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空间与环境】学校空间环境
2007年2月的一个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香港中文大学陈中学校友会。这是金枭教授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学校知识的结构与过程”中的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学校教育。作为这门课程的旁听者,我也获得了一个了解香港教育的难得机会。
首先,一所典型的香港中学
下午两点,我们来到了马鞍山的这所学校。学生们已经在上课了,学校非常安静。金枭教授忙于联系,所以我仔细观察了学校。这是一所非常典型的香港标准化学校。学校位于密集的小区建筑中,周围是高耸的居民楼,让人感觉压抑。学校只有一个小操场,可以容纳两三个篮球场。此外,它还是一栋六层的多功能教学楼。教学楼下面一层的空间和香港其他中小学很像。学校里有食堂,塑料桌椅,板凳,乒乓球台,还有一些宣传栏。在公告栏上,我看到学生会正在举办一个名为“千年女儿红”的比赛,很多墙贴上都贴着这个活动的海报。一个展板上展示了一批不同规格和品牌的文具,包括不同的价格和图片,我估计是给学生购买时参考的。还有一个宣传栏引起了我的注意:“教师家长联合会”的组织和活动,该组织有各种培训课程,包括计算机辅导和插花。我认为家校紧密合作是香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不仅在这所学校,在其他学校,我也看到了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独特的“学校简介”
在学校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地下展厅。校长是一位非常温和的绅士,也是CUHK的校友。我们互相介绍后,活动的第一项内容——“学校介绍”开始了。让我惊讶的是,介绍我们的并不是校长或者学校的其他老师,而是几个穿着校服的女同学。我看到学校专门为这个活动做了一个PPT。一个孩子操作电脑,两个孩子在前面讲解,另外几个站在我们后面。在介绍我的学校的“光辉历史”时,看到这些孩子脸上泛着红光,我感到非常自豪。虽然他们说的是粤语,我基本听不懂,但是通过PPT,我了解到这个学校开发了非常丰富的校本课程和教育活动。其中特别引起我注意的一项内容是,学校让学生自己选择校服。在内地学校,很多学校经常因为校服问题与学生和家长发生矛盾。我曾经参加过中国大陆某学校的测评,很多学生反映校服贵,不结实,款式没有精神,但是因为学校规定,不喜欢就得穿。我看到香港的学生也被要求穿校服,而且这些校服大多比较传统。这所学校也不例外。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但学校还是给了学生选择权。这让我想起了帮助学生选择购买文具的展板。
第三,体现“教育智慧”的“学校指导”
简单介绍之后,我们开始参观校园。五六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女孩作为向导。他们特别关注我这个会说普通话的“客人”,试图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和我交流,试图把他们学校所有值得炫耀的东西都一一向我解释。我发现在学校发给我们的参观安排中,这个内容被称为“学校导游”而不是“校园游”。我在想,两者字面上的差异体现了怎样的教育理念?在“奖励”一词的背后,它包含着怎样的意识形态和教育阴谋?据我所知,一些运营较好的学校一般都会有一些日常接待任务,接待人员往往是校领导或教职工,很少会让学生承担这项工作。而陈中学则敢于让学生走上这个岗位,充分利用日常活动的机会,给学生参与和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指导自己校园的过程中体验到作为学校一员的自豪感。虽然从表面上看,参与的学生可能会损失一节课,但我觉得这些学生可能会得到更多!把日常工作当成教育的契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同寻常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难道不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教育智慧吗?
