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的品德高尚少年的故事怎么写?

王,男,14岁,扬州市中学学生。王的父亲生病后,他的母亲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除了白天工作,她每天还得早起送牛奶。看着母亲瘦弱的身体,懂事的王主动为母亲送奶。他每天四点半起床,牛奶从一家送到另一家。六点左右才能送到,然后他匆匆吃了点早饭,就赶去学校了。他妈清楚的记得,越是节假日,别人家孩子放松,他越忙。尤其是每年除夕,懂事的他总是抢着在雪地里帮妈妈出去送奶。在家里,王一直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他的父母多次生病住院。此时,他每天一放学就赶到医院,端来茶水照顾父母。有一次,父亲住院,母亲白天没时间照顾。所以,懂事孝顺的他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每天早上送完奶,他就把妈妈做的早餐送到医院,伺候好爸爸,就赶去学校。下午放学后,他赶到医院,为父亲擦洗身体、换衣服,关心地问候父亲的病情,与父亲谈心,减轻病情。周六周日在医院陪他一整天,给父亲端茶送水,无微不至的照顾,直到父亲康复出院。王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整个羊城。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扬州市孝心之星、扬州市十佳美德少年模范。

,男,12岁,常州市金坛区华实验学校7班学生。"你高尚的品格和乐于助人的行为将永远活在我们和受助人的心中。"2008年8月8日,王思远收到一封来自中国红十字会的信,感谢他对四川地震灾区的捐款。王思远上小学的时候,看到学校垃圾桶里经常有同学丢弃的饮料瓶。她认为捡垃圾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重复利用资源。从那以后,放学后,我总能看到他在草丛里,在垃圾桶旁忙碌。他的小脸出汗了,小手也脏了,但这并不影响他翻找的热情。在过去的几年里,他捡了几千个瓶子,堆得几乎有一座小山那么高。每次卖完瓶子,他都把瓶子放在一个小盒子里,一个个记在本子上。到他小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积累了700到800元。他从不舍不得自己花一分钱,但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他毫不犹豫。四川汶川“5.12”地震的消息传来。他马上把小盒子里的钱倒出来,捐了200元钱,汇给了中国红十字会。后来他让父亲买了1000多元的书,委托去汶川参加救灾的同志。

华玲,女,年龄11,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6 (3)班学生。她是一名有着深厚爱心的“青年志愿者”。在戚墅堰、朝阳、永红等养老院,逢年过节总能见到她。她跟着义工联盟的叔叔阿姨们去看望那里的老人,包饺子,给他们讲省运,贴春联,表演节目。老人们看到她,都会高兴地说:“小妮子又来了!”今年4月,她带着常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乘坐高铁来到无锡,圆了他们的高铁梦。一路上,她悉心照顾8岁的孩子常,给他介绍高铁知识,欣赏沿途美景,让很少出门的常不仅感受到了坐火车的新鲜感,也深深记住了这个穿着绿色志愿者服的“小姐姐”。去年暑假,10岁的华玲和省志愿服务队的学生来到大别山,为那里的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和他们一起吃、住、学。今年暑假,华玲和其他同学再次来到大别山,看望结对的张志新同学,送去书包等学习用品。除了参加志愿者活动,华凌还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汶川地震后,她率先捐出了自己所有的压岁钱,一年后,她又动员大家为汶川孩子捐书。严寒肆虐时,她组织全校少先队员开展“2010暖冬行动”;周末,她带领同学去敬老院义演;此外,她还组织同学去花溪公园和威顿公园参加环保活动...伙伴们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志愿者”,什么是“志愿者”。

