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

1,两桶油,重量比为7: 3。如果从大桶里拿出12kg倒入小桶里,两桶油正好相等。这两桶油有多少油?

12/2*10=60(公斤)

7+3=10

60/10*7=42(公斤)

60/10*3=18(公斤)

a:桶里有42公斤油。

小桶里有18公斤油。

2、一桶汽油,桶的重量是油的8%,倒出48公斤后,油的重量相当于原来的一半,原来的油有多少公斤?

48/(1-8%*0.5)

=48/96%

=50公斤

回答:原油50公斤。

* =乘法符号

/=除法符号

回应者:反叛精灵之家-魔法学徒1级2-4 17:50

查看用户评论(3)>& gt

评估已关闭,目前有2个评估。

好的

50% (1)不好

50% (1)

相关内容

?六年级奥数题

?五年级奥数题。

?帮我算一下这道六年级奥数题。

?六年级奥数题

?谁有三年级的奥数题?

更多相关问题> & gt

查同题:六年级奥数题

其他答案*** 1

中国剩余定理”及其应用:(可以学习和考别人)

你为什么这么做?因为70是5和7的公倍数,除以3就是1。21是3和7的公倍数,除以5,余数是1。15是3和5的公倍数,除以7,余数是1。(任何一次同余组,只要按此规律求出关键数字,都不难求解。)把70,21,15这三个数分别乘以它们的余数,然后把三个乘积加起来就是233,符合题意,但不是最小的,105是3,5,7的最小公倍数。去掉105的倍数,剩下的差就是最小的答案。

用押韵解题容易记,但有其局限性。只能被3,5,7这三个数除,不可能被其他数除。后来中国数学家又研究了这个问题,用上面的分析方法来回答。

例1:一个数除以3是1,除以4是2,除以5是4。最小的数字是多少?

问题中的数字3、4和5是成对互质的。

那么[4,5]= 20;〔3,5〕=15;〔3,4〕=12;〔3,4,5〕=60。

为了将20除以3得到1,使用20×2 = 40;

用15除以4得到1,用15×3 = 45;

用12除以5得到1,用12×3=36。

那么,40× 1+45× 2+36× 4 = 274,

因为,274 >;60,所以,274-60× 4 = 34,这是求的数。

例2:一个数被3除,4被7除,5被8除,最小的数是多少?

问题中的3,7,8是成对互质的。

那么[7,8]= 56;〔3,8〕=24;〔3,7〕=21;〔3,7,8〕=168。

为了将56除以3得到1,用56×2 = 112;

用24除以7得到1,用24×5=120。

用21除以8得到1,用21×5 = 105;

那么112×2+120×4+105×5 = 1229,

因为,1229 >;168因此,1229-168× 7 = 53,这是求的数。

例3:用一个数除以5+4、8+3、11+2,求满足条件的最小自然数。

问题中的数字5,8,11是成对互质的。

那么[8,11]= 88;〔5,11〕=55;〔5,8〕=40;〔5,8,11〕=440。

为了将88除以5得到1,用88×2 = 176;

55除以8得1,55×7 = 385;

40除以11,用40×8=320。

那么,176× 4+385× 3+320× 2 = 2499,

因为,2499 >;440,所以,2499-440× 5 = 299,是求的数。

例4:某年级有一个同学,每九个人一排五个学生,每七个人一排1个学生,每五个人一排两个学生。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学生?(幸福123老师的提问)

问题中的数字9、7和5是成对互质的。

那么[7,5]= 35;〔9,5〕=45;〔9,7〕=63;〔9,7,5〕=315。

为了将35除以9得到1,用35×8 = 280;

45除以7得1,45×5 = 225;

用63除以5得到1,用63×2=126。

那么,280×5+225×1+126×2 = 1877,

因为,1877 >;315因此,1877-315× 5 = 302,这是求的数。

例5:某年级有一个同学,每9个人一排有6个人,每7个人一排有2个人,每5个人一排有3个人。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人?(林泽老师的题目)

问题中的数字9、7和5是成对互质的。

那么[7,5]= 35;〔9,5〕=45;〔9,7〕=63;〔9,7,5〕=315。

为了将35除以9得到1,用35×8 = 280;

45除以7得1,45×5 = 225;

用63除以5得到1,用63×2=126。

那么,280× 6+225× 2+126× 3 = 2508,

因为,2508 >;315,所以,2508-315× 7 = 303,是求的数。

(例5和例4的除数相同,所以每个余数要乘以的“数”也相同,只是差的是最后两步。)

“中国剩余定理”简介:

《孙子兵法·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事不明,三三数剩二,五五数剩三,七七数剩二。问事物的几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一批货,三个两个以上,五个三个以上,七个两个以上。问一下这一批有几件。”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叫做“孙子问题”、“鬼谷计算”、“分区计算”、“韩信点兵”等等。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明代数学家程大伟将此解编成四首歌:

三个人都是七十(70)瘦,

五棵树上的二十一(21)枝梅花,

七子团聚正月(15),

除以105 (105)。

押韵的每一句都是一步到位的解法:第一句是指把余数除以3乘以70;第二句意思是余数除以5乘以21;第三句意思是余数除以7乘以15;第四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上面三个乘积之和超过105,减去105的倍数得到答案。即:

70×2+21×3+15×2-105×2=23

《孙子算经》中“不知物之数”的题目虽然开创了同余研究的先河,但由于题目比较简单,即使试猜也能得到,所以还没有上升到一整套计算程序和理论的高度。南宋数学家秦从一套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上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秦在公元1247年撰写的《数书九章》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数学方法“大绕法求术”,系统地论述了一次同余组解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

一个同余问题的研究成果从《孙子兵法》的数学经典到秦的数学著作《九章》,在19世纪中叶开始受到西方数学界的关注。1852年,英国传教士向欧洲介绍了《孙子兵法·计算经》和秦的《求一技之长》中的“不知数事”话题。1876年,德国人Mattison指出,中国的解法与19世纪高斯的算术查询中第一同余组的解法完全一致。此后,中国对古代数学的创造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被正式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还有一些测试问题

六年级奥数试题

(针对每个问题写出详细的解决过程)

1.三个数之和是555。这三个数分别能被3、5、7整除,厂商也是一样的。找出这三个数字。

2.已知A是自然数,是15的倍数,里面只有两种数字:0和8。A的最小数量是多少?

3.将自然数排列成下列数组:

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