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逆向思维方法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
1,逆向分析法
逆向分析就是从解题的手里正确选择两个需要的条件。如果解题所需的两个条件(或其中一个条件)未知,就要分别找出这两个条件(或一个条件),然后依次推导,一步步分析解题所需的条件,直到所需条件全部已知。这个分析链的最后一步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来。
这个问题的分析思路如下:
实际比原计划少花了多少天?
原计划生产天数和实际生产天数
每天生产的零件总数和实际加工的零件数。
最初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数量
原计划生产天数
要知道实际使用的天数比原计划少多少,我们必须从原计划生产天数中减去实际生产天数。原计划生产天数已知,但实际生产天数未知。要问实际生产天数,必须知道每天生产的零件总数和实际加工的零件数。因为生产的零件总数÷每天实际加工的零件数=完成生产任务实际需要多少天。每天实际加工的零件数量的条件题已经告诉我们了,但是生产的零件总数是未知的。进一步推导,生产的零件总数=每天原计划生产的零件数×原计划生产的天数,题目中出现了这两个条件,因此,求生产零件总数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列出公式:2000x10=20000(个)。第二步,我们可以计算实际生产天数。公式如下:20000÷2500=8(天)。第三步,可以找出实际比原计划少用了多少天。公式是
2.反向演绎法
当一道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是原数多次变化的结果时,其解法不同于以往的方法。解决这类应用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原来的数经过几次变化后是如何变化的,还要知道变化的结果是什么。然后,我们可以以结果为线索,按照原问题相反的意思还原。这里的反义词是什么?如果输入原数的变化,则输出归约的结果。原数的运算是加法或乘法。那么,归约的运算就是减法或除法。从结果中解决原数问题的方法是逆推,或归约。
解析:本题中商场电视机的原数为原数。根据问题的意思,原来的数字已经改了三次了。第一个变化是早上卖出30台电视机;第二个变化是中午从厂家发货了50套;第三个变化是下午卖出了15台。这三次改动后原来的数字是72台。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逆方法的过程:
第一步:商场有72台电视机,那么卖15之前应该有多少台电视机?可以通过加法计算,结果是:72+15=87(个)。
第二步:50台出货前,商场里有多少台电视机?用减法,就是87-50=37(套)。由此可以看出,在50台出货之前,商场里有37台电视机。但是问题并没有最终解决,因为商场一上午还是卖出了30台电视机,我们只好退一步。
第三步:商场早上卖出30台电视机之前有多少台?这是商场原装电视机的数量。相加,就是37+30=67(套)。
综合公式为:72+15-50+30=67(个)。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逆向思维方法不仅可以增加一种解题方法,而且对培养逆向思维的推理能力也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刚开始学习用逆向思维方法解决应用题时,一定要画出思路。当你熟悉了逆向思维法的解题方法,就可以停止画思路,直接分析解决应用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