姜奇,男,年龄14,常州市实验初中八(6)班学生。右手的畸形最大限度的激发了他的左手能力,也激发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动力。姜奇相信一只手可以创造奇迹。他经常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对不可能说不!”起初,家人和朋友认为骑自行车对他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爱好挑战,在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不知道摔了多少次,受了多少伤,但是他从来没有流过一滴眼泪!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学会了!这次成功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鼓舞,而让他开心的是,他可以为家人分忧——他可以骑车帮奶奶去超市买日用品。他热爱运动。初中第一届秋季运动会100米第一,200米第二。除了跑步,踢毽子和跳橡皮筋都是他的强项,但单单跳绳就让他很难。他毫不畏惧,把绳子的一端缠在残臂上,打了个结,用另一只手摇了摇。粗糙的绳子摩擦着稚嫩的手臂,残臂泛红,皮肤磨破,但他说这种疼痛阻挡不了男人追逐成功的步伐。老师和同学为了照顾他,没有给他安排值日,但他每天都让自己成为值日生,他想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热爱的集体做点事。今年还积极参加了八年级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主任的竞争,获得了全年级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并以全年级最高票数赢得了比赛。

程倩,女,生前系兴化市武乐实验学校学生。2010她病逝了。一个年仅13岁的女孩,与病魔抗争了五年,终于永远闭上了眼睛。她在病床上忍着剧痛坚持写作,留下了40万字的童话手稿。她是程倩。程倩小学成绩优异,特别爱写字,家里的奖状贴得满墙都是。8岁开始莫名其妙的呕吐,吃不下东西。从此,肖成谦开始了漫长的乡村求医之路。由于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程倩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和写作上。她父亲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负债20多万,但还是找不出真正的原因。到她上初中的时候,程倩的病情一点也没有好转。她体重只有35斤,却要读书上学,家里却负担不起。武乐实验学校董事长王华贵决定让程倩免费去武乐。在武乐学习期间,除了体育,她在其他科目上都很优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在全国各地的医院和学校之间穿梭。小程倩在看病的路上,总是随身带着一个背包书和一叠稿纸。学习、阅读、写童话是她最大的乐趣。她的病越来越严重,但童话故事却越来越多。但是,无情的病,却因为人间真情,丝毫不为所动。2010年3月26日,小程倩永远闭上了眼睛...程倩死后,王华贵决定完成她的遗愿,帮她出书。2011年7月,程潜的遗作《永不凋零的玫瑰》在河海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朱,男,年龄16,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从小失去母亲和听力的朱,在同龄人中一直是自尊、自立、自强的典范。朱从小和父亲、哥哥生活在一起。他的父亲从来不用担心洗衣服,做饭和收拾家务。再大一点,跟着父亲下地干农活,手上磨出血泡。他晚上偷偷用针把它们摘下来,第二天像往常一样和父亲一起下地干活。五年级暑假,他坚持跟着父亲去工地做小工,帮家里干活。40多度的高温让他饱受酷暑之苦,他却在纸上写下:爸爸,你的腰不好,我要帮你。父亲无话可说,流下了眼泪。他也是个节俭的小标兵,卖废品收的钱总是用来买书,衣服也经常被哥哥穿。朱,外表单纯,内心也单纯善良。作为学生会的班长和主席,他工作和学习都很正确。当他的同学有困难时,他总是尽力帮助他们。处理学生会的事情也是公平公正,他温柔有礼。他勤奋好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学校威望很高。连续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会干部”。他也是一名运动员。曾代表学校参加泗洪中小学运动会。朱虽然处于一个沉默的世界,但他热情开朗,积极向上,愿意与健全的朋友交流。他每天努力练习口语,阅读各种报纸和书籍,写作能力提高很快。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像海伦一样?凯勒作为一名作家做到了这一点,用文字倾听全世界的声音。

邵帅,男,14岁,徐州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学生。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邵帅捐献了骨髓,他那纯粹的孝心和无比的勇气感动了无数人。邵帅的父母在他1岁的时候离异,他的母亲邵丹在他5岁多的时候就去了北京打工。他和年迈体弱的祖母和祖父住在徐州。他就读于矿业大学附属小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兴趣广泛,爱好书画,多次获奖。2009年初,邵帅面临初中关键期的时候,母亲突发白血病。中考后,他没有去新学校报到,而是让爷爷替他请了一年假,去北京照顾妈妈。在北京的日日夜夜,他每天给母亲端茶送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邵丹需要骨髓移植,邵帅立即要求医生捐献自己的骨髓。医生和护士对乔治·w·邵帅的勇气印象深刻。2010年2月24日,医院为母亲成功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原本血晕的邵帅,每天抽血的时候都勇敢的坚持着,没有流一滴眼泪,没有退缩。出院后,邵帅早早起床,每天坐公交车奔波在香山暂住地和医院之间,给妈妈送饭。邵帅的奶奶说,邵帅以前怕黑,晚上从来不敢一个人在外面走,现在完全不怕了。2011,1,邵帅光荣加入* * *青年团,被评为全国十大孝子、全国十大教育人物、江苏省十大道德模范。2010年6月,作为徐州80万少年儿童的唯一代表,出席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代表大会。

