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第二小学

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由于人们对这个传说的信仰,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中国情人节。

牛郎织女,星星?仙女?凡人?它不仅是星星,也是仙女和凡人。

其实神仙和凡人有什么区别?神仙是住在天堂的凡人。

早在商代中期,中国就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二十八星”的认知体系已经完全形成。湖北省睢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漆盒首次完整记录了二十八家旅社的名称。

从二十八宿的命名来看,古人把观察到的星星形状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如北方七宿,桶宿就像一个带柄的大勺子,牛宿就像一只躺着的三脚牛,女宿就像一台织布机。

《诗经》中有一首名为《潇雅大东》的诗,其中提到了织女星、牛郎星等一些星星的名字,但这首诗是以天上的星星来表达被征服者的委屈,并没有牛郎织女传说的影子。

这首诗的相关部分是这样的:

你看那一天的银河,亮晶晶,闪闪发光。三个中的三个,维加,一天七次。

即使织女很忙,她也织不好一条条纹。牵牛花锃亮,拉不动大车硬装箱子。

意思是织女一天动七次,却不会织布;牛郎星在空中发光,拉不动大车,搬不动箱子。假名有什么用?

诗中的牵牛和织女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就像诗中提到的吉星和比星一样,只是浩瀚星空中星星的名字。

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诗,出现了一个“河汉女子”的形象,把天上的织女想象成一个孤独多情的女子,说他和牵牛花隔着一条银河,“繁花似水,无以言表”。

诗中说:

遥远的牵牛星,娇娇河汉女。巧手,做一台织布机。终日无章,泪如雨下。河水清与浅,相差多少!水与水之间,脉脉无言。

从诗中可以看出,佩妮和织女一直被想象成一对相爱的男女。因为银河系的阻隔,他们无法相爱,表达了那个时代男女的悲伤和苦闷。

牛郎织女二仙相会的记载,出现在汉代以后的文献中。

韩应韶的风俗通;

织女七夕过河,鹊桥会。

南朝梁宗谷《荆楚春秋》记载:

天河以东,有一位织女,天帝之子,每年织苦工,织锦衣。天帝哀其孤独,许配他到河西领牛郎。婚后弃织布做饭,皇帝大怒,命他回河东,只在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段时间。

南云小说云:

天河以东,有一位织女,天帝的女儿,每年在织布机上辛苦劳作,织出一件锦裙,外表凌乱。上帝可怜他孤身一人,答应嫁给河西的一个牛郎。结婚后,他放弃了编织。天帝大怒,命其回河东,作年会。秋初七,喜鹊头无缘无故的尴尬(kūn)。相传日和鼓和织女会在河东相遇,黑喜鹊的服务就是让横梁过,所以把毛都脱了。

任芳《异事物语》中的记载与殷芸小说中的记载大致相同。

汉代的文献记载过于简单,南北朝的记载却非常完整。在这些记载中,牵牛花和织女是天上的神仙。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她被许诺嫁给牛郎。因为沉迷于夫妻之爱,耽误了工作,被天帝惩罚。夫妻被迫分开,一年只能在7月7日见一次面。

到此时,牛郎织女传说中的所有关键要素都已完成:牛郎织女是神仙眷侣,他们的幸福生活因父母的干涉而中断,一吊一年,相会一夜。难过?

几百年后,多情诗人秦观说:“金风玉露相逢,胜人无数。”“如果两个人的感情持续很久,怎么会是早晚呢?”秦观觉得,其实人类情侣未必有他们那么幸运,反正每年总能相见;男女之间重要的是,真正的感情天长地久。有了真情,即使不能在一起,也是幸福的。

古往今来的才女李清照的婚姻比较幸运,但在七夕的时候,她也深受感动。她的《七夕行巷子》云:

草会飞。被梧桐惊呆了。人间和天上都有一种深深的悲哀。云台月地,锁千遍。你来我往,不要见面。

多年不见,但想留下感情,不讨厌穷。佩妮·韦弗,这只不过是分离。有时天气晴朗,有时下雨,有时刮风。

她和丈夫相隔甚远,无法相见。听着窗外昆虫的鸣叫和梧桐树的落叶,我满心忧伤,更能体会牛郎织女的分离。

清代诗人袁枚写过一首诗《马嵬》:

别唱长恨歌了,世界也有自己的银河。在石昊村,丈夫和妻子说再见,眼泪比在永生宫还多。

“袁枚”的意思是人们在哀叹和杨这对帝王夫妇的不幸,以及这对仙女夫妇牛郎织女的不幸。杜甫《石壕》中挣扎求死的平民夫妇的不幸,谁来惋惜?!

后来牛郎织女的传说更加曲折动人。目前,牛郎织女传说的版本很多。中国有七八个地方都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这个问题在陕西省Xi市、河南省和顺县、鲁山县、河南省南阳市、山东省沂源市等地一直争论不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山西和顺县、河南鲁山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山西省和顺县和河南省南阳市的牛郎织女传说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获得国务院批准。

在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中,说的是牛郎爱上了天上的织女,触犯了天条,被贬为下界。织女向往人间自由的生活,去了下界,嫁给了牛郎,生了一双儿女,被王太后带回了天庭。两人被堵在天河两岸,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

叶圣陶先生曾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写成《牛郎织女的故事》,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教材。

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牛郎是一个普通的农家男孩。牛郎父母早逝,和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兄嫂对牛郎很苛刻,牛郎和一只老牛住在一起。后来我们分开了,牛郎只得到老牛和几亩良田。老牛指着牛郎,让牛郎和织女见面。看到牛郎心地善良,能吃苦,织女决定留在人间。两人过着农织的生活,生了一对儿女。老牛越来越老了。等他死了,叫牛郎剥下来应急用。后来织女被王太后带走,是穿老牛皮的牛郎飞过来追织女。

这个版本的故事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牛郎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是凡人,不是天上的仙女。

其次,牛郎勤劳、老实、能吃苦,是织女喜欢的。

第三,织女不喜欢天堂的生活,那里有太多的规则。还不如和牛郎过自由快乐的生活。

第四,突出了牛在牛郎生活中的重要性。

其实仙女爱上农家孩子的故事不止一个。比如《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也是一种模式,说明这些故事的背景一定是古代农耕社会,表达了那个社会的普罗大众对“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的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牛郎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实现的,又是如何被破坏的。实现是安慰,毁灭是遗憾和悲伤。分手后的事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