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

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

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地位,一些让学生受益终生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小学养成的。一个人一旦养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奔跑。如果是好习惯,会终身受益;反而会害你一辈子而不自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从一点一滴开始,必须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叶圣陶先生曾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你知道该做什么,该做什么。积累下来,各方面形成习惯,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将单纯的课堂教学拓展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营造全方位的教育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谈谈个人粗浅的理解。

一,提高认识,教师以身作则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能培养的,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有正确的辨别能力,和优秀的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比较,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不如别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 * *知识,从而取长补短,纠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1.师生要认真学习相关规定,以小学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为重点,制定具体措施开展养成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校规校纪,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生活习惯。

2.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和老师在一起,所以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上,校领导和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周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的正式礼仪为学生们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把文明习惯教育的优良品种传播给了学生们。

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教书,更不能育人,更不能当“老师”。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认真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文明习惯的规律,把“教书育人”牢记在心,付诸实践,自觉从育人的高度去教书。

二、根据学龄特点实行分层教育。

1,大三学生,通过各种比赛,获得小金星,初步发展。

低年级的学生是最缺乏意识的,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作业经常不做或者忘记带回家;废纸扔得到处都是,你的课桌底部就像一个垃圾场。不管什么没用的,都扔掉。教室里的追逐打闹是班主任最头疼的事。反正没用。下课后,我又在教室里跑了。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就是争强好胜,爱挑别人的毛病。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我们可以用“比较谁最好”的方法。上课的时候,告诉他们要求:孩子,你们都很棒!但是老师不知道哪个孩子最好。让我们比较一下,看看谁是最好的。老师,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只有符合老师要求的孩子才能拿到小金星。

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就可以分配任务和要求了。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要求不要太高,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让学生互相监督,可以帮助别人纠正,也可以提醒自己。这种方法也可以评价学生课后的表现。

然后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一周来的表现,指出不足,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同时发放小金星。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小金星。只要有积极的东西,他们都能得到,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小金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贴在荣誉角上,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小学生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多事情会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在学生中指出,然后改正。

2、中学生,运用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自律。

中年级小学生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积极思考,判断是非。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开始会在心里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指责。他们想的都是片面的,有时候不够成熟,自律能力不够强。

此时,他们的行为准则应该得到加强。根据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需要,利用班会课提出学生建议,老师完善,制定“日常行为规范”。每个学生都有一本,要求每个学生每天看一遍,督促自己按照《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努力学习。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每个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看到水龙头没拧紧,就会主动拧紧;看到地上的纸屑,他们能主动捡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会主动扶他起来。由此可见,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也让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变得更容易。

3.高年级学生用荣誉来增强使命感。

高年级小学生基本上从他律变成自律了。此时,教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以管理和沟通。他们似乎习惯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唠叨。他们很少违背自己的行为习惯,只是不主动。当他们看到不好的现象时,往往会置自己于不顾,高高挂起。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一味的说教是不好的,也不可能用竞赛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做什么呢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组合。在学校竞赛中,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第一名,树立榜样。同时在班级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强化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所有责任由每个学生承担。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这种思维让人觉得好像每个人都要对好坏负责,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责任,这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所以我们班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谁承担所有责任。班级赢得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

有了责任,才能有动力,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对教育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第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和社会也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积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1,家校合作共建良好教育环境。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道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家长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注意尽可能避免负面言行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主要通过家访、举办家长会、召开家长会、实施家长开放日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开展“我与规范一起成长”家校活动。使家长理解并配合学校执行新的守则和规范,改善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极做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伴随着人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社会中,人们才能感受到遵守法律法规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学校要善于与邻近的社区单位取得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品德。比如培训小保安,让他们不仅在校内,在校外也能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维护公共秩序,让学生从简单空洞的说教转变为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养成珍爱生命、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良好品质。

第四,注意重复,加强训练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靠反复练习,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差,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产生和消退。所以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同时,设计一些简单、轻松、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享受成功的喜悦。实验表明,一种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1天的持续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自觉。可以每周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将本周的学生行为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月更换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同时,老师应该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配合。平时可以通过“电话”和“家校联系卡”及时与家长沟通,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让家长有针对性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一个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每一根神经,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时,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养成。只有本着“知行合一”的原则,课内外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行为习惯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秀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