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法有哪些?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的方法论有关,与辩证法密不可分。在此,我想谈谈与辩证法相关的几个观点。

问题的全部和一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在教学上:(1)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如何理解阅读教学中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看,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义,而不做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一定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一般来说,先读全篇(整体)——分段阅读(部分)——整理和深化全篇(整体)。因为文章是结构化的,是由小节组成的,文章与段落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一个段落是用文字表达的,段落和文字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逐句逐段阅读文章。当然,在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它在整篇文章中的位置;读句子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这一段句子的意思;终于可以理解整篇文章了。学生作文方面,一般要从造句开始练习,然后写片段和全文。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开始写一篇文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2)在阅读课上把整本书读完。读书和学会读书有区别吗?当然,学生应该在课后阅读整篇文章和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阅读整本书,整本书只能作为课文摘抄。为了教会学生学会阅读,阅读教学不能一遍又一遍地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略,也不能因为忽略整体而突出。必须从整体-部分-整体来读。

二,分析与综合问题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就是整体性...有机思想的整体性无法被真实完整地分析。”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有关,认为思想是无法分析的,所以阅读应该是“整合输入,整合输出”。思想和思维方法在这里混淆了。分析和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是从思想上把整个事物分解成它的各个部分,或者说区分整体的个体特征和方面。综合就是从思想上把事物的所有部分或不同的特点和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和综合是对立而密切相关的过程。没有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学生是学不了语文的。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是第一遍阅读全文后分阶段学习;阅读一段文字时,要理解段落中的单词。它的优点是能具体而深刻地理解词、短语、句子、段落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但是,分析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过多地使用分析法,往往忽略了对全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和情感性。前一个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语文教学出现了碎片化语言积累的倾向。这是我们不同意的。因为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所有选取的文字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情感美。像一个瓷花瓶,整体观赏非常漂亮。花瓶一旦打碎,一堆瓷片就失去了花瓶的美感。只有把同一篇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才能体现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阅读一篇文章的目的是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内涵,理解单词和短语的目的是理解整篇文章。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学语言是为了能表达,学会说和写,学会选词造句,也是为了能写一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以整篇文章为中心,不仅要讲树,还要讲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是注重篇章的阅读、写作和积累。在阅读中,注重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受;在训练中,注意朗读,默读,背诵整篇文章;在写作中,要注意思想内容的正确性和文章的完整性。这是它的优势。目前,在逆向分析过多的时候,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不分析,更不能把思想当作不可分析的。由于语文综合教学法的缺点,对词语的理解和感知不够,往往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如果不能把一个字表达清楚,就很难写出流畅的文章。就像编织器皿一样,如果原材料质量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皿的完美。所以把重点放在整篇文章上,还要打好单词和表达的基础。你不能只看到森林,而看不到树木。

最完美的方式是在语文教学中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不仅要把重点放在文章上,还要打好词汇和表达的基础。语言训练不仅是一种语言分解训练,也是一种小学生的综合语言训练。进行阅读、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但是阅读不能囫囵吞枣,作文要在有想法的时候逐句写出来。我还是主张:讲座和阅读课要从整篇文章入手,经过对单词和短语的必要理解和感受,最后一定要在篇章中理解、感受、欣赏和运用。

