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访摘要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有效渠道,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是转化后进生的催化剂。下面是我给你整理的小学家访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家访总结(1)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寒假期间,我在春节前后走访了部分同学。鉴于受访学生都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学生,我们家访的目的是:

1,与家长真诚沟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假期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动员家长监督孩子,让家长认识到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家庭的责任。

3.部分家长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建议。

家访很成功,很有启发,收获很大。相关信息概述如下:

一、家访取得的成绩

I)进一步获得了许多关于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走访学生家中,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环境。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可以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在家里的表现和学习习惯、家长的期望、要求和教育方法,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家长和老师加深了解,增进互信。

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取得的成绩,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解决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困惑,让家长增强信心和责任感。既提高了对学校老师的信任度,又能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更积极地与学校联手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第三,对学生的理解更加全面和立体。

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看不到的东西,也认识了更多个性化、真实的学生。比如我班的王子傲,在学校很安静,但在家里很活泼;另一方面,进入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一些生活经历后,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更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

4)感受到家长对学校老师的热情和支持。

现在学生家长都在三十五左右,高学历。他们能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理解和支持学校开展的家访活动,热情欢迎老师的到来。老师们很受鼓舞。

(5)强烈要求学生寒假学习。

寒假前,通知被家人看望的学生,动员和指导他们的寒假学习。去家访的老师针对学生寒假学习的内容提前备课。通过家访,及时解决了学生的疑问。一方面激励了学生,另一方面鼓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第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经商的多,家庭教育的力量减弱。有些学生是爷爷奶奶教的,有些学生干脆没人管。学生心理放纵,有不良习惯,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

第二,父母渴望他们的孩子成功,他们的女儿成功。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甚至溺爱、纵容,让孩子养成了傲慢任性的心理。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缺乏自信、怕吃苦、缺乏自制力,给学校教育和假期学习带来诸多不利。有些学生早上九点起床;有的同学回家两天了,作业根本没做;有的根本不想学习,经常出去见朋友,到处闲逛。

三是学生双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一致,有的看不清社会形势,给学生错误的引导,与学校的教育努力相冲突,难以配合学校的教育。这直接导致部分学生有借口找,有步骤走,有漏洞钻;对老师的要求和他们说的相反,学生个人言行不一。

三、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家访对老师是责任,是激励,是教育。

这次家访深入到部分学生家庭,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了学生,加强了学校、学生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了解家长的期望和要求,了解学生的性格和想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对以后的工作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家访,我们了解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期望,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责任感。通过家访,感受到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对老师的尊重,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更加努力。通过家访,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及其家庭的困境,收集了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和家长的建议,觉得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深受教育和鞭策。

第二,家访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作为一个大课题来研究。家访的意义在于充分沟通,积极交流,从而促进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但在现实中,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拥有这种内涵,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家访的时间是否合适,家访沟通的内容是否必要,家访中的沟通方式是否恰当,对家访中遇到的问题是否有预期,以便冷静、积极、妥善的处理等等。这些问题我想大家可能都想过,但是家访之前往往不会深究。随着家访的不断推进,我想这些问题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研究成果将越来越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使家访工作最大程度地达到目标。

再次,建议家长与老师保持定期沟通,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提高。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的成长和学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获取、情感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建议家长不仅要严格要求,还要不断鼓励;对孩子的学习、情感教育和劳动教育并重;协调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形成教育合力;要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对症下药,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

四、家访送老师成为我市近年来积极推进的一项教育活动。事实证明,这个活动很受欢迎,也很成功。随着这项活动的开展,将会长期化、制度化。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地做好家访工作,形成家校教育的良性循环,对提高教育质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家访在老师、家长、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让家访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沟通,促进二者和谐发展,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我记得一位老师曾经写过这样一句教学格言:不遗余力地抓住真情,春风化雨为爱。我觉得在这里描述家访最好不过了。家访不是对学生的黑告,也不是对家长的抱怨;家访应该像春风一样。通过家访,父母、孩子和我们自己都可以在春风中沐浴。家访送老师不是简单的套路,而是教育思想和行为的要求和实践。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坚信,沟通从心开始,教育因家访而更精彩。

小学家访总结(二)现在家庭和学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周是我们学校的家访日。通过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大家感触颇深。

一、家访成果

首先,我得到了很多教育资料。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环境、学生性格、在家里的表现、家长的希望、要求和教育方法,并做详细的记录,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解决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困惑,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感和信任感,使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更加自信地与学校携手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第二,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孩子的家长普遍外出打工做生意,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导致部分家长无法参与我们的家访,我们的老师也无法从部分学生那里得到具体的信息反馈。第二,很多孩子日常生活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大部分老人太爱孩子,不适应学校里有条不紊的教育生活。第三,有些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导致学校纪律差,不能值勤,写字姿势不正确,家庭教育中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以后老师很难纠正。

