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丝绸在国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而丝绸作为一种材料,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丝绸美化和滋养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华丽柔软的绸缎,装饰着男女老少的衣服,家庭中的床上用品,厅堂寺庙等公共场所,古籍书法等学习用的文具。甚至小到手帕和钱包,都能发现丝绸的痕迹。另一方面,蚕桑丝织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特别是南方农村经济的主要依靠,也是国家最重要的财政和外贸收入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丝绸除了与这些表面的穿着价值和经济价值密切相关外,还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一、丝绸与语言和文学

在已发现的甲骨文中,以“逵”为部首的有100多处。许慎《说文解字》中有260个字在“字”旁,75个字在“巾”旁,120多个字在“衣”旁,都与丝织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以“子”为部首的文字中,纺织丝绸业有缫丝、演绎、经、纬、绘、织、综、统、纪、纺、绝、续、稀、暧昧、辫、结、练、绣等。纺织品的颜色有绿色、浅绿、缇、紫、红、丝、绢、丝、绢等,服装辅料有流苏、绅、丝、团、新纽扣、尼龙、边、丝、绢等。其中,丝绸工艺和服装占主要地位,约占50%;丝绸品种次之,约占35%;面料色名占30%左右;其他字符约占15%。

到了南北朝时期,源于纺织丝绸的文字进一步增多。谷亮·王业的玉器中有七件与“逵”有关的* * * 400余字。而在宋代玉器中,“夔”字有459个,“巾”字有172个,“衣”字有294个。到清代,《康熙字典》“词”约有830个字,比宋代多了很多。这说明中国语言和丝绸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来源于丝绸纺织品的复合词和成语,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民族的语言,增强了表现力,如“合成”、“延续”、“线索”、“约束”、“编辑”、“组织”、“组织”、“联系”、“连续”、“跨天跨纬”、“连续”。其中“自缠”原指蚕吐丝结茧的一个过程,后指自缠自封;《心口绣》、《锦绣河山》、《锦上添花》都是用丝织物的美来形容其他事物的美;“经纬度”是指经纬度相交形成整个世界,今天地理学中使用的“经度”和“纬度”由此而来;“织”的本义是织物的经纬交织结构,后指各种人工组合;“机制”是织布机的结构,后来指所有的机械和组织结构;“合成”原本是指许多丝线通过综眼有序地聚集在一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指蓝草染料染色后能得到比草色更深的颜色,用来形容年轻一代超越了老一代;“近水楼台先得月,近墨者黑”是对一个染工整天被染料污染的形象描绘,意思是人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朋友或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有大量专业纺织科技著作,如《蚕书》、《子人遗制》、《天宫吴凯》等。,直接描述丝绸生产,中国古代有大量与丝绸生产有关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是基于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生产状况。由于家庭丝织在古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女性又容易被文人描写,“女织”也就成了作家们的重要题材。这种例子很多。

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有许多关于丝绸生产的描述。著名的“飓风?七月有一首描写蚕桑丝绸生产的诗:“七月火起,八月芦苇满。“蚕、月、桑,取斧叉,以伐远广,为母桑。七月有声,八月载成就。带着神秘,带着黄色。我,朱孔阳,为我的儿子穿衣服。”另一个例子是“潇雅?采青与染草有关:“最后采青不盈利。“送一首歌到局里,然后回到那一亩地。最后采用蓝色,没有利润。会持续五天,但不会持续六天。”到了汉魏六朝时期,仍有大量与丝绸有关的诗歌被记载下来,如汉代的古诗词。上山拔草:“上山拔草,下山见老丈人。我双膝跪下,问我的老丈夫那个新人怎么样了...新人造织,所以人造织。一天织一匹马,织了50多尺。与其吃素,不如做个新人。“编校:古诗五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汉诗,古诗十二卷,中华书局1983。另一个例子是韩乐府写的《尚墨桑》,描述了采桑妇女罗敷的故事。也很有名:“东南角日出,看我秦时楼。秦有个好女儿,自称罗父。罗敷擅长养蚕,在城南角采桑。苔是笼系,桂枝是笼钩。头上有个发髻,耳朵里有个明月。是下面的裙子,紫色的是上面的。《李编校: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乐府古诗词》,中华书局1983。此外,六朝时期的许多诗歌,如《丝之歌》、《采桑度》等,也是关于丝绸生产的。

