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教学案例和反思怎么写?一起参考范文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案例和反思随笔。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使课堂数学“活”起来,即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要让小学生“活”上数学课,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将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
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有目的地提炼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学生不仅可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还可以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生活,增强生活中的数学意识,有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热情的“活力之源”。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注意:
1,将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开设小课堂,将来自生活的鲜活主题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既要让学生觉得自己面临的问题既熟悉又常见,同时又有新奇和挑战性。一方面让学生有了思考和探索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自身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道又不想停下来的心理状态,引起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活、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现代和本土的数学信息材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知识。2.让数学问题回归现实生活。要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理解。比如在教完“遇到应用题”的例子后,可以问:“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只有一种走路的情况?”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其他合理的实际情况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重新编题,自己解决。只有真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实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再如:在讲授“最小公倍数”时,可以要求学生报数,被报为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学生要分别起立。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的同学站了两次。
老师让站了两次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数字:6,12,18...发现它们都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
老师:有18,24,30...
这就引出了这个话题:公倍数。让学生列举一些2和3的常见倍数6,12,18,24,30...
老师:请找出最大的那个?最小的是什么?
生:找不到最大的,也不可能有最大的,最小的是6。
老师:那很好。6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我们称之为2和3的最小公倍数。(黑板上继续前先填“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不可能有最大公倍数,所以对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研究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在这里,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数数游戏入手,将生活经验融入教学。因为计数游戏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报数,让符合条件的学生“站起来”引起他们的注意。以上动作都是学生经常玩的游戏。教师将生活融入教学,让课堂活跃起来。他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学生站了两次。他们为什么站了两次?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在轻松、民主、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又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第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关注教师教的过程,现在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以前老师更注重教学的行为,现在更注重学生的创造;以前是有序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注重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从“中心化的讲坛”上走下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对所学大胆发表看法,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让课堂成为“海阔天空,鸟语花香”的学习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创新和实践充满课堂。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新的课堂氛围,摒弃教师高压、灌输、问答式的单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好奇心、挑战性、想象力和实践能力,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得以凸显。比如在讲授“用9的公式求商”时,复习9的乘法口诀,老师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编除法口诀。学生们以极大的热情编造了这个公式:
健康1: 9 ÷ 1
生2: 18 ÷ 2
生3: 45 ÷ 9
生4: 3 ÷ 9
学生4刚说完,其他学生就大叫:“老师,他做错了。”这位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羞愧得快要哭了。这时,老师走到这位同学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棒。这个问题他没有编错,但是他不会做,直到我们六年级!””(学生们都很惊讶。过了一会儿,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慢慢抬起了头。)
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的公式进行改编:谁能把公式“3÷9”的“3”换成一个数,使之成为我们目前能解的除法公式?
生1:3变27。
生2:把3改成72。
(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老师:如果“3”不动,怎么加一个数使之成为除法公式?
生1:在“3”前加“6”,表示63÷9 = 7。
生2:在“3”后加“6”,表示36÷9 = 4。
……
在这里,是老师温柔的抚摸和赞赏的鼓励,在学生4的心中激起了波澜,让他重拾信心。“谁能把公式‘3÷9’的‘3’换成一个数,使之成为我们目前能解出的除法公式?”是老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机智,激起了学生的后续动力,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关心他们,欣赏他们,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能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得到每个孩子的认可。教师利用学生的错误,巧妙设计,走出教材的框框,让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地方。
第三,让学生自主探索中学数学,在做中学。
课堂上要设计一些探索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上已经确立的结论转化为学生探究的素材,让静态的知识可以是动态的,探究的思路可以是新颖的,解题的方式可以是独特的,让学生边学边用,而不是在学完之后通过简单的复习来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讲授“认识圆”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折圆盘并用手测量折痕来认识圆的某些特征:所有这些折痕都经过一个中心点,沿折痕画出的线段两端都在圆的边缘上。像这样一个圆圈的折痕是无法被追踪的。对折后,两个半圆完全重叠,大小相同。
老师总结: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这么多关于圈子的知识。其实我们把圆对折后,画下来的线就是圆的直径,这些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
在这里,老师没有多说话,而是让学生自己做。通过对折圆盘,描出折痕,仔细观察,思考,交流,使学生逐渐了解圆心,发现直径的本质特征。整个过程至少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亲身操作、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将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