三、家访后的思考

一是全面家访,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了解了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期望,了解了部分学生的家庭情况,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使我们更加热爱学生,更加热爱工作,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要注意面试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为人的职业特点、个人经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都不一样,所以学生家长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家访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三,要学会理解父母的感受。也许一个学生在班上很卑微,但在家里,他就是百分之百的父母,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家访过程中,通过交谈深深体会到父母的期望,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敢懈怠。

第四,要深刻认识家访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获取、能力培养、道德修养、人格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家访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奉献爱心,努力去关心和理解每一个学生。

小学家访总结(三)一个多月的家访终于有了结果,这次家访我有很多感触。

一、明确家访目的,给家长送去真情,给学生送去温暖。

家访的目的是与家长交流信息和意见,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获取、能力培养、道德修养、人格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家长,齐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一年来,我自始至终都和父母保持着联系。用真挚的爱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二、长期家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斯雷尔说:“赞美就像阳光鼓励人类的灵魂,没有它就不能成长和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为老师管教不了他们而向家长“诉苦”,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了一根“棍子”,学生回家难免会遭受唠叨。这样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学生还会迁怒于老师,给班主任接下来的工作制造障碍。如果我家访的对象是后进生,对他们来说就是“雪中送炭”,给他们“温暖”,给贫困生家长更多“好消息”。我用时间去寻找“双差生”的闪光点。一个个“双差生”变了,一次次给家长“报喜”,是后果转化的良药。只有这样,他们娇嫩的心灵之花才能在始终充满阳光的温暖环境中绽放,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三,交流访谈方法,为家访增添新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为人的职业特点、个人经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都不一样,所以学生家长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山唱什么歌”,家访的方式如果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此外,家访时还关注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家庭氛围等情况,随机调整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方式。虽然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很清楚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谨虚心请教,致力于将家访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小学家访总结(4)我从教30年,班主任总是年年任命。总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比较称职的老师。这次课外走访万家,我受益匪浅。作为班主任,单纯依靠自己平时的发现,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性格,所以需要和家长沟通。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可以更好地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性格,了解一些学生不为他人所知的东西,也有利于在以后的学生工作中更好地处理学生问题。我想谈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老师要理解家长,与家长沟通。

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家访真的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融洽。通过沟通,家长对学校工作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和反感,我们的工作也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骄傲。

家访过程中明确了家长,老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交谈了解更多关于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这样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通过家访,可以多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家访,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感觉和老师更亲近。通过家访,学生可以增强自信心,老师的拜访会比单纯的说教感人很多。通过家访,了解到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使孩子在家里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找到孩子不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式,受到家长的欢迎;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过于包办孩子,忽视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老师帮助家长分析这些做法的危害,并建议相应的好做法。

第二,老师要取得家长的信任。

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通常在开学时由班主任进行。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配合。也是班主任和家长讨论如何教育学生的好机会,也是班主任和家长相互理解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家访过程中,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在家长心中产生“没有家长的配合,教育孩子会更加困难”的感觉。让家长产生被重视的心理反应,成长到自觉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同时,在家长面前为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去看望学生是不合适的。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会思考“孩子在学校有没有犯错”。就这样,在父母心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孩子犯错才上门。在我看来,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进行。家访时应采用聊天的方式,在日常交谈中达到应有的效果。不宜太认真,也不宜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去看望。

2.打电话给一些同学汇报自己的进步或荣誉,以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更好地沟通,与家长建立个人感情,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要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家访时,班主任要和家长讨论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削弱家长对孩子的信心,是不可取的。通过彼此坦诚的交流,家长对老师有了更多的信任。家长愿意向老师透露孩子在家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家长愿意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告诉老师,让老师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让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知道家长的优缺点。老师也愿意和家长分享一些平时教育学生的好做法和经验。

第三,让学生愿意和家长老师交流。

1,家访中学会理解。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学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和谐。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等。只有这样,谈话才能切中要害。工作中多提问,尤其是组建新班级的时候。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计划,会不会适应新的班级和环境,学习能不能跟上,兴趣爱好等等。在与家长的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孩子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情况。,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2.老师应该用爱来影响学生。高尔基曾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是世界上除了母爱之外的另一种大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理智与灵魂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主动按照老师指出的方向去做。只有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和期待感,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恋和敬佩的心理,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

3.老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作为老师,爱资优生并不难。爱差生,尤其是“双差生”的不多见。老师爱教育,爱学校,爱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他们应该平等对待学生,不是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好,也不是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行为不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讽里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差生不能算死。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进,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塑造成对社会有益的人。

4.老师应该专心听学生讲课。如果学生和你说话,你必须认真听。即使是一个满腹牢骚和委屈的人,即使是最难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和同情心的听者面前,也往往会被“软化”,变得通情达理。无论多么冲动或者愤怒的一幕,只要你积极倾听,整个气氛就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自由表达压抑的情绪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感到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理解,因此精神得到了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通过坦诚、信任的家访,孩子知道老师和家长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学习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孩子更愿意和家长、老师沟通,愿意做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