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形成习惯的欲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和操作。通过故事或通俗易懂、童趣十足的语言,满足学生的活动欲和自我表达欲,使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声音,在应用中得到成功满足。学生在满足心理需求的过程中,自然会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另外,老师的教学艺术尤为重要,讲了学生也会觉得无聊。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孩子认真起来。比如孩子不听,你可以说:你不认真,就会错过精彩内容!.....总之,老师有时用眼神、手势等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二,教师示范,树立形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从模仿中学习。但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家长经常听到小学生说的一句话:“我们老师这么说的。”在这里,我想提出,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老师讲课时就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手舞足蹈;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也要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孩子再怎么争强好胜,也会不由自主地基于此要求自己,形成严守纪律的习惯。榜样也有矫正作用。它就像一面镜子,使学生能够经常检查和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第三,持之以恒,反复训练。习惯是通过重复或练习形成的自动化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肯定有个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和渗透。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必须从细节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养成学生写字姿势、坐姿、回答问题时声音大的习惯,从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自然形成。
总之,多一个好习惯,心里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就多一次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会让我们多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我们的教育最终影响学生的行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的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