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教学培养
265438+20世纪,勤于思考是现代人的根本,勇于质疑是现代人的前提,勇于创新是现代人的结果。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明确目标。严教授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破四”:破对权威、古人、洋人、书本的迷信。这四样东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有体现。也就是说,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希望能引起同行的推崇。
一、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及分析。
以下两个案例是笔者在课堂上遇到的情况,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典型性。
【案例1】在讲授“十进制加减的一些快速计算”时,老师展示了新教后的几个习题,其中一个题目是:更多的减法()
空:27.45-20.7=27.45-20+()
很明显,这个问题是老师的笔误。但是,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大部分同学给出了以下答案:减少了0.7以上。
27.45-20.7=27.45 - 20+(0.7)
课后我问几个同学:你觉得你的答案对吗?答案大致如下:
(1)正确,是少了0.7,应该加0.7,再减就加0.7。
(2)刚开始考试的时候,觉得老师做错了这道题,但是没有人提,我就觉得自己原来的想法是错的,就填了。
【案例二】在讲授“圆锥的体积”时,在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用水完成演示实验后,分组用黄沙做验证实验(实验很成功)。因为黄沙的“散”与“实”的关系,有的组把黄沙倒三遍,再用沙子填满;有的组倒了三次以后,沙子超过了圆柱形容器的口,就用尺子刮平了。实验结束后,当老师问大家验证结果是什么时,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同底同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上述案例说明,学生总是认为老师给的题就可以做,老师永远是对的,书本永远是对的,盲目崇拜老师和课本。可见,学生的思维不仅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而且有很大的依赖性。他们往往表现为容易相信结论,不善于或找不到自己解决问题的错误,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对来自老师、同学和课本的信息。缺乏批判性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整个心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没有批判性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迫在眉睫。
二,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思路
(一)概念的定义
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判断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结果时所进行的严谨、全面和自我反思的思维。从思维的个体差异来阐述批判性思维,称之为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是指他们善于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客观标准来判断是非,不仅能评价他人的观点、思维方法和行为,还能严格地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评价。其对立面是盲目崇拜,主要表现为轻易相信结论,不善于反思、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批判性思维具有五个特征:分析性、战略性、综合性、独立性和正确性。有了这种思维,才能在解题中获得独特的方法和答案。因此,批判性思维应被视为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
(二)研究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进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这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学生的天赋,学生通过自己的批判获得各种新知识的能力。所以重点不是主要放在学生对老师、对他人、对课本、对自己的批判上,而是放在学生的观念、批判行为、批判能力上。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情境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人格。
三、研究过程和方法
研究对象:以中高年级学生为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批判和创新,意义重大。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发展。在研究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立培养批判意识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首先要诱导学生具有批判意识,而学生批判意识的诱导有赖于教师创造各种机会,探索各种方法。在研究中,作者确立了四种方法:环境创设法、障碍消除法、语言鼓励法和角色互换法。
1,环保施工方法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长期以来,传统的‘封闭课堂’的特点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和支配,这是专制教育的集中体现。由此引发的学生消极、被动、盲从心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大忌。必须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观点,怀疑书本的结论,怀疑老师和同学的观点,鼓励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知识,勇于“奇思妙想”,为学生营造心理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做出判断,质疑,提出难题。在研究中,作者根据师生课堂活动的关系,制定了创设教学环境的指标(图1)。图1:
1,每个学生在老师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
信任学生。2.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3、能引导学生克服困难。
4.不要剥夺任何学生发言的机会。
5.能够耐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师生关系尊重学生。6.能够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
7、能引导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和他人不完整的意见。
8.平等待遇
真诚对待学生。9.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从不同角度思考。
10,允许学生向老师提供建议和批评。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按照指标的要求,努力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相互补充的师生关系。例如,在课堂上,作者试图做到四个“多”:给学生更多反馈和评价的机会;多给学生表扬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提问和提出难题的机会;创造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这四个“多”奠定了学生敢于批评的心理基础。
2、障碍排除法
虽然批评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还是会对接受学生的批评有所顾虑。尤其是公共观摩课,学生的批评往往让老师很担心,担心自己一时半会下不了台。因此,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勇气。因为在实验中,我们不断加强学习,深刻理解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但由于旧教育只教知识,把生物变死,老师把手中的“知识锅”倒了,学生把知识的“瓶口”打开放进去,课堂就成了一个没有情感特征的机械场所。所以我们认为,要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影响学生,学生要影响教师,双方在课堂上都有困难、有追求、有成功、有发现。
在消除老师的后顾之忧的同时,也要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很多学生害怕给同学特别是老师提意见,认为这样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和老师的不悦:同学之间的友谊少了,老师对它的爱和重视也减少了。为了让批评具有可执行性,我创建了一个师生互动的评估系统。总的来说,教师使用明星语言来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1)。
表1:
一星制(鼓励语)1,敢于批评,勇于进取。2.你说的有道理。仔细想想,我相信你能回答正确。3.你说的是对的。
二星制(赞美语)4。你可以比以前想得更深。5.你真的很好,很有想法。6.你的批评是不同的。
三星级制度(赞赏语)7。你的演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老师们都没有想到。8.我很欣赏你的建议,我想把它推广给更多的老师。
9.我会把你的建议给编这本书的叔叔阿姨,或者你可以试着写封信。
3.语言激励法
教师对学生批评的肯定在学生心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任何形式的使用都是有限度的。比如老师频繁使用表扬语言,时间久了会在学生心中失去一些意义,学生批评的欲望也会减弱。所以老师的表扬语言一定要恰到好处。在实验中,作者试图对各种语言的使用进行分类,并给它们命名为恒星系统。星级越高,评价越高。也就是对明星制的评价。表1是我们整理的各种学生评价语言。通过这些不同层面的评价语言,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肯定,还能从鼓励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增强了批评的欲望。
4.角色互换法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往往会责怪学习缓慢、迷茫、有困难的学生,认为他们不努力学习,试图通过压力来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大多数情况下收效甚微甚至失败。老师的这种做法是违背孩子心理的,因为老师也忘了自己有过孩子。我们在研究中非常重视错位法的尝试,即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问题,失败。是体验,不是灌输。
同样,也引导学生尝试错位法。比如在教三步算应用题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学校图书馆带进来了两种课外读物,文学类的428本,比科技类的多12,一共多少本?”我让学生谈谈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一个学生说:“文艺书加上科技书,就是两本书的总和。”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补充道:“你说的不够具体,但也要说明如何索要科技书籍。”“如果我在说话,首先……”同学们在批评中互相补充,互相尊重,既温暖又正确,收到了。
(二)巩固知识,强化思维品质
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本“元素”,是思维的“细胞”,是检验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和工具;公式、规则、性质和结论的适用范围往往是作出判断的标准;数学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力武器。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必须牢牢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重视创设问题情景,充分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方法、性质、结论的推导过程,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判断、质疑、反思的能力。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批判,掌握一些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判断是一种肯定或否定思维对象的思维形式。数学判断是一种肯定或否定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要掌握必要的否定判断方法。否定判断的常用方法有反例法和归谬法。同时,排除比较也有利于学生对否定判断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