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伊与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三种音乐教学法中的比较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创立的。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主张元素音乐思想。他认为,元素音乐不只是单一的音乐,而是集音乐、舞蹈、语言于一体的整体艺术。通过这些整体的艺术活动,再加上鼓、木杵、木块、钟,孩子们学会了音乐结构,学会了如何保持同一个节拍。这种方式是一种团队体验。孩子们通过唱歌、游戏、押韵和跳舞学习参与团队工作。在这一点上,柯达伊和奥尔夫惊人地一致,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育人和培养人才才是目的。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每个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原生态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

柯达伊追求“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目标。这个教育目标是基于他对音乐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认识。他认为音乐与人类生活本身密切相关。人们离不开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整的人生。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受众就是培养一个社会。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以他们的内容和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是,在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上,他们都站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高度,道出了音乐教育的本质。这也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坚定不移坚持的方向。柯达伊认为,创造力实际上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潜力,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方法,这种能力是可以挖掘的。他强调,只有在民族民间音乐基础上创作的作品,才具有世界性的魅力。柯达伊体系的教学实践主要抓住了创造力培养的两个环节:民族音乐音调的感性积累和音乐结构的初步感知与实际运用。并且在练习中,让孩子为自己熟悉的歌曲即兴编曲子。

奥尔夫体系中最突出和最重要的一项是即兴创作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创作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最直接的情感表达形式。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歌唱练习,发展儿童的音乐经验,并试图通过即兴创作来创造音乐。

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但都强调音乐教育要重视创作过程的影响和审美体验带来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区别。音乐创作活动没有对错,但能让他们体验到发现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表达自己的原创性和个性,丰富自己的阅历。在创造性活动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能够自由表达自我、充分宣泄情绪的儿童,容易摆脱心理紧张,获得情绪自由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将给他们带来终身的幸福、自信和成功。这也是从柯达伊和奥尔夫的音乐创作活动中得到的最有价值的启示。柯达伊最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他和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巴托克一起做了大量的工作,收集了民间音乐资料。从那以后,柯达伊教育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把这些优秀的作品交给孩子们。柯达伊还强调音乐教育首先要牢牢立足于民族音乐,这是柯达伊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同时,柯达伊还重视对世界其他民族音乐的广泛研究。他强调民族音乐是基础和起点,这不是狭隘封闭的,而是其基础如果首先植根于民族音乐的土壤,就会在更广阔的领域接受人类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柯达伊一直将音乐教育定位为一种文化,并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具有文化发展的使命。

奥尔夫的元素思想使音乐真正回归到对人性的追求。奥尔夫的家乡是德国,所以很多教学活动都是以他的家乡语言、童谣、谚语、民间歌舞为素材。他提议每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应该采用这种方法。看来两人都很重视民乐的运用。他们的教育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高标准的教育、艺术和美学。但是也有显著的差异:

奥尔夫体系并不严格要求教师按照规定的教学进度和固定的教材进行教学。他强调教育教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认为每个国家、民族、地区的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奥尔夫体系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教学。因此,奥尔夫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素质。

在国家的支持下,柯达伊系统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全面贯彻了柯达伊的教育改革思想。通过系统全面的音乐教育,匈牙利在几十年间跃居世界音乐教育的先进行列。拥有大量高质量的教材和严格的艺术标准。柯达伊也强调教师的培养,但与奥尔夫不同,柯达伊的体系是由大量高水平的音乐教科书支撑的。从现实情况来看,对儿童实施有特色的音乐教育,建设教材显得尤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