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尤其是小学班主任,需要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班级管理的质量对小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自我管理;评估系统
教育改革已经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每一个重要的领域和环节都影响着改革的深化实施。因此,小学教师需要吸收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成果的精华,重新整合各种管理思想和班级管理要素,使班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角色定位不当
管理者角色定位不当,就是因为传统学校教育理念的束缚,班主任无法脱离管理者的角色。也就是说,班主任还是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或者单独一人。班主任不应该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执行者[1]。这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在知识教育领域似乎受到关注,但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领域却被忽视。分析这个问题,需要澄清另一个错误的观念,即学校教育只是通过书本进行知识文化教育,所有指导行为的知识都来自书本的间接经验。事实上,班级管理和集体生活管理是学生学习管理人和事的直接经验来源。教学活动的构成不仅包括知识和文化教育的传授,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训练。从经验主义哲学家的角度来看,间接经验(书本文化知识)永远无法与直接经验(个人经验)相提并论[2]。因此,班级管理的管理者应该定位于学生,这是回归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学生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这是教育改革的新目标,也是公共管理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体现。
(二)管理模式不当
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来源于家长式管理。这个也是吗?官僚主义?管理模式的缩影[3]。小学班级管理受传统家长式管理模式的影响。班主任必然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学生将成为被外力管理的对象。这种角色定位是极其有害的。首先,学生对规则的来源缺乏主观意识。外界压力是激发反抗打破规则的动力。其次,是否遵守规则从焦点转移到自由的限度,学生对自由的原理和内涵的理解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后,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班主任手里就剩一个了吗?权威?这样的王牌,何时挑战?权威?成为一种反抗的乐趣,就会陷入班级管理的死循环,导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陷入僵局。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基于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应着眼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学生自我管理建设
班会制度是解决班级问题的有效途径。班规来自于班级集体不得不面对的一切外部环境,包括集体生活的规则和纪律。值得注意的是,班级管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独立事件。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逐步学习集体生活和公共意识的概念,从而提高自我调节行为的能力。班会制度是自我管理的方式,在班主任和学生的意识中树立自我管理的理念是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第一步。集体规则的制定来自于班主任和学生对良好学习环境和集体荣誉的需求。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就是自律,自律优于他律,因为自律在学生的认知体系中是有针对性的。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民主讨论,提出建议,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实现自我管理。
(二)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班级管理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学生自我管理行为的延伸。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评价代表的是集体行为得分的汇总,即个体行为在集体行为中的影响力。因此,该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纠错能力。因此,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科学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拟定班级管理评价的规定,可以从班级纪律、卫生、早操、用餐等方面进行规定。,然后师生* * *筛选出可行的方法,总结成最终的班级规范,并严格执行,将学生分组,评价各组在班级规范各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三,结论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尤其是小学班主任,需要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班级管理质量。良好的班风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评价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集体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资料:
[1]卢锡成。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J].雪原,2014,6 (4): 159-160
[2]凌·向能。论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的策略[J].中文信息,2014,5 (11): 229。
[3]李玉洁,杨宇。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9 (3): 139-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