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伞王泸州油纸伞
2008年6月14日是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在此期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朵奇葩——江阳区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和古蔺郎酒酿造工艺榜上有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作为我市第二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承载着一份特殊的“泸州记忆”。一路走来,400年的“前世”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制伞人辛勤而执着的背影。
2008年6月的一天,市文化局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授牌仪式。当分水油纸伞厂厂长毕从省文化厅副厅长泽波手中接过分水油纸伞这个沉甸甸的牌子时,他是多么激动啊!他在心里默默地对老祖宗说:我保留了传统的手工油纸伞工艺,祖国的文化瑰宝。作为你们的后代,我此生无怨无悔!
毕油纸伞的六代传承
分水人擅长制作油纸伞。在大约400年的时间里,以制作油纸伞为生的工匠多达1000人。“家家有制伞人,家家会织伞线。”那时候手工做伞多繁荣啊!
毕一家,世世代代住在分水岭街上。他家制作油纸伞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六代。
他的第一个曾祖父从分水街的徐家学会了做伞。毕家的第二代叫毕路祥。这个艺术家,也是从小跟着老师学的,聪明肯努力。在师傅和父亲的指导下,他掌握了制作雨伞的技能。他认为自己当老板比长期为别人工作要好。于是他在分水街开了自己的“毕氏油纸伞店”。
毕的油纸伞生意越做越大。俗话说“树分了,子分了。”兄弟们都在一条小街上做油纸伞,供大于求,更别说街上还有别的伞店。所以毕家采取了向外发展的方法。
从19世纪中叶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毕家几代人在泸州市大河街开了一家雨伞店,地址是“团结饭店”。他还在山岩脑开了一家雨伞店。建的最久的伞店在现在的后河街轮船饭店。后来祖上转到合江县仙市镇和泸州市大校场开伞店。最后,我的曾祖父带着毕的爷爷回老家分水打伞,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水域。
毕家为什么几代之后又回到了分水?毕刘福说,他的曾祖父那一代有八个兄弟,除了曾祖父生了他的两个兄弟,其他七个兄弟都生了女儿。女儿们长大嫁人,做伞的老人去世,伞厂自然关门。
毕家有个怪现象,就是从毕的父亲到毕的儿子,三代都是单传,只有一个儿子。解放前,毕祖父的弟弟作为壮丁被国民党逮捕。从此杳无音信,等于四代单传。于是,蓬勃发展了近百年的泸州“毕氏伞铺”也渐渐走到了尽头。最后只剩下水师了。分水油纸伞厂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的卢希安雨伞生产合作社。那时,毕的父母是一家伞厂的工人。我的父亲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制作雨伞。时间长了,他对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成了伞厂的“多面手”。从制作伞架到遮阳伞,他样样精通。
毕刘福生于1957年。他刚懂事的时候,就跟着父母,看他们做伞。直到他七岁上了小学才少了。
当我看到一堆竹片在父母手里神奇地变成一把把精致漂亮的油纸伞时,小刘福的手痒痒的。妈妈主要做“结伞”的过程。他经常在妈妈上厕所或者去吃饭的时候偷偷拿起一把伞,然后用自己没用完的网线继续做。旁边的师傅们见刘福干得不错,都夸他:“毕三(毕刘福排第三)是个有出息的娃!年纪轻轻就要打伞了!”他们主动教他,让他小小年纪就能做一些制作雨伞的简单流程。妈妈看他做得好,慢慢让他做。
那时候工厂往往是大人做,小孩跟着大人学做。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奉命处于危险之中
毕刘福的父亲一直不赞成他学做油纸伞。可能是因为这一行工资太低吧。那时候做一把伞才几毛钱,辛苦一个月都难以养家。
1975毕高中毕业后,和全国成千上万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到农村,到“广阔的天地”接受贫苦中农的再教育。后来知青回城,他1980回到分水镇。当时的政策是:回父母单位上班。毕很自然地回到了父母的单位——分水油纸伞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尼龙折叠伞的兴起,完全手工制作的油纸伞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短短一二十年,江南手工油纸伞的生产厂家纷纷关门停产。分水油纸伞孤独地坚守着,随时有关闭和丢失的危险。
为了生存和发展,工厂开始另辟蹊径。先成立一个钢伞车间。刘福被派到武汉东山机械厂学习维修技术,回厂后负责钢伞车间的设备维修。
因为钢骨布伞需要的原材料都是从江浙运过来的,成本很高。一把伞比在市场上买一把还贵。做这种伞越来越差了。最后,钢布伞作坊倒闭了。
后来,工厂还成立了蜂窝煤车间。全厂无记名投票选举毕为蜂窝煤车间主任。
一个小小的班长,他的钱没有多拿一分,但是他做的工作比别人多得多。毕·刘福没有抱怨,但他努力工作。因为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1990中国* * *制作党。
伞厂主要生产雨伞,现在纸伞卖不出去,伞厂难以维持。镇领导很着急。毕工作努力,肯吃苦,头脑灵活。他们从眼睛里看到了。1994,时任分水村书记的牟正权找毕谈话,要他出来领导伞厂职工。厂里开了职工大会,全厂职工一致推选毕为伞厂厂长。毕说,当时的情况下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
他继承的是:十几万的债务,一年的利息也不是小数目。当时厂里的退休工人一月只领10元。我听说毕同意当厂长。有人说他:“毕三,你真是个傻子。伞厂已经是一个空壳,一片狼藉,一个空架子。你还有回天的能力吗?”