唐代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高峰,与纺织有关的诗歌比较多。许多著名的诗人都写过这样的诗,如杜甫的《白思行》和李商隐的《春蚕到死都会织》。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王建等人写得最多。白居易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有许多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如《闪光的丝绸》、《红毯》、《诗赋》等。,专注于丝绸生产。其中广为传唱的歌曲《暮光之城》:“暮光之城和暮光之城有什么区别,不像罗琨和万祺?应该是像天台山,四十五尺瀑泉前月。有一些文章很棒,白色的烟火和地上的雪。织衣人,韩,岳西冷女。去年中国大使发表声明,样本从天而降。织如秋雁外云,染如江南春水色。宽裁衬衫袖长裙,金桶烫刀切花纹。异彩奇笔隐,花转边不定。”晚唐诗人王建写了许多反映蚕桑丝织生产的诗歌,如《聚蚕词》、《田家行》、《锦曲》、《易道曲》等。其中《锦歌》描写了四川锦户的生活:“长女为锦户,名在郡家为书。长头呈官,官家之苦闻。花的侧叶与众不同,唯恐秋天丝线枯。红蜻蜓紫软,蝴蝶飞,花儿转。”

宋代以词著称,词中有许多养蚕的描写。苏轼的《浣溪纱》曾描写农村的缫丝生产:“麻叶层层照,一村谁煮茧香,篱笆美。”“衣巾落枣花,车响村南,牛衣卖黄瓜。”辛弃疾《鹧鸪天》有云:“陌上花,柔条刚破芽,东方蚕卵已生。”《粉蝶》中也有云:“昨日春,十三女学绣,一枝一枝,不教花细。很无情,会下雨,会下雨,会刮风。给花园铺上地衣红绉。”都与丝绸生产有关。宋代写得最好的纺织词是无名氏写的《九机》,讲的是一个织锦女子把相思织成花样的故事:“一机。采桑试春装。天气晴朗,温暖而虚弱。桃花枝上,莺声燕语,不肯放人。两台机器。行人马上被耽误。深心没忍住淡淡的吩咐,转身笑了笑,花儿也回了,生怕被人知道。三台机器。吴蚕有老有少。东风宴将停常州园,宫女换舞衣。四台机器。哑声里有浓眉。回到织莲子。花钱容易,烦恼难除,脉脉如丝。五台机器。横条编织了沈浪的诗。中心句是没有人会。不谈悲哀,不谈憔悴。就送相思。六台机器。一切都在玩花。花丛中甚至有两只蝴蝶,停了一天,在窗影里徘徊。一个人看了好久。七台机器。鸳鸯皱着眉头,犹豫不决。我怕被轻割,两地飞,一次留恨,又跟着你。八台机器。回文知道是哪首诗。织成一片苍凉之意。把台词都看完了,累的说不出话来,不忍多想。九台机器。两朵花,两片叶子,两根树枝。自古薄情分,自始至终。扎心。通过一根丝。”

明清时期,小说盛行,小说中对养蚕、丝绸的描写屡见不鲜。这种描写在明代的“三言二拍”中经常可以看到。比如《醒世姻缘传》里写到,江苏盛泽镇有一个叫石符的工匠。原来他是个小机主,每年养几筐蚕。但由于他养蚕缫丝技术好,织出的丝质量好,商家争相加价购买。短短几年间,他加了三四台机器,雇了工人来织。明代的另一部小说《金瓶梅》以经营丝绸店的西门庆为主角,其中丝绸的名称和贸易情况也非常多(图0?4?2)。曹雪芹,江宁织造曹寅的后裔,对丝绸生产和产品有着非凡的理解。因此,他的名著《红楼梦》中也包含了大量对丝纺织品的描写,如锁锦、妆缎、蝉纱、轻烟罗、茧丝、羽纱、缫丝、弹墨、绉、西布、雀金、多罗、丝等。

