谈谈每个百分比的含义。

设计意图:在语言叙述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理解,更好地巩固知识。

3.课后练习题3和4,特别注意对100%含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将设计融入生活实践,课后延伸,研究身边的数学,在进行计算巩固练习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课后第五题,考虑到所学分数的显著性,以民族人口为单位“1”(100%),汉族人口占总数的92%,少数民族人口占1-92%=8%。

黑板设计:

山东假日旅游百分比

六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与反思(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和折的含义,以及数与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能解决关于分数的应用问题。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和难点:

理解倍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分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将下列数字转换成百分比。

庄莉去年种植了50公顷小麦,今年种植了60公顷。与去年相比,今年种植的小麦占百分之多少?

小花家前年承包了一块菜地,收了41.6吨白菜,比前年多了25%。去年收获了多少吨卷心菜?

老师说法:农业收成有时用分数表示。今天,我们要学习分数的应用。

板书:百分比应用题

第二,学习新课

1.电脑演示举例:商场每台电视机进价1800元,售价20%。每台电视机的售价是多少?

2、数的意义。

老师:什么是数字?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到了“百分之几”就是十分之几。比如“百分之十”就是十分之一,相当于10%。

(1)口头回答

“百分之三十”是十(),改写成百分比()。

“百分之三十五”是十点(),改写成百分比()。

(2)725%相当于多少百分比?

3.你说在售价上加20%是什么意思?问价格应该先算什么?

我还能怎么算?学生们就解决问题交换意见。

4.举个例子2。

曹庄乡去年生产了37.4万公斤棉花。今年由于虫害,产量减少了15%。今年将生产多少万公斤棉花?

(1)学生阅读问题,理解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2)减产15%意味着什么?

(3)学生独立回答,点名学生谈解题思路。

老师说法:在列计算中,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转换成百分数,用百分数来计算行列式。

黑板设计:

37.4×(1-15%)

=37.4×0.85 =31.79(吨)

答:今年棉花产量为365438+79万公斤。

六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与反思(4)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含义,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

2.根据比例的含义和基本性质,可以正确判断两个比例能否构成一个比例。

3.培养学生猜测验证、观察总结的能力。

4.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含义和基本性质,可以正确判断两个比例能否构成一个比例。

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幻灯片、练习纸

教案设计:

学习计划

一、自学提问

[探索任务1]比例的重要性

用投影展示几组比值,让学生写出每组的比值。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计划。

首先,复习旧知识和新知识。

1,对话: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Bi的知识。你对毕了解多少?

(回答:含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等。)

还记得怎么求比值吗?能否快速计算出以下各组中两个比例的比值?

2、教师黑板标题:

(1)4:5 20:25 (2)0.6:0.3 1.8:0.9

(3)1/4: 5/8 3:7.5 (4)3:8 9:27

【点评:开门见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渐进,为新课做准备。因为这些题目还是需要的,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写在黑板上——一种有效的呈现方式]

二、深挖比例的意义

(一)理解的意义

1,说出每组两个比值的比值,并把比值写在比值下面。

老师问:有什么发现吗?(三组比值相等,一组不相等)

2.是的,这个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人们把两个比值用等号连接起来,写出一个新的公式,比如:4: 5 = 20: 25。

老师:最后一组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吗?为什么?

数学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公式叫做比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比例(板书:比例)。

【点评:通过口算比例,学生无意间发现有三组比例相等的公式和一组比例不同的公式,导致比例如流水。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像这样新旧知识的完美衔接。]

3.学生想学什么比例?

(学生:如果要研究比例的意义,那学习比例有什么用?比例的特点是什么...)

4.好吧,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比例的含义。什么是比例?看黑板上的这些公式。你能说出比例是多少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黑板上的重点:两个比值相等。

学生说的比例的意思是对的,但是在数学上可以更简洁一些。

盘玩:两个比例相等的公式叫比例。

学生讨论,明确如果有两个比值,比值相等,就可以形成一个比例;另一方面,如果是一个比值,就一定有两个比值,并且比值相等。

5.问:有三个比值,它们的比值相等。它们能形成比例吗?

【点评: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需要找出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个环节让学生先观察,然后用自己的话说比例是多少。学生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两个比例相等,教师可以简化句子,画出概念,注重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总结概念后,老师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学生对比例内涵的理解。让学生真正像数学家一样体验知识探索和形成的全过程,时时刻刻享受成功的快乐!]

