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现在我班的学生都觉得很无聊,很厌学。我该怎么办?

厌学是指学生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和冷漠,客观上表现得很明显的行为。

除了学校教育要求高而严、压力过大、学习生活单调、教学方法枯燥、内容枯燥无味等客观因素导致难以适应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外,学习失败形成的学习无力感是重要原因,导致丧失信心和兴趣,进而消极逃避和自我放弃。严重发展会导致旷课。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倦和冷漠,表现在行为上。具体会表现为认为读书无用,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活动。

轻学习、厌学的孩子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不得不上学。如果在学校的学习状态是消极的,学习效率低,人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多愁善感,容易生气,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对什么都不开心,对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厌烦,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有甚者,当他觉得自己学不下去了,当他觉得上学和学习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的时候,他可能会从心底里对上学和学习产生厌恶,最终可能会选择辍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厌学的好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

案例一:小啊,女,高二学生。小啊是一个热爱阅读、渴望学习的孩子。他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重点学校读书。他的父母对他学习的管教是广泛的,没有太大的压力。但有一天她突然一本正经地告诉父母,她想退学。家长以为孩子只是在说学习压力大。没想到孩子从第二天开始真的不上学了。无论家长怎么说,老师都不肯去学校。第二天一早,父亲催促小啊去上学。我父亲从来没有打过这个孩子,但他一直在打她,但小啊仍然无动于衷。后来和小啊交流的时候,她说她当时只是想睡觉,她爸爸突然觉得孩子真苦!

案例二:小B,男,初二学生。小B在班里的成绩一直都在前几名。突然有一天,他得了小感冒,没去上学。这次“感冒”拖了两个月,他父母不肯去。小B告诉妈妈,他不喜欢学校和他的班级。

案例三:小C,女,初二学生。初中以后,小C一开始写不完作业,后来上课连作业都写不完。小C说他上课总是走神,一节课能走神四五次。但是,她能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及时调整。从初二开始,她发现学习越来越没用,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案例四:小D,男,高一学生。小D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发言,被数学老师扔了粉笔头。据他父母说,他是后来被推下去的。从那以后,孩子再也不想上学了。虽然数学老师来道歉,但是孩子不肯原谅他。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厌学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是家长和老师最不能接受的事实。以上案例比较典型,可能不具有普遍性,但厌学确实已经像电脑病毒一样,让很多孩子“跑”得无常,甚至“开始”了。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所对济南市两所初中的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2.6%的人感到学习压力大,42.8%的人感到考试紧张,15.8%的人不适应学校生活,16.7%的人不理解父母考试成绩差,36%的人感到学习厌烦,65433的人感到生活厌烦。

人格发展不完善是厌学的诱因。

在了解上述案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厌学情绪强烈的学生,其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习压力大。在心理医生一次又一次的指导下,与这些学生深入交流后,厌学的原因一一呈现,让老师和家长大吃一惊。

小B不喜欢上学有复杂的原因。他曾经被学校的“小团伙”敲诈过。虽然曾经向学校举报过,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不了了之。另外,他在青春期的时候暗恋过班上的一个女生,但是被拒绝了。班里几个同学都知道这件事,他觉得同学们经常议论他,指指点点,孤立他。

小C从小就练琴。为了让她好好练琴,工资不高的妈妈倾其所有,前后买了两台钢琴,请了最好的老师,工作之余几乎一直陪着她练琴。老师说小C很有音乐天赋。小c已经通过了钢琴八级考试。然而,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她患上了抽动障碍,不得不放弃钢琴。到现在为止,她都不会碰钢琴。她说起这件事就流泪,觉得对不起妈妈的悉心栽培。这个结也影响了她的学习。她对自己要求很高。当她达不到目标的时候,她会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自己。她觉得自己承受不了父母这么大的希望,没有出路,导致压力越来越大,厌学。

小D在与专家深入交流后承认,老师不仅推了他,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扇了他耳光,让他觉得很丢脸,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抬不起头。其实这个数学老师很重视小D,把他培养成奥赛的小种子,经常给他“小灶”。然而,在这件事之后,小D讨厌数学老师,甚至说了一些关于杀老师的恶意的话。老师肯定是做错了,但是小D在老师来道歉之后也没有原谅老师的意思,对老师也没有一点包容。专家指出,除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许多学生的人际交往恐惧症也是厌学的重要原因。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得很不和谐,不敢和同学交流,在学校也不开心,长此以往,对学习失去兴趣。另外,班级氛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班风不好的班级,厌学的学生往往更多。

培养孩子完美的人格是基础。

专家表示,从常见的情况来看,学生厌学的原因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我们的孩子忍耐力越来越差,抗挫折能力弱,但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越来越高。孩子们宁愿躲在家里的蛋壳里,也不愿去上学。第二,目前我们的教育是符合成绩的,缺乏一个综合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没有正确及时的引导,对孩子的生活能力、责任感、健全人格的教育极其缺乏。只有当我们的学习出现问题时,我们才觉得有问题。第三,很多孩子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厌学。因为孩子的生活比较单调,没有什么快乐的体验,所以重点放在这一点上。

针对紧张的师生关系,专家指出,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一旦发现学生家庭压力过大,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家庭工作,适当减压。

据调查,90%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和培养,却忽视了孩子良好的性格,即情商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经常接触的一些孩子中,有很多在小学时很优秀,但是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就逐渐厌恶学习,变得任性自私。这样的孩子即使能考上硕士、博士,但他的性格缺陷,比如完全不考虑别人,抗挫折能力差,最终也会严重影响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今年的几起博士生自杀案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排名,对学生进行恶劣的惩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除了应该改革的应试教育方式,教师还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问他喜欢什么。其实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让他去学习的。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比如他想玩,就问他玩什么。如果他回答不想上幼儿园,那就问他不上幼儿园想去哪里。如果他回答说他想呆在家里,那最好,因为呆在家里是最无聊的事情,但是他还没有意识到你把她关在家里几天,然后问他喜欢什么,让他耗尽所有的智商。他想不出自己在做什么,兴趣会慢慢转移到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其实就目前来说,幼儿园的课很多,也不多,但关键不在于你的孩子学了什么。而是它是否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与人沟通,这关系到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在这方面,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的。这个东西只能自己慢慢接触琢磨。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如果他掌握了方法,出发点和他有没有是一样的。如果将来他不是科学家,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那就没完没了了。说白了,他知道方法,什么都会学的很快。方法是什么,很少有人掌握,所以只要孩子诚实善良公正。剩下的就让他去做吧,说不定他能比你强,比你更懂方法。至少可以说,他也是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