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培养儿童小学数学审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审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针对学生解题时审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生审题存在的问题

阅读困难

1.文本阅读困难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审题困难,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既有识字障碍,也有理解困难。随着学生素养的逐渐提高,阅读题的难度集中在理解这一点上。尤其是在解题过程中,阅读题意成了最突出的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往往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问题的意思。

2.信息获取不完整

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不得不根据学习需要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获取信息。但是,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提取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尤其是隐含条件。还有一些问题是图文结合解决的,条件不明显,学生很难从图片或文字中挖掘。

比如《连续除法解题》教学中有一个练习:18钙片装在一个瓶子里,小惠每天坚持吃,早上一次,每次三片。一瓶药能坚持几天?18÷3=6(天),学生只关注了“一次三片”这个词,而忽略了“早晚各一次”(即一天需要吃两次)的信息,学生没有完全提取出题目中的信息。

3.缺乏生活知识和经验

受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影响,有些人生经历比较坎坷,对事物的理解也比较片面。这些生活经验的缺失,往往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些错误。比如人教版二第95页第八题,在解决“下半场2队得()分”的问题时,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不理解篮球比赛上下半场得分的关系,直接回答:“下半场2队得67分。”

4.信息混乱

新课程跳出了“人为应用题”的框架,改变了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由单一的小情境变为包含多种信息的问题情境。当题目中的信息很多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本质的东西,不会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二)缺乏推理能力

正确解题的关键是考察题目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对这种抽象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四年级第48页第7题,学生在解题时经常犯以下错误:16× 3-16 = 32(元);16×3÷(3+1)= 12(元)。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买三棵树,得1棵树”这句话理解不深入,不能将隐含的信息分解为解题所需的信息,从而使问题指向否,解题思路混乱。

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必须随着学生认知特点的变化,培养学生必要的、适时的审题能力,促进学生及时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一)注意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1.有序阅读信息和问题

低级解题科目开放,呈现形式丰富,主要有图片、对话、表格等。,这对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集信息,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和必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大三学生在解题时只是扫了一眼这些所谓的“信息”,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动笔,没有看清题目中的数据、问题和关键词。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收集信息的指导。呈现态势图后,图中的信息可能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先明确图中信息的顺序,再学会从具体的图片或对话中收集相应的信息。经过尝试,我觉得可以引导学生采用“① ② ③阅读题”的方法,其中“①”是先读的条件,“②”是后读的条件,“③”是问题。无论是画图的实际问题,还是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还是纯文字的实际问题,学生初步看完题后都可以打“① ② ③”。比如高一第二册第71页第11题:

在教学时,学生可以自己阅读题目的意思,然后问“你认为把这两条信息放在前面哪个更合适?最后,让学生谈谈这两条信息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能够有序地表达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含义。

2.指导信息中包含的含义

受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低年级学生可能会遇到忽视解题目的的意思。这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问题所包含的意思,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问题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题目的意思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比如初三上册47页第三题:第一题可能有些同学不知道怎么解,老师可以在这里做适当的准备。"栅栏的长度需要多少米?"通过铺垫,学生就会明白,计算这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是很有必要的。

3.联想信息之间的关系

有些题目,信息隐蔽,不易察觉,或者信息量虽大,但与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对应。学生如何准确找到有用的信息?实验表明,学生应该积极寻求并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来选择有用的信息。事实上,培养学生的联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