闵,女,年龄13,金湖外国语学校二年级八班学生。当闵郑弘6岁时,他的父亲患了癌症,他的母亲死于饮用农药。不久,父亲去世,小郑弘成了孤儿。在邻居的照顾下,小郑弘用她稚嫩的小手一日三餐。小郑弘一入学就表现出学习的天赋,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名。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学校不仅免除了她的所有学杂费,还让她免费住在校园里。她利用住校的条件,组织贫困学生课余学习。2008年被团市委授予“江苏省十佳少先队员”荣誉称号,2009年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2010进入金湖外国语学校。她每天坚持学习到深夜,成绩在年级前列。多次被学校、省市授予荣誉称号。小郑弘深谙“滴水之恩,报之以泉”她帮助绿源的同学值日,帮助宿舍的小姐姐梳头,组织同学捐款帮助困难儿童。每天早上,她都要组织同学晨读。离学校500米处有一家养老院,小郑弘是那里的常客。早上早起后,她溜进敬老院给孤寡老人梳头、叠被子、整理东西。晚上放学后,她去给老人们讲故事。老人们高兴地称她为“养老院的小天使”。

张牛,女,年龄14,铜山区大许镇泰山中学九年级三班学生。张牛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组织能力,把留守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学习、活动,和他们一起健康成长,这也让在外打工的亲人很安心。张牛身边的邻居亲戚很多都外出打工,很多留守儿童缺乏教育,有的在社会上混“小混混”,有的沉迷网络彻夜不归,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误入歧途,有的发生安全事故令人堪忧。张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决定开一家“趣味书店”。她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于是,他们家成了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心。张牛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学习用品,书籍,玩具等。,并成立了学习图书馆和学习互助小组。周末来了,孩子们聚集在张牛家。在张牛的指导下,他们一起做作业,一起看书,一起玩游戏。为了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张牛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厚厚的一份,记录着孩子的姓名、性别、年龄、爱好、缺点、优点、父母的工作地点和联系电话,定期、及时向叔叔阿姨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她家的电话和电脑也成了留守儿童父母的家庭热线,亲戚们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与孩子聊天。张牛的做法得到了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热烈赞扬。2011年5月,获得第二届徐州市美德少年称号,今年6月参加全省“十大自强女孩”评选。

张昌轩,男,年龄12,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6 (8)班学生。张长轩立志做一名环保卫士,源于科幻电影《后天》带来的震撼。他向班主任建议,全班一起看电影,一起讨论。在中队会上,他们用旧衣服做环保袋,把空罐子做成花瓶,还讨论了很多节约的小技巧。他带领队友参加南通“小手”比赛,获得团体特等奖。参加省“金钥匙”科学知识竞赛,获特等奖。家人也在张长轩的要求和监督下加入了环保志愿者的行列。乡下的奶奶想建一个浴室。他发现污水管会直通池塘,一次次求她重修。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奶奶的上下水分流改造工程建好了,张长轩高兴地拿出压岁钱支持。他是小区里有名的节水小卫士。一个家庭的太阳能热水器经常喷水很猛。他知道这是因为没有安装自动放水控制器,于是向那户人家提出了安装控制器的建议。户主被他的坚持所感动,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假期里,张长轩骑自行车去了几个村子,调查了河流污染,写了一篇小论文《清澈的池塘,美丽的家园》,寄给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引起他们的兴趣。2010-10应邀出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世界儿童环境大会”。