三。内容和形式

有人建议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为什么要“淡化形式”?汉语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在一篇文章中,语言是某种思想的表达形式,思想是其内容,语言是其形式。思想和语言密不可分,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正如作家老舍所说,“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是相互分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深刻的思想是无法表达的。”就语文材料的选取而言,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之外,还要注重文章的形式。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除了语法和修辞之外,没有独立固定的材料”。比如《项羽本纪》就是一个历史故事。只有当你把它当作一篇文章来研究,理解了章与章、句与句之间的规律,它才算语文教材。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不仅是故事的开头、发展、结局,还有生词、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吸收。从而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学习一种语言和文字而不注重形式,只会求内容,结果是事倍功半。”叶圣陶《中国教育文集》第一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第177页。因此,语文教材的选择不能“淡化形式”,必须兼顾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语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着眼于内容和思想的理解,那它和思维课、历史课、社会课有什么区别?《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设置有明确要求,既要注重“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情感体验”,又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在每个学习时期都有体现。第一个学习期要求“感受语言的美”,第二个学习期要求“理解文中关键词在表达情意中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尤其是在第三个学习时期,《读书》第五条提出:“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我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既说明了阅读与阅读教学的不同,也说明了注重文章表达方式的知识与过去教师的不同。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这是一种“对基本表达方法的初步理解”,也就是说,不要对小学生有太多的期待,要以精彩、有逻辑的表达为主;要正确引导高年级学生理解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和结尾的生动性和深刻含义。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对“文章表达法”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感受”、“揣摩”、“体验”、“领悟”,有自己的见解,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说明《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与语言的统一。

第四,理解和认知问题

自从《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感,这是非常正确的。但人们似乎不愿提及“理解”这个词。好像一说理解,就给人一种老教的感觉。这是值得商榷的。这里必须明确感知和理解的关系。

人类的认知是一个感知-理解-应用的过程。理解是人类认知过程的中心环节。人在认识一个事物、一个定理、一个概念时,必须达到认识的程度。歌德有句名言,“你不懂的东西不属于你。”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了才能掌握。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欣赏和使用语言。因为认识就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关系,理解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通过语言去理解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就要读一段话里的句子;要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首先要理解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有些词放在上下文中很容易理解,就不用多解释了。我们反对的是让学生抄字典里单词的概念,背那些概念准备考试。但有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要先理解,再结合上下文。比如《飞越泸定桥》一课总攻部分的“撼谷”、“千钧一发”、“孤注一掷”三个词,就揭示了这一部分的三重含义。在上下文中学习之前,先要了解成语“千钧一发”的本义(“一毛担千钧一发,千钧重三十斤”)。千钧一发等于三万公斤。一根头发能承受三万公斤吗?说明事情的紧急程度,然后结合课文理解“形势万分危急”这个成语的意思如果不理解这个词的本义,又怎么能理解当时险峻的形势呢?所以学生不理解是学不到文章的。

除此之外,对汉语还有不同层次的理解,一般包括:(1)对字面的理解。对词义的初步理解,使关键词的内涵具体化为一种情境,可以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2)理解文章的内涵。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理解字里行间的隐喻意义、引申意义和隐含意义;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深入阅读,不仅可以分析总结整个内容的要点,还可以全面感受思想内涵,创造性地表达文本内容。(3)理解作者的情感。通过文章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因素,理解作者的感受,达到作者、老师、学生的感受。所以可见,理解是思考的过程,理解也离不开情感。

如何理解感悟这个词?《辞海》中对“感”字的解释是:“我被感动了,醒了。”换句话说,在感受了一些东西之后,我明白了一些东西。可见,感知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当理解达到第三个层次时,我在情感上被感动,同时也在理性上觉醒或者悟出一些道理。以飞越泸定桥的第三段为例,只有了解夺取大桥时的危急情况,才能被红军在那个危急时刻“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所感动,从而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从情感上感受红军的伟大。所以理解和感悟应该是统一的,互相促进的。

语文教学中理解很重要,但不能停留在理解的阶段,还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一些东西。要触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情绪化,才能有所感悟。学生的感知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每个学生对同一事物的感知是不同的,因此感知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另外,朗读和默读也要结合起来。以前我们对朗读重视不够,现在重视朗读是对的,但不能忽视默读。一般来说,低年级用朗读,中高年级用默读。尤其是默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通过默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速读能力;学生能迅速概括阅读内容的要点,以获取大量信息,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总之,以上问题都包含两个方面,必须用全面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辩证观点来看待这两个方面,才不会陷入片面和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