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到底买不买学区房?

“为了孩子,买还是不买?”——家长心中纠结的学区,既是教育资源分配的标志,也是衡量促进教育均衡效果的风向标。

天价学区房让人受不了。

“学区房一平米46万”“学区房一年增加了1万”...关于天价学区房的新闻有真有假,最近也经常见诸报端,更是挑动了家长们本已敏感的神经。在房屋交易大厅可以看到,只要是毗邻学区的房源,价格都比同地段的非学区房源高出百分之几十。但每年还是有很多家长对学区房趋之若鹜,学区房房源也是一房难求。

在刚刚结束的“十一”假期,石景山区某小区的班加马辛陈一家为了孩子上学搬到了西二环。他们卖掉了90平米的新房,搬进了阜成门附近的60平米的房子,房子建于90年代初,他们每个月还得还近两万元的贷款。不仅生活水平下降了,生活环境也恶化了。“毕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现在教育竞争这么激烈。上不了好的小学,就上不了好的初中,也上不了好的高中。考不上好大学最后找不到好工作。”马的母亲清楚地谈到了这种“连锁反应”理论。其实和她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很多家长选择购买学区房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学校就在马路对面,学区房单价1,000甚至2万,一套60平米的房子60万到1.2万。

某大型链家贸易公司2065438+2006年3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市67%的学区房集中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个区。这些学区房价格比全市均价高出31%,比同区域非学区房均价高出15%。比如实验二的学区房每平米1.400元,时嘉小学的单价大概是1.654,38+0.000元。粗略算下来,买一套学区房大概要500万,甚至几千万都算贵的。这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家庭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

新政出台后,学区房不是保险箱。

买学区房往往意味着一个家庭要承担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经济负担。但是,随着新政策的出台,有了学区房并不等于进了保险柜。很多时候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国贸上班的孙女士,原本住在东南四环的北京华侨城。房子舒服,离单位近。“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机会,去年年初,我借了点钱在世纪城买了一套三居室。”当时她从很多渠道得到的信息都是买了世纪城就能上人大附小。“如果我儿子能上这所学校,我努力也是值得的。”孙女士和很多家长一样,有一颗“期待成功”的心。

然而,5月份注册入学时,孙女士收到通知,要求家长第二天到亮甲店校区注册。孙女士一打听才知道,今年年初,海淀教委委托人大附小承办学校,更名为“人大附小亮甲店分校”。虽然学校承诺按照系里的标准教学,享受系里的资源,但这几天她还是坐立不安。

后来孙女士才知道,世纪城每年有四五百套房子卖出去,大部分都是买给孩子上学的。加上社区里的“原住民”,每年入学的适龄儿童都不算少。人大附小资源有限,无法保证所有孩子都能入学,只能受年限等条件限制。现在,孙女士后悔当初买房前没有做足功课。

目前“供不应求”不是人大附小面临的问题,很多名校都有。于是,他们不得不设立各种“关卡”,根据学生家长提交的相关材料,按顺序接收。比如按购买年限,5年后实际房屋产权好于4年,4年好于3年;还是按顺序,父母比爷爷奶奶好。西城区甚至要求一套房子除符合条件的“二胎”外,6年内只能有一个入学名额。对于不能入学的适龄儿童,只能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在学区内安排入学。

2065438+200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继续实行单校划片方式。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地方,根据情况稳步实施“多校划片”。这意味着,未来一个社区将对应多个小学或初中。就算买了学区房,也不能确定自己会去哪个学校。这个消息触动了很多家长的神经:新政策是否意味着学区房是白买的,花钱不一定能上好学校?

由于政策还在探索阶段,如何实施,在哪些城市实施,还没有定论,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这件事提醒家长,由于政策的不稳定,未来的学区房不会百分之百等同于重点学校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