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看待同性恋论文?
关键词:心理咨询策略
场景一:校园里,一对女中学生手拉着手,并肩有说有笑,亲密无间。
场景二:食堂里,一对男生一起吃饭,互相帮忙夹菜,偶尔互相喂饭。
场景三:宿舍里,一名男中学生泪流满面,痛苦不堪,因为讨不到“好朋友”的欢心,心情不好,用刀片划伤了自己...
这不是影视作品中的场景,而是今天一些中学校园里的真实事件,客观存在于一些中学生身上。当我们面对第一枪时,一定会冷静看待,认为这是正常的;但是面对镜头二和镜头三,你会很惊讶:现在的中学生怎么了?之前,人们还在为“早恋”、过早的性行为、网瘾等问题而疲惫不堪。为什么其中一部分会转变成不正常的“同性恋”倾向或行为?
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学生情境同性恋”,是指中学生针对中学校园的特定情境,选择同性作为互爱、互助对象的倾向和行为[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这些事件才浮出水面。它们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可避免的问题,并不是这一代孩子所独有的。只是现在的孩子懂得表达,懂得得到帮助,懂得健康成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是需要面对很多困难。目前,对中学生早恋和性行为的教育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对中学生情境性“同性恋”的研究很少。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中学生情境性“同性恋”进行了个案研究。
1.研究目的和方法
虽然同性恋在我国已经不再被归类为病态,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了同性恋是非病态的概念,不再将其视为一个道德问题,但我国大部分同性恋者仍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状态。中学生就更不用说了(虽然目前还不能简单的用“同性恋”来定义,也就是说在性取向方面,还没有定型,大部分还处于同性恋和双性恋的过渡地带),除了他们个别的朋友知道这种情况,很少有人知道。本文中的案例,因为自身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和强烈的治疗欲望,在班主任和朋友的陪同下来到我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
本研究的目的是:(1)通过心理咨询,研究和分析中学生情境性“同性恋”心理健康状况。(2)分析中学生情境性“同性恋”的原因。(3)分析中学生情境性“同性恋”心理咨询和性教育策略。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两位来心理咨询求助的中学生,其中男生1,女生1。客户年龄男性17岁,女性18岁,重点高中学生。
本研究程序:案例研究通过访谈咨询、电话咨询和通信咨询进行。采用自然观察、言语交流、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
2.中学生情境性“同性恋”心理健康状况
(1)自责和内疚
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面对自己的处境,容易自责,有负罪感。本文涉及的案例男生(以下简称小B)是一名品德、学习、才艺等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当他认为自己是同性恋时,他无法面对家人、老师和同学,又因为同学给他起的外号“娘娘腔”讽刺他,他无法建立自我认同感。女生(以下简称小Z)和同学相处融洽。周围的同学都很体谅她,他们也很喜欢* * *啊。她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她控制不了自己,所以心里有很多愧疚感。面对同学的帮助和理解,她无法原谅自己。
(2)不合理的认知
中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并不全面,往往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一旦他们的某个行为与书本或电视上看到的“同性恋”相匹配,就很容易给自己贴上标签。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孩子们很容易将同性恋与污秽、丑陋、艾滋病等负面事件联系在一起,认为“我是一个不正常的人”、“我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像我这样的人将来是没有前途的”。他们无法认同自己,也不懂得辩证地看待“同性恋”这个问题。老师和亲戚都对小b寄予厚望,他总觉得如果别人知道他是“同性恋”,那一切都完了。小Z经常会对一些朋友的帮助感到非常难过和伤心。她觉得自己是个有问题的人,不值得他们努力。有时候觉得别人这样做是故意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我是同性恋”“我是个有病的人”。
(3)受虐行为和自杀倾向
情境性“同性恋”中学生无法摆脱一些敏感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总有结束生命的想法。比如小B,从初中开始就有自残的习惯。当他遇到这种心理问题时,他用刀片划伤了上臂。今年6月,他曾在手臂上连续挠了45下。如果有人在他面前提到“你为什么对* *这么好”,“你就是。”比如一些敏感问题,他会想杀人自杀来结束各种烦恼。小Z惩罚自己主要是不吃不睡,自我封闭。
3.中学生情境性“同性恋”的成因分析
分析中学生情境同性恋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达到的思想认识水平来分析和探讨。
(1)生理因素
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阶段,“性早熟”现象普遍存在。模糊的性意识促使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尝试和体验。而过多的信息,尤其是不良信息在他们头脑中的刺激,往往会导致他们通过不健康的手段来寻求性满足。比如中学生会主动模仿恋爱。一旦失败,很可能导致他们的性取向发生变化,转移到同性亲密伴侣身上。自然就容易成为互相体验的对象。
(2)家庭因素
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工作繁忙,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对于性教育,家长一般不会和孩子正面沟通。更多的家长认为孩子最根本的任务是学好,其他的以后再说。在这种情况下,小Z的父母把学习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从小就坚决反对孩子和男生交朋友、学习、玩耍,所以她的圈子里从来没有过男生的影子,整天和女生在一起。
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小B从小父母关系就不好。主要原因是他父亲有婚外情。他恨父亲,尤其是那个阿姨,后来开始恨母亲。他认为父亲之所以有外遇,与母亲的无能和勇气有关。久而久之,小B对女性产生了“敌意”,并逐渐蔓延到所有女性。
(3)社会因素
随着中学生与校园内外接触的日益广泛,他们越来越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社会上存在同性恋和暴力倾向,尤其是相关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中学生。这些青春期的中学生虽然好奇,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他们在长期接受积极的阳光教育后,更容易对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
4.中学生情境性同性恋的有效心理辅导策略。
(1)顺其自然,避免善意的建议。
大部分有同性恋倾向的同学都很隐秘,他们的生活看起来也很平静。和其他人一样,没什么特别的。但其实他们的内心都很压抑。他们是典型的“两面人”:一方面要掩盖,通过这种掩盖让自己过上“安全”“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暗中冒险,如果有可能,他们会“表白”自己喜欢的同伴,或者做出一些“爱的”动作。这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小Z的朋友们知道了她的情况,用自己的话语和方法试图改变她的性取向,比如“不要多和女生在一起”“多和男生交流”。作为一名高二学生,小Z明白这些道理,但她就是做不到。“你需要时间慢慢改变,努力尝试。”朋友的善意或体验式的帮助让小Z有被拒绝的感觉,于是自责和内疚的心理不断困扰着她。