第二,丝绸与艺术

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书画材料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量的帛书、帛画都是用丝绸制作的。在唐宋之间,丝绸是文人画的主要材料,从唐到宋流传下来的画大多是丝绸复制品。到了明清时期,帛书逐渐减少,纸质书增多,但仍有不少以帛书为题材的书画,称为帛书或帛书。自宋代以来,丝绸也成为字画的装裱材料。宋元时期,丝绸、织锦主要用作装裱材料和裹头,明清时期用织锦装裱书画。因此,丝绸与美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周莹:《论丝绸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丝绸史研究》第2期1985。

在中国历史上,丝绸与艺术的关系更多体现在丝绸生产场景作为常见题材频繁出现在古代艺术作品中。

商代青铜器上已见蚕纹,战国时期出土了许多有采桑场面的铜壶。采桑图反映了当时采桑妇女劳动、恋爱、歌舞、祭祀的场景,十分生动。从汉魏六朝到隋唐,丝绸生产的场面经常出现在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和木画上。特别是山东袁宏道、山东藤县龙羊店、山东嘉祥无量寺、山东肥城西北小汤山郭巨寺、济宁金阳山慈云寺、江苏沛县柳城镇、铜山红楼、江苏泗洪曹庄、四川成都曾家堡等地已发现汉代画像石。他们的题材多是曾妈妈的破机训,图中的机器都是斜织机。赵峰:汉代脚踏织布机修复研究,《文物》第5期,1996。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发现了大量有关采桑、采丝的画像砖。唐代有两部与丝绸生产有关的名著,分别是《夯图》和《累绣图》。画作不仅反映了丝绸精炼、刺绣和缝纫的过程,还反映了当时的丝绸图案。

最著名的反映丝绸生产过程的绘画是南宋初年绘制于乾县凌楼的犁织图。耕织图以当时的农业和丝绸生产为题材,耕织21项,织织24项。其原作呈献给宋高宗,并由翰林画院绘成彩色帛书,收藏于皇宫,成为皇室成员了解蚕织制作的参考和鉴赏。复印件留在家里了。宋元《耕织图》的版本有吴皇后题跋本、梁楷本和白澄本。其中有吴皇后题跋书中的* * *如浴蚕、剪叶、暖籽、刷五儿、采叶、喂身、睡一回、睡二回、暖蚕、睡久、忙采叶、睡为喂大叶、上山巧接、集群、上山、结茧、卧茧、孵蚕蛾、结茧。乾隆年间,有人进入程远的耕织图,这是严格按照宋代的顺序绘制的。乾隆制作了犁织图刻石,藏于颐和园。

明清时期,犁织图的抄本相继问世,尤其是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二月,康熙帝命宫廷画师焦秉贞临摹平面图,绘制成御耕织造图,并亲自作序作诗,在各地刊行,劝农桑。后来雍正、乾隆两朝纷纷效仿,当时仿犁编图十分盛行。一些农业书籍和地方志也印了耕织图,甚至许多石雕、窗棂木雕、瓷画、年画纸钱、砚台上都有耕织图。耕织图的盛行也导致了同类型棉花图的诞生。

丝绸也与其他装饰艺术密切相关。丝绸过去是室内装饰的墙面材料,因此在建筑图案中经常被模仿。青铜器、陶瓷、漆器、金银器等装饰纹样也纷纷效仿丝绸装饰之风,或与丝绸风格相互影响,体现出时代特征。比如从青铜时代中期开始,各种礼器上动物图案的外围和缝隙就被各种小的几何图案填满,如回文、雷纹等,这可能是受几何暗纹织物上动物题材刺绣的影响。宋元以后的图案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织锦图案,有曲水纹、锁甲纹、球纹等小几何图案。作为地面,而以圆环为主题的之字形图案,无疑是来源于丝绸图案设计,出现在瓷器、金属器皿、漆器、建筑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和日用品中。