李能达,男,年龄12,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6 (7)班学生。母亲因小儿麻痹症致残,父亲因抑郁症丧失劳动能力。李能达和离异的母亲过着艰难的生活。在重重困难下,小个子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和家人的生活重担,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2007年,李能达的父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意离婚,父亲由爷爷奶奶照顾,而李能达由母亲抚养。在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他用力所能及的点点滴滴温暖了母亲的心,重新点燃了她对生活的希望。从懂事开始,李能达坚持做自己的事,大人抢着做事。他几乎做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家里下水道堵了,他想尽办法自己疏通。需要换气,他费劲地拖着一个五六十斤的钢瓶,熟练地换着。炎热的夏夜,40多平米的房子里,热得睡不着觉。李能·达伦家唯一的电风扇对着妈妈吹,但他的衣服一次次被汗水浸湿...更让他妈妈欣慰的是,李能达在学校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他的《流浪惠山》《我做再生纸》等文章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的画作也多次获奖,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李能达说:“学习成绩好也是对妈妈最好的回报。”

吴涵,男,16岁,盐城市第一中学高二八班学生。2月118日晚,吴汉先生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手提包,里面有近万元现金和一张银行卡,里面有65438万余元的存款。当晚,吴汉和母亲根据包里的电话簿试图联系失主,并报了警。直到晚上12点以后,母子俩打了10多个电话,都没有联系到失主。第二天,吴涵的父亲根据两张身份证和购物卡,通过派出所联系到了失主姚一华。原件归还时,失主提出8000元作为报酬,被吴寒婉言谢绝。2月21日,姚一华给学校发了感谢信,吴晗未能收钱的消息不胫而走。盐都区文明委当即授予吴涵“美德少年”荣誉称号,并向美德基金奖励2000元。但他把现金转到了学校的阳光基金项目,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评论我身边的好人”活动于2011年4月揭晓了“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吴寒因其展现诚信本色的事迹入选“诚实守信好人”。面对记者的采访,吴寒说,“诚实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果你不把你得到的钱给别人,留着你自己的花。你花的不是钱而是自己的良心,你的心一辈子都不靠谱。”吴晗的先进事迹传开后,师生们都有这样的认识:他这样做只是“正常举动”,因为吴晗一直是一个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别人的好学生。

李,女,12岁,南京市瑞金路小学6 (3)班学生。李是一位乐观向上,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谦虚的同学。无论谁在学习上有困难,她都热心帮助。工作上严格负责,当了两年大队长,积极创新的完成辅导员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她活泼开朗,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称赞她“乐于助人,谦虚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六年来,每年都获得“三好学生”称号,2008年至2011年连续获得“白下区三好学生”称号。李热心公益事业。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她组织同学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自己设计宣传单,制作了1000多份,在学校门口、社区、街道发放给路人。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举办的“童心红丝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中,获得个人优秀奖。每年寒暑假,李都积极组织朋友参加雏鹰假期团队的活动。他们的雏鹰假期队被评为市区优秀雏鹰假期队,她个人被评为“白下区暑假道德实践先进个人”。在扬子晚报组织的爱心年夜饭中,她主动和一个家境贫寒的同学结对,主动提出帮助。她每个新年假期都去对方家里拜访。因此,2011,李被扬子晚报评为寒冬最美“爱心小记者”。

陈,女,11岁,无锡市阳明中心小学学生。她是学校的“著名主持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是她组织的。她是一个热衷公益的爱心小使者。陈有一个大纸箱,专门用来放“旧瓶旧罐”和“旧书报”。经过一定的积累和出售,她有了“爱心基金”,捐款资助灾区、贫困山区的孩子和患白血病的孩子。她是一个著名养老院的“好孩子”。每年重阳节前夕,她和队员们都会给老人们送上自己的春联、用零花钱买的水果、自己制作的贺卡和精彩的节目。她是领养弗莱的“老代表”。从2009年第一届太湖鱼节开始,每年她都建议学生捐压岁钱认养鱼苗。在她的倡议下,全校师生都加入了保护母亲湖的行列。她是骆驼家族的“老朋友”。学校在无锡动物园领养了三只骆驼。她和她的同学给骆驼起了名字,并利用假期喂养它们。在无锡动物园?在太湖欢乐园的开园仪式上,她作为队员代表做了发言。她是手拉手寻访活动中的“领头雁”,带领队员以“小记者团”的形式探访不同时期的老少先队员。无锡新四军军史研究会会长沈中兴爷爷、革命老战士吴成爷爷、无锡市工商局的冯巩爷爷都曾被她采访过。陈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好学生、好公民、好孩子。