顺其自然就是:如果你被同性恋性取向困扰,尽量顺其自然,不要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是不是同性恋;如果有人已经爱上和依赖同性,试着自然面对这个事实,不要讨厌自己或对方;在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时尽量顺其自然,不要太在意别人的一言一行,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这类学生的心理状况,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他们的同学、老师、家长能否认同。作为父母、同学、老师,不要侮辱、讽刺他们,要包容、平等、无条件地接受他们。如果你能无条件接受他们成为伴侣或朋友,你就能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本案中学生反复提到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学生知道了,我怎么面对他们”“老师还会看我吗?”他们的内心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总是害怕同学嘲笑自己,害怕老师看不起自己。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学生很可能会回归正常的性取向。如果不被认可,他们会很孤独,感觉不到归属感,很痛苦,不知所措,很迷茫,无法接我,开始尝试同性恋行为。
青春期是决定性取向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同性恋的活跃期。这个时候学生处于第二次心理断奶期,非常叛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善意的建议和经验主义的说教,帮助对方自然面对性取向。
(2)认知调整,防止问题重复出现
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比较浅,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完整,认知模式比较单一,不能辩证地看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学生同性恋求助者来说,他们的很多心理困扰大多是由于自我认知的偏差造成的,所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改变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不恰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模式。指出他们应该为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模式负责,他们不良情绪的最终来源是自己的非理性信念。
第二步:自我调节,即在让学生掌握情绪ABC理论的基础上,识别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识别理性和非理性的想法,反驳非理性的想法,用正确的想法反驳不正确的想法,进行逻辑推理,最终产生积极的调节效果。比如班主任知道这个会不会看不起我?不会的,班主任平时不是独断专行的人,不会因为学生犯错就随便批评。“同性恋”在社会上已经得到认可,我现在也没有做过特别出格的事情。班主任平时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相信他不会因此而看不起我,不重视我...
(3)情绪宣泄,注意方式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同性恋者比普通人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无助。因为虽然外界对同性恋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宽容,但来自传统社会的各种压力对他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影响。体育课上,小B突然在篮球场上大声说:我要去杀* * *,吓坏了全班同学,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针对小B的情况,调整心情很重要。他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或至少无害的对策,这些对策可以如下:
第一,合理发泄。以前他总是把自己的烦恼憋在心里,或者在某个时候爆发出来,要么当着别人的面骂,要么威胁别人,对同学造成了一些伤害。合理的发泄就是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合适的发泄对象,用合适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痛苦。心理上,压抑情绪对健康非常有害。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倾诉,找一个信任的人倾诉,必要的时候可以痛哭一场。哭作为一种情绪的爆发,是一种防御和自我调节的方法。有时候可以喊。我好压抑好憋闷(当然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别人会觉得你疯了)。当你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对着山的时候,你可以通过呼喊让自己快乐舒适。
第二种:转学。不开心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做其他的事情,关注其他的事情,关注或者做一些有益或者至少无害的事情。一做别的事情,注意力肯定会转移到别的地方。
第三种:音乐疗法。用音乐促进健康,特别是作为消除心身障碍的辅助手段。小B对音乐更感兴趣,听音乐会更好的帮助他走出困境。根据他的情况,可以选择:舒缓压力,调理气机的音乐:& gt、& lt& lt江南好> & gt还有抒情歌剧等。镇静音乐:& gt、& lt& lt平沙大雁> & gt、& lt& lt塞尚曲> & gt、& lt& lt苏武牧羊> & gt、& lt& lt粉红> & gt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的圆舞曲,柴可夫斯基的& gt。
5.中学生同性恋的性心理教育
(1)重视性心理教育。
目前教师对初中生的性心理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较保守,家长和孩子在性心理方面的沟通意识更是薄弱。《同性恋成因论》一般都提到儿童期和青春期是同性恋形成的活跃期,而本文的两个案例在初中也有这种倾向,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对儿童青少年的性教育[2]。
(2)贯彻关心和尊重的教育原则。
作为同性恋学生,他们最渴望的是尊重的需要。他们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学校的认可和肯定。而且大部分中学生是同性恋还没有被认定,都有强烈的治疗欲望。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关心和爱护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时做好辅导工作。
(三)开设生理心理学讲座或者课程。
中小学在继续倡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需要加强生理心理教育,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讲座。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和角色期望;及时了解男女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与同性和异性正常交往的方法;性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教育。力求贴近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提高中学生性心理健康素质。也可以给家长做相应的讲座,配合学校教育和孩子的成长,学会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善于观察,意识到一些看似正常的同性交往背后隐藏的危机,一旦发现孩子有过分依恋同性的倾向,要以理服人,以情服人,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引导孩子多交朋友。帮助孩子一起走过这个阶段。同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多接触同性恋中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咨询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参考
[1]陈锦然,袁宇宁关注中学生情境性“同性恋”现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7。
[2]杨凤池。难结,同性恋[J]。中青科技,1994,1 (1):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