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十大特点

微课只教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和众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似乎不够系统全面,很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群体,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一门微课本身还是要有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还是要全面。微课的特点是:

1.主持人讲课。主持人可以出现在镜头里,在声音之外说话。

2.流媒体可播放性。可以播放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的流媒体。

3.授课时间短。5-10分钟为宜,最少1-2分钟,最多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一科目的知识点或技能。

5.资源容量小。适合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的教学设计。完整细致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具体、典型的案例式教学场景。

8.自学为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生产简单实用。多种方式和设备制作,以实用性为目的。

10.支持相关材料。微课需要相关的练习、资源和评价方式。

第三,微课的分类

1,按课堂教学方式分类。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教学方法的分类和总结,同时为了便于一线教师了解微课的分类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微课分为11类,分别是讲课、问答、启发、讨论、演示、实践、实验、表演、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表1按常用教学划分的微课分类及适用范围

学习方法微课

该类型的应用范围基于语言传递信息的方法。教学课适合教师用口头语言(如描述情境、描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明规律)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是中小学最常见、最主要的微课类型。谈话法

问答法适用于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验知识。启发式适合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方式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讨论课适合全班或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互相讨论,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以直接感知为主要方法的演示课,适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或做演示实验,或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对所教知识进行讲解和确认。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方法实践课,适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有意识的控制和纠正,反复完成一定的动作或活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特别适合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术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实验方法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使实验对象发生某种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自然知识的教学中,实验微课比较常见。以欣赏活动、表演方法、表演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适合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性的模仿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增进审美感受,提高学习兴趣。一般可分为教师示范表演和学生自我表演两种。引导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方法适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来实现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策略。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是一种适合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测或假设,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从而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发展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与教学、合作探究等。),而且它的分类也不是唯一的,所以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的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根据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过程)来分类。

微课的类型可以分为课前复习、新课导入、知识理解、练习巩固、总结拓展。其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讲座课、班会课、实践课、活动课等等。

第四,开发区域微课资源

1.内容规划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对微课建设内容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流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无序开发。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组织教研人员和一线学科专家,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确定各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征求意见后统一发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发。

2.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是区域微课资源建设、享用和应用的基础,必须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开发。平台的功能应满足微课资源的日常“建设和管理”,并增加方便用户“申请和学习”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研究“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程开发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包括“收集评估”(针对教师)和“项目开发”(针对学校和机构)。总的来说,区域微课资源的建设要经过宣传、技术培训、课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处理、网上提交、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以保证其质量。

4.通信应用

交流和应用是微课建设的终极目标。通过集中展示、专家评审和* * *分享交流等方式,向师生推荐和展示优秀获奖微课;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讨论等活动,推动形成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在线教研新模式。

五、教育部关于申报微课和翻转课堂课题的研究

为深入贯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促进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定于2007年9月1、201、201、8月31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具体研究和组织工作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承担。课题研究将坚持* * *建设* * *享受、引领示范的原则,通过专家指导、专题研讨、观摩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开展课题研究。请各单位认真组织,积极申报。科目资料详见附件或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网。

六、教育部在中小学开展第二届全国优秀微课征集活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推广各地区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享受,在总结上次活动优秀成果后,再次, 我们携手北大未名集团于2065年10月20日起开展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优秀微课征集活动+015+12,31。 本次活动将邀请国内教育信息技术和微课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各地组织培训和交流研讨。同时,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主办方将对征集到的微课进行评审和展示,并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证书。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精心准备。

详见附件或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网。

七、微课的区域实践效果及应用前景

2010,11 10月,佛山市教育局开展中小学新课程首届优秀微课征集评选活动。各级学校和教师对这种新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了1700余条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充分展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课程整合能力、扎实的教学基础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全市微课平台(图4)开播不到两个月,访问量突破1.5万,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成为第三届(2011)“佛山教育博览会”的一大亮点,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等多家媒体,

在web2.0时代,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将会像很多社交工具(如博客、微博、脸书、优酷、土豆等)一样,拥有非常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目前广泛使用的。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将创新传统的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课和评价模式,教师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微课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不同学科知识点的选择性学习,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和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