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社会事业
有梨树一中、梨树二中、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中、梨树三中、梨树四中、梨树县实验小学。梨树古城,原名昭苏市,因位于昭苏太和河右岸而得名。传说有个叫昭苏的蒙古王子死在这里。为了纪念他,昭苏把这条河命名为太子河。昭苏是蒙古语,意思是钱多。昭苏太子河简称昭苏太和,标准名称为1987的昭苏太和,是梨树县仅次于东辽河的第二大河流。梨树古城位于梨树镇北偏东4公里处,南有昭苏台河,北有白山丘陵。城墙是根据山势修建的。因地势高低不平,西北高东南低,朝向歪斜,形成“偏面”状,故又被百姓称为“偏面城”。片联市位于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北白山岗南坡。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城墙方方正正,为夯土所制。城墙周长4318米,顶宽1米,基宽12米,最高点7.4米。碉楼(也叫了望塔)建在城墙的四个角上。古城里有四个门。门外有瓮,城墙外有护城河。除南墙破损严重外,其余三面墙仍有遗迹。该城原为辽代九百年的大营,晋代称为“河叔”,是宋金时期重要的交通隧道。金朝末年,蒙古贵族带兵攻打宋朝,古城在这场浩劫中毁于一旦。几百年过去了,古城一直沉睡在荒野中,逐渐被人们遗忘。20世纪60年代,文物部门命名梨树古城片联城,列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梨树城防办在古城城墙里待的时间不长,就搬到了城南的奉化屯。奉化屯周边早年曾是一片沼泽,形成于清朝嘉庆年间。芬芳赵默办事处迁到奉化屯后,起初没有城墙,四周是开阔地,没有危险可循。后来,衙门部门为了防“匪”,在聚落周围挖沟蓄水,并以土筑墙作为设防。护城河上还建了一座桥,方便出入。在街角设置了东、西、南、北四个门,门旁设置了一个电池。城墙高4.5米,垛口建在城墙上,高1米。城里有一条马道,看起来像土栅栏。1865年(清同治四年),马(人称“马傻子”)起义军曾攻破奉化土墙,四门倒塌。起义军冲进城内,一个个杀官杀官,开监狱隔仓。
由于奉化附近的开发区域不断扩大,盛京将军于5438+0877 65438+1年2月(清光绪二十七年十月)邀请清廷在奉化设立新县。65438+2月21(11月7日)获批,命名奉化县,县城在奉化。“一切章程按怀德县办理”,意思是“再累再难,也要兼顾蒙民”,属奉天昌图府。建县时,“奉化”是梨树芬芳赵默驻地办事处的机构名称。建县后,以署名为县名。“风华”这个词,如果追溯的话,应该是起源于风华村。当时的奉化县地处北方,是一个“土匪出没”、“顽民偷风”的地方。统治者为了教育当地的“顽固派”,大肆宣传“臣服于王”,所以取了“奉化”这个名字。建县后,把原来驻扎在奉化的梨树迁到了八面市。刚建县时,奉化早年修建的土围场已被夷为平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知县王顺存号召士绅、商人集资修筑城墙,以防义和团、土匪。知县西安应均继位后,继续修建,直到最后完工。城墙周长9000米,城外护城河宽5米,深5米,宽3米。这座城墙在解放前就倒塌了。
1912(民国元年),县政府改为县府。1914(民国三年),因与浙江省奉化县同名,故借用梨树古城之名,更名为梨树县。早在梨树进驻奉化的时候,也有人称奉化为梨城,也有人说,奉化之所以叫梨城,是因为奉化屯的梨树茂盛。县名改为梨树后,奉化正式更名为梨树市,此后很少有人使用奉化这个名字。梨树镇位于昭苏台河南岸。由于交通便利,行程多,农产品交易繁忙,梨树镇在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交易街,蒙古语称为“库都里”。在旧的贸易街上,有许多粮食仓库、绸缎、日用品、杂货等商人,以及50多个烹饪锅、粮食加工、铁木皮刘妈等手工业作坊。这里是方圆百余里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集散地,是柳条之外的繁华集镇。官员、商人、富户纷纷效仿,建府、修庙、开店、建房,逐渐使梨树城成为一个大聚落。由于商业日益发达,城市中形成井字形街区,各有两条经纬路。直到“长大”铁路通车后,四平街(今四平市)的经贸才兴起,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一度繁荣的商贸街逐渐衰落。东北沦陷后,工商业衰落,梨树城成为一个小集镇,只剩下一些手工小作坊和药店。景子街两边都是低矮的土坯平房,解放前没有电影院或剧院。梨树县是东北二人转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梨树县二人转起源于1780(乾隆四十五年),当时最著名的二人转艺人是祁姓,艺人谱系是“祁家满”。第二代传人刘,梨树县林海镇人。《登门小两口》是梨树县二人转艺人双菊花创作的已知最早的剧目。民国时期,隶书艺人100多人,剧目300多部,小曲近180首。其中有岳永峰班、金凤山班等八个影响较大的剧团,唱遍了梨树和四平、双辽、怀德、辽北等县。他们远近闻名,曾有“八院梨树”之说。“宁舍一餐,不舍二人转”,二人转艺术在清末梨树上生根发芽,遍地开花。1950年,梨树成立“梨树艺人剧团”,1956年更名为梨树县地方戏队。
梨树二重奏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2009年,梨树二人转艺术被省政府批准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梨树县被吉林省文化厅命名为“二人转之乡”。
2011年7月9日,由中国音协授予的“中国二人转故里”牌匾落户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音协党支部书记董为梨树县授予“中国之乡”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