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运用自然拼音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

一.导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讲得再好,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也学不好。”【1】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成了老师自己的事情了。无论学生此刻的成绩有多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学习也无法走深走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那如何定义「自学能力」?

笔者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定义应有其独特的“语境”,而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以正统的小学课堂为基点,以课前课后为延伸,在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如语音拼读)的指导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会持之以恒,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反遗忘的规律,逐渐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和语音拼读意识。

。语音字母拼写和发音拼写意识

所谓语音拼读意识,是指有意识地识别和操作目标语言中各种语音单位的能力,它突出了学习者对单词内部语音结构的反应和控制,包括对单词形态组合的识别、音素识别乃至对词义的主动搜索,即当学生接触到单词时,能够立即做出可能的拼读组合如识别单词,然后尝试拼写和发音,最后能够主动运用相关知识获取单词的相关信息,记忆单词。

语音拼读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语音拼读意识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英语拼写体系中的基本音素和音素组合,大约有44个音素。这些音素和音素组合的发音不同于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如音素/p/不拼写为/pi:/,而音素/ei/可以由不同的字母组合组成,如单个字母a(cake)、ay(bay)、ea(great)。这些词可以根据使用的教材进行适当的分类举例。

下面从培养小学生的知识摄入(课前)、口头表达(课内)、自主阅读(课内、课后)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语音拼读意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课前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语音拼读意识和习惯的初步植入。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增强小学生语音拼写意识的第一步。在这个环节的操作中,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多给学生主动预习的意愿和动力,让学生知道自己有能力完成好预习。以笔者所教的五年级学生为例。到了四年级,他们已经体验了自然拼音字母拼写的教学。到了五年级,他们已经可以独立使用拼读法拼写单词了。所以老师在安排学生预习的时候,预习内容一般是两部分:学一学,说一说。对于能力强、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增加读写部分。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生使用语音拼写来切分新单词。

例如,五年级课本中出现了长短语cat-ch-ing,but-ter-flys,学生们将它们分为cat-ch-ing和but-ter-flys。

2.学生根据单词中字母的发音规律,自主朗读单词的发音。

以捉蝴蝶为例,猫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词。在学习拼读法的时候,学生已经知道这个短语中辅音C、T、B、T的发音,也知道字母组合ch、ing、er、fl的发音。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字母发音的规律,自己拼写出规则的单词。

3.学生必须反复朗读新单词,必须要求他们完整准确地读出单词的音素。

见字可以读,听字可以写,很好的体现了拼读法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位拼读意识。但也对学生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一定要正确完整的读这个字。只有读对了,才不会写错字母;只有全部看完了,才不会错过信。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受方言的影响比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音意识比较薄弱,一个单词都读不好,也就是说有吞音、漏音、发错音的问题。一旦他们发不出完整的单词,不仅会影响单词的发音,还会直接影响单词的书写。以捉蝴蝶为例,如果学生不把ch和ing拼在一起,可能只会念catch,然后写单词可能会漏掉ing;如果一个学生不发蝶泳中的s,他写这个单词时经常会漏掉e s。所以“全部阅读”和“正确阅读”很重要!

4.把单词连成句子,独立阅读课文。

在学生能自己读生词后,让他们回到生词所在的句子,并试着拼写句子和课文。

5.模仿录音材料的语音语调进行“模仿朗读”。

前四步是让学生熟悉音素,增强音素意识,让学生在音素拼读中找到成就感。但第三点提到,学生受方言影响较大,对语音拼读的意识不是很强,无法知道自己的机械拼读是否已经“读全”和“读准”。这时候他们就会求助于课本的记录材料。这一步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成就感,验证他们的拼写努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生词的记忆和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及时或由家长纠正学生的音位和声调问题。

6.看教材光盘,积极联想,加强音位拼读意识。

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教材后,可以要求他们观看教材附带的光盘,使机械的音标拼读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学生的音标拼读意识也在观看光盘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第四,培养课堂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初步成果预习。

学生语音拼读意识的加强,不仅体现在机械的主动拼读预习和被动模仿输出上,还体现在良好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上。因为流利的口语表达是真正内化的语音拼读意识,是机械拼读和被动模仿的最终形式。而这种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就靠上课40分钟的表现。学生课堂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小组分享、多形式练习和重复三个层次进行。