毕·刘福不相信邪恶。他接任厂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当前的具体困难。他立即召开了工人代表大会。征得全厂职工同意后,卖掉了几个不用的旧厂房,还清了旧账;退休工人一个月只交10,太少了,一个月加到15;油纸伞价格太低,无利可图。他一个月内三次提价,把原来的3元涨到5元。工人的劳动与经济效益挂钩,落实到人的头上,多劳多得。工人们一月可以拿到2300元钱。
手工制作的雨伞,从切割到制作,要经过10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工具。“光是零件就有80多种。在所有的工序中,目前只有钻孔等少数工序可以使用电动工具,这被认为是无法控制的,其他工序仍然是手工完成的。做一把伞要半个月左右,经济效益很低。
1996期间,制作油纸伞的桐油价格大幅上涨。这家工厂试图用化学油制造雨伞。时间长了,伞面粘住,伞纸变脆变硬。要保持传统,一定要用桐油!但是这样,就没有利润了。
市场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上级决定伞厂要个人承包!承包费从2万降到8000,没人敢透露“黄榜”。毕又一次以非凡的勇气承包了伞厂,没人承包!90年代末,伞厂最困难的时候,连退休工人每个月20块钱都放出来。毕让退休工人去老毕老婆开的蜂窝煤厂承担200块蜂窝煤作为每月的退休工资。雨伞厂在暴风雨天气中挣扎。
家乡的父母总是关心家乡的好东西。
2004年的一天,江阳区文体局局长陈红来到伞厂,对毕说:“老毕,你要对伞厂有信心。我们好好发展吧!”陈主任等领导多次到泸州各景区调研,宣传油纸伞。
65438年2月9日,泸州进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验收的最后一天。上午,国家检查组在泸州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前往有“川南小峨眉”之称的房山风景区进行检查验收。碧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由分水油纸伞厂设计制作,现场展示了中国独有的“伞王”和桐油纸伞制作工艺,令国家检查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由衷赞叹。游客接待中心内,高8米、直径12米、重1000公斤的“中国伞王”傲然屹立在接待中心楼顶,配以2000把风格各异的桐油纸伞,尽显其不凡的“体格”和精湛的工艺。在缓缓旋转的“伞王”脚下,几位艺术家正熟练地进行着平版印刷、粘贴、涂油、穿伞、织网伞等工作...这些独特的制作技术引起了国家检查组领导和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不断提问。离开“伞王”前,国检组一行高兴地与他合影留念。导演陈红向《人物》透露,即日起至春节前,《伞王》将开屏迎客。在此期间,房山风景区和云峰寺将举行一系列精彩活动,与游客共度元旦和春节。
“要真正保住这把伞,还是要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江阳区已经开始了油纸伞保护的“三级跳”。
2006年9月,分水油纸伞被列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3月,四川省将分水油纸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3月,泸州市成功批准油纸伞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分水油纸伞的传统技艺和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认可。毕当选为代表性传承人。在泸州南部这个被长江和沱江环绕的分水岭乡,古老的盐道曾经穿过小镇,为引水留下了不为人知的故事。如今,你偶尔可以遇到大篷车,听到马的铃声。
在分水岭镇,一条青石铺成的老街和一栋老房子摇摇欲坠地矗立在街边。这是分水雨伞厂的厂房。这里生产的油纸伞,作为雨具,被人类使用了1000多年。
油纸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油纸伞与“生子”谐音,寓意多子多福;伞架是竹的,表示稳中有升;历史悠久,高贵典雅;形状为圆形,寓意大团圆;桐油工艺品,镇宅辟邪油纸伞不仅具有遮阳挡雨的功能,还具有观赏装饰、历史人文、民俗文化的价值。
油纸伞、丁香、雨巷,因为著名诗人戴望舒的一首优美的诗《雨巷》而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浪漫、古典的代名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江南杏花烟雨相伴的油纸伞,浪漫了无数风流韵事,装点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
如今,在大街小巷,我们很难找到油纸伞的踪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油纸伞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目前全国只有泸州分水油纸伞厂。泸州分水刘福油纸伞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是中国油纸伞行业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尼龙折叠伞的兴起,以及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的碰撞,分水油纸伞厂即使今天名满天下,即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仍然有很大的生存发展压力。
两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关注并发出入围函的中国伞王毕,作为分水油纸伞厂厂长,油纸伞第六代传人,中国唯一手工油纸伞代表性传承人,表示要用自己毕生的坚持和执着把这种制伞技术传承下去。
在中国四川泸州,全国唯一的传统油纸伞传承人、油纸伞厂,在默默坚持。分水“刘福”油纸伞已成为中国桐油纸伞的最后守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