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规范言行,举止文明。很多事故都是因为学生伤人,互相责骂或者行为过激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语言要规范,行为要文明。
二是明令禁止。小学生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候搞不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要求每个人都认真学习小学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第三,在课间做一些有益安全的游戏和活动。
第四,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多想想一切的后果。
最后宣布我校学生课间活动十条规定:
1.课间不要在楼梯、走廊、过道逗留玩耍。
2.在楼梯、走廊行走时,要礼让,不要抢在别人前面,拥挤。靠右边慢慢走点菜。
3.过弯时要小心,避免碰撞,慢行。
4.在学校玩不危险的玩具。
5.不要乱扔纸屑,注意安全卫生。
6.稳步走下楼梯,不跑不跳,保持距离,不推不拉。
7.在教室休息时不要追逐、推搡、拉扯、玩耍,防止桌椅碰撞,造成事故。
8.没有老师的指导,不准私自玩单杠、爬杠等危险运动。
9.禁止趴在楼道栏杆上,栏杆上放东西,从楼上往下扔东西。
10.禁止在楼道内奔跑、追逐、嬉戏、打闹。
希望同学们牢记学校的要求,时刻注意安全,做文明守纪律的小学生。
2010 12 13
广东青少年研究中心> & gt调查研究
广东省中小学生安全意识调查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量:4312更新时间:2007-5-17 16:14:13作者:广…
场景一:一天傍晚,放学铃声响起,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发生学生踩踏事件,一个班40多名学生从教室蜂拥而出。一个瘦弱的女生被人群挤压,失去重心,侧身摔倒在地,几个男生越过女生离开...
镜头二:福建省福安市一名年仅16岁的初中生,无视“高压危险”的安全警示,爬上距离地面3米多高的变压器板凳上方的铁棒捕鸟。结果,他被10千伏的高压电击了...
场景三:河南许昌县沈剑乡第一中学一名初中生因拥挤在课后摔倒,随后相互踩踏,导致5名学生死亡,数十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安全无小事,安全问题防不胜防,安全就在人的身边。
一.调查的目的
从1996开始,我国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那一周必须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在第十二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东方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少工委办公室联合开展了全省中小学生安全状况抽样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1,受访者
调查对象为广州、韶关、汕尾、中山、江门、阳江、清远7个城市16所中小学的学生。随机抽取16个班级,其中小学11,初中5个。被试为1000名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问卷涵盖交通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意识、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校园安全意识、法律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六个方面48个问题。
(2)座谈会和案例调查。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同时,组成两个调查组,分别在佛山、肇庆的7所中小学召开座谈会,与中小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讨论,既获得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又为理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3)数据处理和分析。所有问卷均由调查人员认真核实,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第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1,交通安全意识分析
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学生约占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交通事故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二杀手”。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意识是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1)交通安全知识不一样。近年来,许多学校非常重视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将安全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灌输交通安全知识。有关部门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标语、宣传车等手段,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通过实地调查得知,广大中小学生普遍掌握了相应的交通安全知识,但仍有5.3%的学生错误认识“红灯绿灯停”的交通规则。
表1:道路上允许行人穿过人行横道的信号灯有
选择权
普通
%
红灯亮了
40
5.3
准许
696
91.8
黄灯闪烁
11
1.5
那么,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中小学生死于交通事故呢?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知而不行”。其实很多同学只是把交通安全知识当作理论知识来学习,讲一套又一套,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违反甚至故意违反。
表二:你试过骑自行车骑一个人吗?
选择权
普通
%
时常
36
4.7
有时
248
32.7
从不
344
45.4
目前没有自行车。
120
18.8
调查显示,37.4%的中小学生“有时或经常”骑自行车。此外,人们应该经常看到许多中小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互相追逐打闹,或随意过马路,或手挽手骑自行车,或在街上踢足球、滑旱冰。其实就是交通安全知识认知与行为的脱节。
(2)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据公安部门统计,目前的交通事故是造成学生伤亡最大的一次。其中,学生乘坐公交车上下学、渡船严重超载、司机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驾驶是造成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但约20%的事故是由于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学生安全意识不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在我国,每年有800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交通事故,交通安全意识差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3:你试过闯红灯吗?