第四,老师和学生* * *有各自独立的空间
在接下来的校园参观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动。我觉得这个学校有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它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空间。在走廊的楼梯上,我看到了学生们张贴的宣传“千年女儿红”活动的海报,学校各个专业教室的墙上也有非常个性化的专业布置和宣传。该组织的一些成员,如学校的广播站、就业指导服务组等,也用非常生动的方式向全校传达自己的工作信息:“我们是谁?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我们做了什么?..... "每节课的墙面和海报布置,每节课的门窗点缀,课表设计,都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临近春节,一些班级仍然保留着西方的圣诞节风格,而另一些班级则在门上和玻璃上贴上了红色的春联和祝福,呈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新年色彩。在每个班级外面的走廊里,也有每个班级采用的花草。每个班级的花草种类都不一样,周围的装饰也各有特色。
抬头可以看到走廊的墙壁,挂满了学生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经常更换。这使我想起中国大陆的一位校长曾深情地告诉我,她在这所学校工作了很多年,并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家。很多学校墙面装饰的名家作品都是她精心挑选的。我也觉得很多内地学校的墙上都挂着很多名家字画。但是当我问身边的同学是否喜欢这些字画,是否理解其中的内容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我从来没有关注过。我还记得学校有一条规定,班级不允许在班级墙上贴任何海报。由此,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谁的学校?怎样才能让墙真的会说话?这些问题其实回答起来挺复杂的。在香港,学校是政府的,是董事会的,是校长的,但我感觉学校是学生的,是老师的,因为学校的墙是让老师和学生自己说话的。
在参观学校专业教室的过程中,给我留下的另一个突出印象就是精致。每一个教室都有很强的专业色彩和个性风格,但同时又没有组织性和规范性。我们首先来到英语教室。这间教室热闹舒适,有着浓浓的现代西方生活色彩,门上贴着“咖啡馆”二字。靠墙的衣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录音机、书籍、英语卡片等各种教学资源。一个老师和几个学生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热情地聊天,没有注意到我们这些外国游客。
来到美术教室,这里的陈设更让我大开眼界。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是一个艺术场,有摄影、手工、油画、中国山水画。美术教学所需的学习工具整齐地排列在不同的部位。有洗手洗笔的水池,有晒作品的铁架子,有放各年级教材的架子,让我想起了学校小学科的一些特点,比如老师少,教授课多。我听到中国大陆许多学校的小科目教师抱怨说:他们不受重视,他们教太多的课,很难组织教学。看到美术老师坐在教室角落里安心备课,我不禁在想,在这样的专业环境下,这个美术老师会不会觉得被鄙视?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她会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不过,我觉得,不管怎么说,这个教室已经给她提供了足够的职业自尊。这种职业自尊感对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发展极其重要。
我们经常谈论让教师专业发展。那么什么是专业化呢?其实是一种“不可替代”。当一个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不可替代的,教师自身的劳动建立了不可替代的价值感和职业尊严,这是一种深刻的职业体验和自我成就体验。当一个教师有了这样的经历,他会更加自觉地参与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中,最终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第五,处处体现人文教育的细节。
参观美术教室时,对教室前墙上安装的“红十字”卫生盒感到好奇,旁边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整齐地记录着“红十字”卫生盒内组装内容的检查和补充。我问校长,美术教室怎么会有这个装置?校长说他们学校是标准学校,所有设备都是按照政府的标准配备的,卫生盒也是按照政府的要求配备的。因为在美术课上,学生会用到刀和剪刀,这是一个安全隐患,所以要配备这个卫生盒。为了保证药箱内物品的充足和药物的有效性,学校规定要定期检查和记录。听了校长的话,不禁在细节中感受到香港教育的人文关怀。
当我走进科学教室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这间教室的墙上贴着各种警示,提醒学生安全操作,比如“使用危险药物”、“取暖注意事项”等。他们对废物的处理也有明确的规定。靠墙的一个奇怪的大玻璃柜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校长说,这个装置是专门用来操作毒气实验的,这样在相对密封、通风设备先进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保证师生的健康。
最后,我们走进了学校的电脑室。这里的设备不是一流的,但是指导的学生告诉我,机房中午和放学后全部对学生开放。我在门上看到一个满满的日程表。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现象,中国大陆很多学校宁愿让设施和资源闲置,也不愿意让学生和老师使用,怕设备磨损,难免生出一些感慨。
六、自由快乐的成长世界
下午三点半,我们准时在一楼图书馆集合,进行最后的交流。因为语言不通,我似乎被排除在这个活动之外。于是,我仔细观察了这里的环境。图书馆很先进,除了书的种类比较少,规模比较小。这里的环境和布置真的让我感觉和大学图书馆没什么区别:宽敞的借阅台,舒适的茶几,桌椅清新雅致;曾经的学生毕业照,潇洒地放在茶几的玻璃板下;一本可以随时阅读的公共英语词典放在很显眼的地方;学生用来上网的十几台电脑散落在各个角落。在图书馆的展板上,有一个名为“一分钟好书推荐”的栏目,上面有推荐老师的名字和对这本书的评价。这一切都让人觉得很方便,很轻松。我感觉这是学生的世界,是学习的天堂。
四点钟,学生们放学了,他们开始陆续借书。是我们离开的时候了。走出教学楼,学校操场上满是活跃的学生。狭小的空间里,有人打篮球或排球,有人乒乓球训练,有人去食堂吃米粉加餐。学校呈现出一派热闹嘈杂的景象。我抬头看了看香港最典型的学校――狭小的空间,立体的结构,标准化的设备,标准化的管理。这一切看似让人感到单调和束缚,但在这种标准和束缚的背后,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自由和鲜活,一种师生共同拥有的独立空间,一种作为人被尊重和呵护的温暖和放松。这个空间从何而来?我觉得可能来自于他们的教育和管理理念。
参考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反式。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编辑王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