丝绸与艺术的关系也可以在音乐领域找到。据史料记载,野蚕丝已被用于制作琴弦。由此看来,弦作为中国器乐的主要形式之一,离不开丝,中国古代的器乐也叫“丝竹”。

三。丝绸与宗教礼仪

古代中国是一个有着严格礼仪制度的国家。在古代社会,丝绸面料本身就是贵族和地位的象征,而棉麻面料则是普通人的服饰品。

“田字”的服装无疑是最高档的。“尚书?在《一记》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初加冕礼十二章》的记载:“欲见古人、日月、星辰、山川、龙、华虫之象,相约;宗彝、海藻、火、糯米、比目鱼、糯米、刺绣;将五色涂于五色,奉上。“根据后世的解释,这十二章的意思是:日月星辰,意为照耀光明;龙,能变而取其神意;山,取其性或镇重之意;中国昆虫,野鸡,取其文章之德;宗彝,被称为受人尊敬的祠堂,有老虎和蝎子的形状,这意味着它的勇敢和智慧。藻类、水生植物有文字,还是拿干净;火,取其光;粉米,拿去养;伏,金斧形,意为可斩;其实两个人是对立的,取科目就是化恶为善。周喜宝:《中国服装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第15页。第十二章不同等级可以用不同的量。东汉永平二年(59),决定皇帝以后九年用日月星辰十二章,山龙三章为王公龙三章,汉虫七章。周喜宝:《中国服装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第18页。前十二章没有传下来的图像。现在可以看到最早的十二章是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的漆画屏风中的帝王画像,甘肃敦煌壁画中描绘的帝王形象,但都不完整。实物为定陵出土的明神宗缫丝衣,共有十二章。

龙纹也是皇帝服装中一个特殊的图案主题。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龙纹最迟在辽代被用于皇帝的服饰。到了元朝,五爪龙被专用于皇帝的服装,而较小的三爪龙仍可用于一般场合。从明朝开始就有了五爪龙和四爪蟒的区别,还有飞鱼和斗牛,和龙很像。除了五爪龙,蟒蛇,飞鱼,斗牛都是用来给衣服的。

除了图案,颜色也是区分等级的重要因素。秦朝历史上,祭祀服还是黑色的,西汉还是黄色的,东汉还是红色的。但在汉代,根据季节的不同,服饰颜色也有所不同。及服役记录:五时色为春绿、夏朱、夏黄、秋白、冬黑。紫色一般是供贵人宴饮居住,绿色则常为百姓所奉。唐高祖穿红黄袍时,禁止臣民取红色、黄之色,规定穿紫丝、三品以上丝绸;取猩红丝、斜纹、丝绸五件以上;取黄丝布、杂小丝、梭织和双股为六品以上。唐太宗下令七品穿绿、玳瑁镶巨十花丝,九品穿绿丝布、杂小丝。《旧唐书》卷四十五记载了俞的赋。一般紫、赤、绿、青四种颜色就可以确定官品的等级,这种做法始于隋唐时期。宋代官服的颜色等级与唐代相同,但官服上有织锦图案。第一等用天下之乐,第二等用四套精美锦缎,第三等用黄狮锦,第四等用绿毛细锦,第五等用红锦,其余配派赐窄锦袍,有毛毳、益农、云烟锦、狮子、训鹊、鲍照锦、鲍照锦七种。

明清时期,文武百官用补语来表示等级。洪武二十四年(1391),规定军服的花纹等级为:“公、侯、徐、伯、绣麒麟、白泽。公务员是一等鹤,二等金鸡,三等孔雀,四等云烟,五等白鹭,六等白鹭,七等黄鹂,九等鹌鹑;杂练喜鹊;奉先官;武官有一品,狮二品,三品,虎豹四品,熊五品,六品,虎七品,犀牛八品,海马九品。”《明史》卷六十七《御府志三》。清代的补药有圆补药和方补药两种。圆形滋补品主要是龙和蟒蛇,用于王公贵族。方步是当官用的。其中公务员:一等鹤、二等金雉、三等孔雀、四等鹅、五等银雉、六等白鹭、七等鹌鹑、九等麻雀;武官:独角兽、狮子、豹子、老虎、熊、老虎、犀牛、海马。

除了官服,丝织品的颜色也被用来区分等级和确定礼仪。农、工、商、佛、道、儒也都有自己特定的服饰。

丝绸也广泛用于宗教场合。无论是佛寺还是道观,都总是披着色彩斑斓的丝绸。据洛阳的伽蓝说,宋云和盛辉出使西域时,丝绸之路沿途的佛教院落总是挂满了彩旗,有数以千计。这种封面印有佛像的锦旗当时被称为“绣像”。这种绣像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为“唐卡”。时至今日,西藏和青海的藏传佛教寺院中仍保存着大量的唐卡。

