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一,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教育为生活”。在他看来,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即主张每个孩子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所以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没有生活的教学失去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在《外景地》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引用了书中的习题和场景,并由此引申和挖掘了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程的引入、例题的选取、习题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把学生放在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发现、比较左右的差异,并基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建立了“哪组就是哪组”。从两个维度确定事物在平面中的位置,再延伸回现实生活中。最后,通过联想,实现课堂数学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对接,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只有把握好“生活-数学-生活”的关系,才能理解使用生活化教材意味着什么,才能理解情境图所提供的材料的深度和内涵。
跳出课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数学活起来。在教授“挥思”练习的过程中,我充分将“玩”与“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大脑思维、语言描述中感受100以内的数字,理解和认识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没有棋子怎么挥杆?河边的鹅卵石,家里的大豆和玉米粒.....是很好的教学工具。学生也可以通过拿出自己喜欢的“学习工具”来学习有趣的东西。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使几何、代数、统计、概率的内容以交织的形式出现成为可能,也使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成为必要。
第二,大胆删减添加教材,打造教材
“用教材教学”不应该是一句口头口号,而应该是教师切实可行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于不适合学生,远离学生实际内容的内容,要彻底改。比如在讲授《多与少》时,我发现直接使用教材资源(金鱼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农村学生对金鱼不熟悉,甚至没见过,于是改用学生喜欢在课后玩的“跳球”的操作实验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和交流的欲望,让课堂爆满。立足生活,改变了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阻碍学生发展的,要毫不留情地删除;要增加有探索意义的材料,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没有后顾之忧。比如在教学中找规律这一课结束后,我给学生看“杨辉三角形”图让他们观察规律,学生对此非常好奇,学习热情很高。对于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拓宽思维的因素,要深入挖掘,不浪费任何能让学生发展的资源。在《发现规律》的教学中,我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从学生开始。我把男生和女生排在一起,一个男生一个女生,我从衣服的颜色来排,然后从不同数量的男生和女生的重复排列来排。这样,学生们学得轻松又容易。
在统计学的教学中,我不是从课本上的图片开始,而是让学生数老师手里的一把棍子。有很多颜色。为了数出每种颜色的棍子的数量,学生们知道在数之前有必要将它们分类。把数出来的数字填在表格里不就是一个统计表,然后用图形(方块)表示出来,就叫统计图吗?课后同学们会自己统计,比如我班有多少男生女生。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学生就可能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并可能深刻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使学习成为他们乐在其中的活动。
三,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源头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迫,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农村小学缺乏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辅助教学,教师无法用生动的画面和优美的声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让同学们分组开展购物活动。群里一个同学是店员,其他同学拿出一元钱买文具。我还让一个学生做主管,监督店员的缝补操作是否正确。通过模拟真实有趣的“买文具”的生活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掌握元、角、分的关系,实现一元的价值和应用价值。下课后,我也和学校食堂取得了联系。我亲自帮忙卖东西,让班里的同学都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购物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该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各种活动中学习,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学习,反对让孩子被动接受成人讲课或单纯从书本上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是教给孩子各种知识,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学习,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获得有用的知识。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理论,皮亚杰的建构理论都指出,学生应该在自己的基本生活经验和积极活动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关于数学教学方法的建议:
小学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一批未来有前途的人才,就不能忽视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小学一年级无论什么课程都是基础,一年级学的知识就像工程师盖高楼。你必须提前把基础打牢,否则所有的工作都白费了。作为一门数学学科,要想打好基础,就必须巩固一年级的计算教学。
一、新课标在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巧妙创设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与学过程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有利于学生面对挑战,接受锻炼,体验成功;有利于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1)创设操作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术,从具体过渡到抽象。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低年级学生不容易理解。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体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可以用实际操作,建立表象来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术,突破难点。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一册填一个未知加数的教学,在第六单元(教材第70页)填一个未知加数的教学,比如:7+( )=10 6 +( )=8。虽然有做这类题的推导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但是对于大三学生来说,因为一年级孩子的思维主要是以具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概括主要是在直观形象的层面上。一年级小学生必须依靠实物、教具、打响指才能掌握10以内的数的概念;没有直观的条件,操作变得困难甚至中断。课本上的提示是:(1)7加多少等于10?这种填空是通过清点实物,利用数字的构成来完成的。(2)你再画几面旗就成八面旗了?这是通过画下一步来填空。第一种方法:学生必须先数10根棍子或其他物体,然后将10根棍子分成两部分。数七根棍子,把它们放在一起。看看还剩多少根棍子,填在括号里。第二种方法:让学生画小旗。当他们数到8时,他们画几面小旗,并填入括号中。当然,前两种方法都有物理操作,学生基本都能做,但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习题10的第二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不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很慢。计数从原始社会用绳结记录事物,用刻字在竹、木、龟甲、兽骨上记数发展到现在用数字计数。从这一历史演变来看,创设情境让学生操作不是目的,而是帮助学生理解算术的手段。我觉得可以把先画后数的方法改成先画后数的方法,既能让学生操作,又能节省时间,正确率可以达到100%。(1),7+( )=10我让学生数到7,数到一的时候,他们伸出一根手指。当他们数到10时,伸出几根手指,表示要在括号里加几。
(二),算法要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观点,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有效平台。但在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行为:一是教师认为算法越多越好,只把算法多样化理解为数量上的“多”,忽视了质量上的提高;二是不敢对思维水平低、思维过程复杂的算法说“不”。本质上,大三学生自主分析、比较、选择最佳算法的能力不强,很难理解同龄人提出的算法。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优化各种算法,选择最能被低年级学生理解和喜欢的一种,提高计算效率。比如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材第12页)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因为这部分的数字比较小,所以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数字变大了,学生在数实物的时候会耽误很多时间,影响做题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