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精髓,体现了新阶段的精神和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科书、进课堂、进头脑。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是培育和树立“三个倡导”重要理念的启蒙时期,是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当前,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和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价值观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相互冲击,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和生活。学校尤其是小学作为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如何在小学加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小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无限传播。社会上的一些消极思想对小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思想道德观念尚未形成,仍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启蒙阶段。在小学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深刻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判断是非,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茁壮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上饶小学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在开放、独立、融合的社会背景下,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大量涌入和传播,小学生缺乏自我认同能力,对其价值取向和行为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理解和践行。有些小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长,难以形成统一的精神力量,失去核心力量、战斗力和凝聚力,社会和国家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不良思潮和环境的影响,当代小学生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抵御不良风气和诱惑的能力差,缺乏吃苦和挫折的能力,容易被糖衣炮弹侵蚀;第二,现行教育制度的影响。虽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得到大力提倡和普及,但应试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比较重视基础科目,尤其是影响升学率的科目,对思想品德之类的课程不太重视。以成绩论英雄、以成败论成败、以升学率评优秀的现象依然突出,导致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放松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第三,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的缺失,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容易受到不良社会习惯的影响;第四,小学教育模式是全班模块化教育,学生长期生活学习在一起。一旦部分学生或部分同学受到扭曲的价值观影响,很容易在同学中蔓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 amp& amp& amp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顺应形势,创新方法,充分利用现阶段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高度重视,用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具体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之指导具体实践活动。

第一,加快教育结构和模式的转变。加快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结束历来重视能力而忽视素质的应试教育,从思想品德教育入手,充分调查现阶段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按照价值观形成的科学规律,加快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更新,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日常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变仅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小学教育质量,影响教师评优评职称的现象,倡导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小学教育质量科学评价体系。

二是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将“我的中国梦”等教育活动常态化,寓教于乐,在快乐教育中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推广红领巾志愿服务等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生活幸福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学校和学生整体评价,让学生掌握祖国历史,了解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是结合新技术与时代的特点,发挥学校文化优势,积极推进文化、科技、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校园科技平台为基础,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学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平台和宣传方式。,通过对学生周边、社会热点等现象的分析和理论阐述,深入浅出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重大节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机会,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仪等教育。,努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校园舆情监测引导机制和舆情应急预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素质和道德对小学生三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职前准入和职后管理全过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推进教师公开选拔、创先争优,树立优秀教师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优秀典型在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