1.学生分组分享预习结果。

以四人为一组,成立一个小组长,负责任务反馈和* * *达标。基于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分享和交流各自预习的结果。每个团队成员都被要求能够阅读和阅读全新的单词。如果小组里有解决不了的事情,让小组成员写在黑板上,帮助每个小组解决。对于字母组合复杂的单词或者有特殊音素的单词,老师从侧面给予提示。比如单词实验,很多同学直接发字母P的音,导致单词发音错误。这时,老师提醒学生,单词的字母P在这里读作B,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出单词的正确读音。

2.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强化练习,训练语音语调,强化语音拼写意识。

语音语调的模仿,学生在预习阶段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老师上课的时候主要是鼓励模仿好的学生,纠正模仿差的学生。还强调在拼写时,要有意识地带上情绪和表情,让他们说的英语句子不仅是“有血有肉”,更是“有灵魂”。注意让学生反复听,弄清音位与音位组合、字母与字母组合的关系,逐步强化正确读词和听词的意识。而且要求学生认真拼写,直到每个结尾都读完整;语调要细致到每个字的语气都要非常接近录音的语气;对表情的要求细致到几乎就像一个学生在和录音里的人说话。最后,学生逐渐脱离“读”的阶段,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和地道的语音语调“说话”。

此外,学生还可以按照不同的角色拼写课文,或者观看课文拼写语音的视频,甚至表演片段。这个过程就是加强学生语音拼读意识的过程,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逐渐形成。学生根据答案写问题时,不再需要“搜贫”,而是“循规蹈矩”。

3.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复述和再现所学内容,有意识地再次强化语音拼写意识。

在课堂上,学生主要通过完成各种交流任务来运用知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同步提炼》为例,为每个教学板块设置相应的任务型问卷,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时候可以尝试让学生复述课本的内容,把原来以对话形式出现的内容改成以章节故事形式出现的内容。这是学生将视角从第一人称转换到第三人称进行复述的过程。事实上,这种视角的转变需要学生在内化的语音拼写意识的支持下做出有意义的积极反应。

第五,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强化语音拼写意识的同时,逐渐过渡到语音拼写的习惯。

以笔者所教的五年级(6)班为例。班里有55个学生,其中52个学生的拼音拼写意识很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自然存在背景知识欠缺、知识面狭窄、词汇贫乏、语法知识有限等问题。即使在拼读拼音的指导下,他们也能分辨出未知的字母组合和音素组合,但在真实的阅读语境中面对各种复杂的关系时却手足无措。这时候就要转向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了。在这个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技巧,形成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切入:

1的把握。程度

注意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难。所选材料不宜附有过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否则会成为阅读的障碍,严重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更谈不上形成阅读习惯。所以建议可以选择匹配或者关联度高的素材。还可以鼓励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订阅专为小学生量身定制的英文报刊杂志,比如21世纪小学生英文报。图文并茂、各种专栏的报刊,可以大大强化学生的拼音拼写意识,形成习惯。

2.数量平衡

在提倡泛读的同时,老师和家长要控制学生的阅读量。适当的阅读对促进学生良好的发音拼写习惯起着关键作用。所以阅读量要以加强教材记忆为主。

3.方法指导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分享阅读法,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奥格勒的KWL法。前者是老师(或家长)与学生互动阅读。这些阅读材料一般都有插图,可以根据别人的故事进行编辑或改编。如果能和课本上要学的新知识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这种分享是一种比较初级的教学互动,可以让学生不断增强语音拼读意识,形成阅读和拼读习惯。后一种KWL法是指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学生已知的知识(我知道的),引出学生想知道的(我想知道的),然后在阅读中寻找答案,最后总结学生学到的(我学到的)。

不及物动词结论

从培养学生的知识摄取能力(课前)、口头表达能力(课内)到自主阅读能力(课中和课后)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三个过程对提高学生的语音拼写意识起着关键作用。学生最初的音位切分、识别和朗读,最初的音标拼读意识的形成,意识的强化,再逐渐过渡到拼读习惯的培养,都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Phonics字母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