四。丝绸和风俗

中国悠久的丝绸历史也对民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唐代王建的《蚕诗》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些内容:“蚕欲老,箔头满茧。”田野宽阔多风,蒿草未干中庭。蚕急使其悠扬,多年来为你祭桑。但是蓝天不下雨,地上没有苍蝇,底下没有老鼠。新娘拜簇祝茧厚,女洒桃浆,男打鼓。第三天开一个陪衬雪团,先把新茧送给县长。听说村里催我织,我该和谁一起穿?“明清时期,蚕桑名镇杭嘉湖周边的风俗更加丰富多彩。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把丰收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于是进行各种祭祀活动。据史料记载,从3000多年前的周朝开始,朝廷统治者就非常重视祭祀蚕神。历代皇宫里都有蚕坛,供皇后亲蚕时供奉。养蚕前要杀一头牛来祭拜蚕神雷祖,仪式非常隆重。民间也是如此,蚕神崇拜是蚕乡习俗中最重要的活动。除了祭祀雷祖之外,按照当地的习俗,各地都要祭祀蚕神,包括祭祀“蚕母”“蚕皇后花”的,祭祀“蚕三姑”的,祭祀“蚕花五圣”“青衣神”的。人们祭祀蚕神的地方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建有专门的蚕庙和蚕王殿,有的在佛寺的殿宇或所供奉的菩萨旁塑有蚕像,有的蚕农在墙上建有神龛,供奉印有蚕像的“神典”。

养蚕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开始。在浙江湖州,有一次滚蚕花划龙舟的盛会,其实是养蚕前对蚕具的一次精神调整和准备。养蚕前要破除蚕神崇拜,即用各种神灵、符号或其他符咒,赶走一切对蚕有害的鬼怪、病毒、害虫,这也是一种卫生防疫措施。养蚕时,蚕房门口用红纸告知彼此不相往来,称为“关蚕”。蚕睡三次,俗称“火”。这个时候,蚕茧丰收已成定局。蚕农做一种叫做“茧圈”的米粉团子来祭拜蚕神。蚕上山结茧时,蚕农可以开门走动,称为“蚕开门”,亲戚之间也互相赠送猪蹄、鲜鱼、花果、糕点等食物,询问蚕的收成,俗称“看蚕报”,端午节和小满前后,蚕农经常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如湖州称之为“谢蚕花”,德清称之为“吃蚕花”,盛泽有小满戏,所以请戏班演出。

养蚕有很多禁忌。晋代吴本新书中蚕的杂忌有:“不吃湿叶,不吃热叶。蚕生时,忌室内扫尘。避免煎鱼。不要在蚕房里捻烟花纸,把它吹灭。避免左右碰撞。避免敲打门、窗、锤子、箔片和任何有声音的东西。避免在蚕房里哭叫。避免污言秽语和猥亵的话。到了晚上,没有光线射到蚕房的窗户上。满月以下的孕妇不宜做蚕妈妈。蚕妈妈不要经常换衣服,手要长(常)洗干净。忌带酒割桑、喂蚕、提蚕、分蚕之人。蚕长生不老,不要抽烟。不要把刀放在炉子或锡箔上。避免热汤和炉前除尘。避免孕妇和孝子进入家中。避免灼伤皮肤、头发和毛发。忌酒、醋、五香、蟑螂、蟑螂、麝香等物。”文中禁止的是比较科学的,现在蚕乡也有这样的禁忌。贾湖地区也有很多语言禁忌,比如“亮”、“酱”,因为亮蚕、僵蚕是蚕病,等等。

丝绸生产的相关行业也有各自的生产习俗,祭祀各行各业的发明神。比如丝绸业的始祖是黄帝的轩辕,苏州还有个轩辕宫,是苏州丝绸业的始祖。染织业的创始人是晋代的葛洪。葛翁染业石碑出土于杭州风景名胜葛岭抱朴道园附近。杭州印染厂的工人每年都来这里祭拜。刺绣行业的创始人是上海绿翔花园的顾氏家族。虽然姗姗来迟,但也深受苏绣工作者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