山野,女,9岁,大丰市小海镇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山野的父母是教师,她为她准备了电脑、古筝、篮球等文体器材。山野还把父母给的零花钱存起来,去书店买儿童书籍。“怎么和孩子分享这些好东西?”去年春节后,小海镇江北村小组的干部找到了单叶父母,希望以单叶家庭为阵地,建立一个青少年校外辅导站。听说辅导站建好了,会有很多孩子来他们家学习活动,山野一下子就乐了。她恳求父母尽快把辅导站建好,并郑重向父母承诺,她会做好帮手,自己打扫卫生收拾一切。今年暑假,小海镇唯一的校外辅导站开始运营。第一次活动,聚集了10多名小朋友。原来,山野已经悄悄地在他的同学中做了宣传和邀请。在辅导站的运作过程中,山野真正实现了他的承诺。她帮妈妈分发书籍,引导大家一起阅读;帮爸爸分发装备,指导朋友正确使用;组织比赛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小裁判。每次活动结束,他们都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赶去打扫“战场”。这是一个喜欢分享的小女孩。当然,她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比如热爱劳动,总是在班级干净的时候挑最脏最重的活干;爱运动,练过五步拳和少年拳,现在在学太极拳和乒乓球;热爱学习,曾在学校“阅读经典”、盐城“小哥白尼杯”科学素养展览等活动中获奖...

周,女,13岁,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学生。由于3岁的弟弟患了急性白血病,刚上初中的周承担起了家务,以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整天愁眉苦脸,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周然用努力学习的优异成绩安慰父母并奖励他们。2011年6月,经检查,周然与弟弟骨髓配型成功,8月底进行干细胞移植。移植前后,周先是因注射过敏晕倒,插管疼痛难忍。然后他提取干细胞,感觉全身疼痛。周还记得插管那天的情景。医生先捏了一下他脖子上的皮肤,然后一阵刺痛,是麻药注射。当管子第一次被插入时,他能感觉到他的脖子快要爆炸了。周咬紧牙关,竭力忍住眼泪。随着麻醉剂开始生效,疼痛慢慢消失,但他仍然可以清楚地听到医生努力将管子插入。当他从手术台上爬起来的时候,周然才发现床单已经被他弄皱了,衣服的背面也全被鲜血染红了。在学校,周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期中和期末考试多次进入年级前100,受到学校表彰。其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各级书法比赛金奖;在刚刚结束的宿迁教育系统“迎园博会,做文明学生”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第四名(二等奖)。

居正,男,14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级中学初二学生。居正的家乡在山东济宁。九年前,父母来到吴江,定居在一艘水泥船上,靠打鱼为生。他们每天凌晨3点出门,晚上8、9点才能回家。居正放学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饭。他的父母对他说:“你明天要靠自己努力。”居正每次上课总是认真听讲,善于在学习中不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第一次参加全国作文大赛,得了二等奖。至今已在各类比赛中赢回50多个奖项。二年级的暑假,居正对小提琴产生了兴趣,但每小时100元的学费让爸爸妈妈很为难。辗转反侧一夜,爸爸妈妈咬紧牙关,买了一把小提琴。居正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拉小提琴成了他每天晚饭后必不可少的运动。如今,他拉小提琴有条不紊,周末还能帮同学拉小提琴。5438年6月+2009年2月,居正发明的插电式电热水壶获得2009年江苏省青少年创造发明大赛一等奖,获得吴江市第四届科技创新市长奖。这个小发明也来源于他平时做家务时的灵感。居正是一个普通而幸运的孩子,贫穷的家庭让他更加独立,也格外坚强。2010苏州新市民的孩子居正获得“苏州市少先队形象代表——周舟”荣誉称号。2011年5月获江苏省“四好少年”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