(2)实践

1,投射一个1的例子。根据下表,先写出两次买的钱数和作业本数的比值,然后判断这两个比值能否形成比例。(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沟通,明确:根据比例的含义,判断两个比例能否形成比例。

2.完成练习纸中的问题1。

一辆车上午4小时行驶200公里,下午3小时行驶150公里。

(1)分别写下上午和下午行驶的距离和时间的比值。这两个比例能形成比例吗?为什么?

(2)分别写下上午和下午行驶距离的比例和时间的比例。这两个比例能形成比例吗?为什么?

【点评:这两个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比例的意义,还能学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例能否构成比例;也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这个环节中,一名学生设计了一个关于“为什么”的正反比例知识,老师也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评价,不仅让这名学生热情高涨,还引来了其他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妙不可言!]

3.刚才我们先写了比例,再写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推断该比值由两个比值组成,有四个数;一比就是一比,有两个数)

4、知道各部分比例的名称。

(1)板书:4: 5

前者和后者。

(2)板书:4: 5 = 20: 25

内部项目和外部项目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能否指出它的内项和外项?

课件展示:4/5=20/25

【点评:先写比,再写习题中的比,自然引出比与比的区别,再从比的各部分名称到比的各部分名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

5、总结、过渡:

刚才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含义及其各部分的名称,我们知道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比例是否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你感兴趣吗?

第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投影显示:

可以用数字3,5,10,6组成几个方程吗?(等号两边各有两个数字)

2.独立思考,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的方程可能是:10÷5=6÷3。

或者10:5 = 6:3;3÷5=6÷10或3:5 = 6:10;3:6=5:10;5×6=3×10……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引导巩固书本:3× 10 = 5× 63: 5 = 6: 10。

3:6=5:10

5:3=10:6

6: 3=10:5……

3、引导发现规律

(1)有什么不同的乘法公式吗?(不,交换因子的位置仍然相同)

只能写一个乘法口诀,却写了这么多比例。这些比例一样吗?(不是,因为比例不同)

(2)那么,这些比例公式之间有什么相似的特点或规律吗?仔细观察,能不能发现比例的本质或规律?

(3)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交流,探索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

[点评:“用这四个数,可以组成几个方程。”不同的学生写的公式不一样,会有很多不同。在这里,充分发挥交流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考虑到学生很难直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通过乘法公式与比例公式的横向联系,让学生在变化中发现不变性,从而探究性质。]

4.验证猜想:

老师:这是你的猜测。如果你有一个猜测,你必须验证它。

(1)看黑板。内部项和外部项的乘积相等吗?(学生验证内积等于外积。)

(2)学生随意写一个比例,验证。师部巡逻指导。

老师:一个同学也写了一个比。他认为这个比例的内积和外积是不相等的。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黑板:1/2: 1/8 = 2: 8

众生沉思片刻,发现方程式不成立。

生:1/2: 1/8 = 4,而2: 8 = 1/4,这两个比例不能形成比例。

老师:在刚刚发现的规律之前,好像还必须加上一个条件——成比例(板书),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点评: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例子,让他们多方面求证,从个别提升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

5.认为4/5=20/25就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展示:十字乘法。

6.总结:刚才我们是怎么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一些比例公式,观察比较,找到规律,然后验证)

及时总结和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尤其是老师的评价:科学家就是这样研究问题的!也给了学生极大的荣耀!]

第四,反馈改进

完成练习2、3和4。

附练习纸:2。下列各组中的两个比例能构成一个比例吗?写下作文的比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14: 21和6: 9 1.4: 2和5: 10。

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比值的含义和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值是否能构成一个比值。

3、确定下列哪个比能和1/5: 4的组成比。

①5:4 ②20:1

③1:20 ④5:1/4

4.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

①1.5:3=( ):4

12:( )=( ):5

【点评:习题的布置旨在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比例的含义和基本性质。第四题第二题是开放性问题,答案是否定的,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中“变”与“不变”的美和统一。]

五、课后留白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1.5m高,影子2m长。树高3米,影子长4米。

(1)高度与阴影长度之比为()

树高与影子长度之比为()

(2)人高与树高的比例是()

图形长度与阴影长度之比是()

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个不同物体的高度和它们的影子长度之比可以成正比?课后请查阅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数学服务于生活,可以更好的检验生活中数学学习的质量!“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是新课程的理念。没有完美的课堂,遗憾是一种美!]

六、全班总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最后的机会还是给了同学们,同学们总结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