选择权
普通
%
时常
18
2.4
有时
140
18.5
从不
593
78.2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20.9%的学生有“有时或经常”闯红灯的经历。在调查中,“你刚开始过马路的时候,黄色信号灯闪了一下。你该怎么办?”在这个问题上,16%的同学选择了“快速通过”,8%的同学选择了“原地不动”,也就是说有24%的人因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而违反了交通规则。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回落到安全线”,但只有73.8%。人们多么希望100%的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这样交通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每个人都知道交通规则。父母和老师经常告诉你如何走路和骑自行车,但有些学生只是自觉地拒绝服从。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放学后成群结队地待在路边甚至马路中间,有些学生在汽车、摩托车飞驰的车流中骑自行车时不老实,或骑自行车领人,或横着肩膀,或闯红灯,或骑快车,或脱酷,或拉着玩,甚至边骑边戴耳机,摇头晃脑,陶醉在音乐中。
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让孩子们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势在必行。
2、消防安全意识分析
目前大多数火灾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在我国,每年因儿童玩火、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新华网消息,2005年3月的一天,深圳一名7岁女孩在父母双双煤气中毒的危急时刻晕倒在卫生间。她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想起了课堂上学过的消防安全知识。首先,她迅速关闭液化气罐的阀门,然后打开门窗。由于现场有煤气残留,她担心打电话可能会引起爆炸或火灾,于是拿着父亲的手机跑到外面拨打119、110,救了父母一命。由此看来,给中小学生传授一些消防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近十分之一的中小学生不知道火灾报警号。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学生掌握消防安全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幸遭遇意外,要学会报警和拨打急救电话,如报警电话110,消防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查询电话114。据调查,91.6%的学生“知道”火灾报警电话。不难发现,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在向学生普及消防知识方面还比较薄弱。
表4:火警电话号码是
选择权
普通
%
110
22
2.9
120
24
3.2
119
694
91.6
一无所知
九
1.2
(2)17.4%的中小学生在油锅着火时往里面浇水。调查发现,在回答问卷时,“做饭时,油锅着火了。你该怎么办?”问题是,42.5%的中小学生知道如何用锅盖扑灭油锅里的火,但仍有17.4%的中小学生采取“浇锅”。显然这种处理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冷水遇到热油就会炸,所以油火会溅得到处都是,更容易引起火灾。
当被问到“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突然着火,你首先做什么?”当时52.6%采取了“先切断电源”的正确做法,“报警”和“赶紧去找大人”的选择分别为12.1%。事实上,当家用电器着火时,首先要做的是尽快切断电源,然后再想办法处理火情,比如使用灭火器或其他常规灭火方法。当然,如果有必要,我们应该迅速报警。
表5:家用电器在使用中突然着火,你首先做什么?
选择权
普通
%
切断电源
399
52.6
打电话报警。
92
12.1
去找个大人。
92
12.1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三
0.4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168
22.2
显然,让孩子了解应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比如煤气泄漏,就要切断气源,开窗通风。切勿立即开灯、打电话或关闭电子点火开关,否则会引起爆炸。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比如急救、止血等。
(3)80.24%的中小学生知道溺水时如何配合他人施救。夏天游泳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运动,经常游泳可以强身健体。但是游泳也有危险,一旦发生意外,可能会夺走宝贵的生命。
在调查中,我问“如果你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你时,你该如何配合他人?”当时,80.24%的人回答“放松,让施救者扶住你的腰”,9.5%的人回答“紧紧抱住对方的胳膊或腿”,6.5%的人回答“用双手抱住对方的身体”。此外,93.1%的中小学生知道如何向溺水者投掷救生圈或树枝、绳子等工具并及时向成人求助,4.5%的中小学生敢于“下水施救”。有专家建议,中小学生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施救。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向落水者投掷救生圈、树枝、绳子等工具,并及时向大人求助”。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青年学生溺水事故频发,死亡人数居各类意外死亡人数之首,占40%。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小学预防溺水教育,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预防溺水的安全理念,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预防能力,减少甚至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3、健康与安全意识分析
(1)90%以上的中小学生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人们常说“病从口入”。事实上,在“病从口入”的过程中,双手都扮演着“帮凶”的角色,因为,无论是干净的手拿着被污染的食物,还是被污染的手拿着干净的食物,病菌都是通过手送到嘴里的,可以说是“病从口入”。调查结果显示,66.5%的人每次饭前便后都洗手,25.3%的人经常洗手,5.9%的人偶尔洗手,0.8%的人很少洗手或根本不洗手。有专家建议饭前便后、排便前后、服药前、接触血、泪、鼻、痰、唾液后、清洁后、接触硬币后、接触他人后、户外玩耍弄脏后洗手。
“吃瓜果前是用水洗的吗?”,选择“每次都洗”和“经常洗”,占96.3%。显然,广大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但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待提高。调查发现,48.3%的学生“偶尔”和“经常买路边小吃”。
(2)96.3%的学生认为毒品有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毒品是指国家管制的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够使人成瘾的人形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吸毒人群中,青少年占近70%,最小的吸毒人员还不到十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49378人因吸毒死亡。毒品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毋庸置疑。近年来,全国各地深入开展禁毒战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实效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禁毒氛围。调查发现,96.3%的中小学生认为吸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看来毒品害人的知识已经深入人心了。
(3)3.2%的中小学生感觉不适后自己买药。健康是一种福气。应该说每个人一生都会生病,每个人基本都会有看病的经历。疾病发作时,合理的治疗对恢复健康至关重要。合理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善饮食,合理运动,多休息。
表6:当你感觉不适时,你通常会做什么?
