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社会事业

民国时期,天宝县政府建设局配备农林技术人员,指导和管理农林技术事务。

解放后,为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德保县人民政府设立了65438至0959研究室。次年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委),主任1人,科技人员1人,由县监委副书记兼任主任。县单位设立科技机构,开展科研活动。

“文革”期间,县科委撤销,1972,县生产指挥部计划队科技人员2名。科技局成立于1973,局长1,技术人员3名。1977增加了两个工人。1978年恢复科委,1主任(由县革委会副主任兼任),1副主任。1981 9月份增加了1个副厂长和几个技术工人。清康熙七年(1668),彭权被判捐建镇安付雪,没有老师。各县学校入学的人很少。乾隆八年(1743),镇安知府陈墨创办了杨修书院。大约在十三年前,他在福治的东、西、南、北四个乡设立社校,并设教授管理教育事务。

民国5年至10年,天宝县有1育德小学、大才小学、县大成高等小学、女子小学。男女同校始于16。22年,天宝县有小学105所,教师107人,学生4374人,高级小学24所,教职工42人,学生1314人。24年,天宝县有小学25所,教师40人,学生1879人。有249所乡村小学,有225名教师和9736名学生。26年4月。天宝县和旌德县合作办学天京李连初级中学。31和34年,天宝县和旌德县分别设置初中。35年,天宝县有27所中心民族学校,教师148人,学生4680人。有266所国家基础学校,有268名教师和8247名学生。36年,旌德县有11所中心民族学校,教师77人,学生880人。民族基础学校87所,教师87人,学生2610人。37年,天保县大专学历28人,高中学历232人,初中学历967人。

解放后,教育虽然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952德保县共有小学712所,在校生43236人,教职工1112人。此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成就,教育也取得了新的进步。从1957到1958,我们贯彻了毛泽东主席关于“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指示,调整了学校布局,加强了教育工作。1958有652所小学,学生40973人,教职工1256人。有7所初中,学生3076人,教职工132人。此后还改革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一贯制”和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半农半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劳动实践。本文就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教育进行了探索,但受到“左”的思想干扰,收效甚微。60年代初,国家经济陷入困境,教育事业走下坡路,在校学生人数锐减。1963,小学生只有25556,中学生只有1124。1965和1966之后,学生人数才回到1958。从1967到1968“文革”初期,学校师生因“闹革命”被停课,教师常被批评为“臭老九”。1969复课,1970 ~ 1974管理贫困中农。大队(村办)成立了附中小学,取消了考试制度,采取群众推荐的方式招生。学生文化基础不一样,小学老师担任附中老师,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耽误了这一代人基本文化知识的学习。

1976年至1980年粉碎“四人帮”后,教育处于恢复时期。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小学布局进一步调整。1980有1190所小学(含教学点),学生4362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2.8%,教职工2374人。有21所中学,学生8761人,教师671人。学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党的领导,在师生中开展尊师重教活动,重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教育。学校教学工作得到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增长,学校的设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到1990,中学和部分小学已建起教学楼;小学调整为1022所学校(点),在校生46525人,适龄儿童占95.9%,教职工2958人。有23所中学,8,638名学生和700名教职员工。职业中学3所,民族中学1所。先后输送一批学生到上级学校深造,考入858高校,为全县培养了一批中级技术人才。德保县的文化艺术活动一直相当活跃,民间戏曲更是丰富多彩。该县流传的地方戏和歌舞主要有壮剧、木偶戏、轮伦、钓虾舞和民歌,其中壮剧和民歌特别受群众欢迎。德保壮剧属于路楠壮剧,俗称“雅喜戏”或“艾玛戏”。德保民歌叫“吟诗”或“欢唱”。在庄佳瑶寨,当男女结婚、劳动生产、庆祝节日、谈情说爱时,人们常常用民歌来表达幸福、欢乐和爱情。壮族山歌分为南路山歌和北路山歌。南北路民歌都是以七言为基调,平仄押韵。南路民歌由四句组成,两人一组演唱,有高低音两个声部。唱出的民歌高亢激昂,高雅优美。北路民歌由八句或十句组成,一般三至七人一组演唱,声音有高有低,歌曲雄壮、稳定、悠扬,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民歌历来采取自唱、对唱、合唱的形式,通过民歌表达感情,歌颂好人好事,抨击时弊,揭露坏人坏事。在各乡镇、歌会、春节或其他重大节日,县、乡、村举行民歌比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听众,深受群众欢迎。

德保县的文化艺术活动,俗称“雅海戏”或“马隘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现代壮剧常用的声腔有麻爱调、平调、叹调、喜调、哭调、采花、高音等。以马鼓胡(主乐器)为混合乐器,以胡涂为辅助乐器。演奏时色彩和谐,深沉悠扬,悦耳动听,充满民族感情。

德保县民情淳朴。该县的壮族和瑶族有不同的习俗。饮食习俗有打血、箩筐烫肉、血肠、酸肉、酸鱼、干菜、竹签、豆腐丸子、小麦、大米、南瓜甜酒、南瓜鸡、金锅饭、马炒冷饭、菜包、珍珠酥、糯米炒肝、红薯窑、花生窑等等。生辰习俗有安神、乞花、生子、满月、百日、卖花、挂彩等。俗称“牛的灵魂”社会习俗包括:当年交友、联谊、认父母等。

德保县民情淳朴,县内壮族、瑶族风俗不同。解放前,民间体育活动由民政部门管理,学校体育活动由教育部门管理。

解放初至1957,体育活动由教育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由文化馆负责。1958成立体育委员会,65438名副主任,65438名干事,负责学校和农村体育。1970,县革委会政工组宣传组派了一个干事负责。1972由文教组的一位官员管理。同年下半年,成立了体育组。军管代表为组长,1军官。1973下半年,解严,成立县体委,1主任。8秘书、官员、工人和教练。1981年,董事、秘书、干事1人,教练5人,工人1人。1983成立田径、篮球两个体育协会,会员61人,其中田径协会27人,篮球协会34人。每个协会有1个主席和几个副主席。每个协会分为教练组和科研选拔组。1984,有人事变动。新任命理事1人,会计1人,教练员4人,其中篮球、田径、举重中级教练员1人。截止1990年底,全县共向百色市民族体育中学输送田径、举重、游泳、水球、拳击、射击、射箭优秀运动员47名,向广西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5名,向广西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4名。派出的优秀运动员中,多次代表地区、自治区和全国参加下一级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