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萧山艾-材料成分
时光飞逝,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来到这个小山村已经一个月了,应该从一切不适中适应这里的生活。时间从第一周的漫漫长夜飞逝到最后三周。变化太大了,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一种不一样的教师体验,是一种不一样的教师生活体验。
川黔村,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山上,是一个典型的村庄,比教学点大,但规模却在日益缩小。学校现有学生148人,教师10人,覆盖了从幼儿班到小学六年级的完整建制。我在一年级。这个班只有十四名学生。最近的离学校大概十五分钟,最远的离学校两个小时。最小的孩子7岁,最大的孩子11岁。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和在煤矿挖煤。剩下的在家务农养猪,外出打工的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浙江。煤矿也在湖北和奉节。据在那里工作的人说,在煤矿挖煤,一个月至少能挣4000块钱,但是每天都要挖,一个月能休息几天。这里10的老师,四个是正式老师,五个是代课老师,剩下的都是我教的老师。学校属于长安土家族中学。全村的老师都觉得中心学校不重视教学。虽然硬件设施改善了很多,但是对老师没有奖惩,对学生没有要求。表面工作做得很好,但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弱化了,所以老师很懈怠。同时,因为班级的安排,基本的教研活动是不存在的。总的来说,这个小村子应该是典型的山村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
而在这四个星期里,我悲喜交加,跌宕起伏。我花了两周时间记录学生的习惯和行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学生成长记录袋;同时,记录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在这一个月里,我进行了两次家访;与当地人交流,了解当地生活;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自己老老师的心情;请教一些老教师怎么教;我去拜访贫困学生的家;我联系了外部援助组织来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我为学校捐了5600本书。。。。。。但是我没有做好教学准备,这是我一直担心的问题。如何达到在村校实习的效果?
我想在这里描述两件特别感人的事情。一个是去学生家里走访,一个是和青年教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