选择权
普通
%
去看医生。
337
44.5
自己去药店买药。
24
3.2
忘记它
12
1.6
睡眠
五
0.7
告诉阁下
376
49.6
调查数据显示,“当你感到不适时,你通常会做什么?”“看病”和“告诉大人”的回答分别占44.5%和49.6%,两项合计占95.1%。此外,93.7%的中小学生意识到“过期食品有害健康,不能吃”。
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年龄,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告诉大人或去医院就医。一般来说,你不提倡去药店买药。俗话说“是三分毒”,不能“不在乎”。多注意营养、规律作息、运动、卫生是预防疾病的主要途径。
(4) 15%的中小学生认为帮大人买烟酒无所谓。日常生活中,很多中小学生帮父母买点油盐酱醋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方面培养了孩子参加适当家务活动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家长的家务负担。《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或者出售烟酒。任何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烟酒,任何未成年人不得为其购买烟酒。”调查数据显示,15.2%的中小学生认为在杂货店帮大人买烟买酒无所谓,分别有22.6%和62%的人认为“不应该帮”和“应该尽量拒绝”,占比84.6%。在一般人看来,孩子帮大人买烟买酒没有错,但是在法律面前就尴尬了。
4.浅析校园安全意识
(1)学生的校园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现在春游没了,课间活动减少,体育课不能再简单了。然而,校园伤害事件仍然让家长和学校感到厌烦。比如学生因走廊拥挤受伤,课间追逐打闹造成的撕裂伤或骨折,实验时烫伤,溺水等等。这些事故很难预防。调查发现,10.9%的中小学生“偶尔”和5.3%的中小学生“经常”爬楼梯扶手。中国有句古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没有人统计过学生在爬楼梯扶手时摔倒甚至死亡的事件有多少,但只要有安全隐患,就有可能发生。此外,在楼道追逐课后乐趣导致受伤的案例时有发生。调查数据显示,29.6%的学生“偶尔”在走廊追逐课后乐趣,2.6%的学生“经常”这样做。有教育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教育部一位官员明确表示,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园安全教育迫在眉睫。据相关媒体报道,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捡到一个灯泡,用金属线接上电源,触电身亡。如果孩子事先知道如何安全用电,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调查还发现,92%的学生知道如何从疏散通道逃生,3.4%的学生选择乘电梯逃生,2.8%的学生在现场等待救援,1.1%的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办。假设校园某处发生重大火灾,作为目击者的你该怎么办?根据调查分析,首先要及时报警,不提倡不顾一切的救火。虽然拼命英雄值得肯定,但在中小学生中不值得提倡。
校园安全教育有很多内容,比如为什么大功率电器不能在学生宿舍使用?为什么不能私拉私接电线?火灾逃生的方法有哪些?电脑着火了怎么办?还有楼上楼下秩序,卫生防疫,食品安全,自然灾害预防。除制定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外,学校还应自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防灾避险教育,开展防火、防电、防溺水、防中毒等多种安全自救训练,增强学生的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和自我保护能力。
(3)学校教育成为学生获取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长期从事校园安全研究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王泰元教授表示,在当今大部分中小学,校园安全、课外活动安全、卫生预防、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预防等方面的教育还是空白。在学校里,老师可以教学生一些安全知识,比如家用电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燃气灶的安全使用;化学品和药物的识别和使用;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上下学路上和同学一起走,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硬物和利器损伤身体。
表7:你现在掌握的安全知识是怎么得来的?
选择权
普通
%
学校教育
434
57.3
家长指导
137
18.1
同学和同龄人
八
1.1
报纸、书籍、展览
七十八
10.3
电视广播
四十二个
5.5
因特网
22
2.9
其他的
25
3.3
调查数据显示,57.3%的中小学生从“学校教育”中获得安全知识,18.1%由父母传授。虽然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通讯发达,但人们可以从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杂志等获取更多的知识。,显而易见,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
5、法律安全意识分析
(1)中小学生的自我警惕意识还不错。据相关媒体报道,据说有关部门做过一个实验:在家里只有他们一个人的时候敲门,通过查煤气表、查水管、修电器、推销等各种借口去敲这些孩子的门。通过调查发现,广东中小学生的自我警务意识并没有那么差。“如果你一个人在家,陌生人敲门,你会怎么做?”只有1.2%选择了“开门让对方进来”。“在去学校的路上,你发现一个陌生人在跟踪你。你该怎么办?”3.4%回答“跑回家”,72.2%和23.4%分别选择“想办法摆脱对方跟踪”和“报警”。很明显,受大人们“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教育观念的影响,他们或多或少让人觉得他们的自我警惕意识让大人们感到“冷漠”。
表8:上学路上,一个陌生人让你和他一起去。你会怎么做?
选择权
普通
%
别理他
434
50.8
先问清楚再做打算。
137
27.7
从未谋面。
八
19.4
(2)最近一年有23.1%的中小学生偶尔被踢。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校园文化的主流,但实际上有一些暗流与这种主流背道而驰,校园暴力就是其中之一。
表9:最近一年有没有被别人踢过?
选择权
普通
%
没有
86
73.7
偶尔
621
23.1
时常
15
1.8
表10:最近一年你有没有被别人威胁要钱?
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