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特点的思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材改革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要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的探索。这就对教材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教材内容要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教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产生问题,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形成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首先,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新课文,可谓有血有肉,比成人化、教条化的文章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1.主题的多样性

从四年级第二册教材的选文范围来看,可以说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内容;就文章的题材而言,包括自然、社会、生活。所选文章的内容反映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括一个中国孩子的声音,呼吁世界和平。还有就是黄河如何变化,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反映人性本身的《彩票中奖的那一天》、《渔夫的故事》。描写自然风光的有《桂林山水》、《金华双龙洞》。32篇课文,围绕不同的主题成分,教材内容多角度辐射。此外,还选择了八篇自读课文作为阅读材料的有益补充。

文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滋养人心。灵魂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和进步,灵魂的丰富和完善决定了人生的精彩和幸福。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通过阅读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内容,为学生提供各种可以吸收的营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自身生活经验的介入获得精神力量。

2.体裁的多样性

从本卷选本来看,* * *选录了6首古诗,2首中国古代寓言,1首近体诗,包括古诗、近体诗、说明文、记叙文等体裁。语文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理解和感受,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练习等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己的语言建构,即通过不断的理解、感受和积累,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只有阅读大量丰富的语言材料,从各种语言形式中感受语言,才能建构自己的语言,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本书所选文章,无论从题材还是体裁,都为学生提供了实现个性化学习的可能。宽带网络、展示平台、综合学习也鼓励学生课后广泛阅读,鼓励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接触语言材料。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放松下来,专注于特定的学习目标,通过有目的的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该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特定的学习情境,主要通过对话来实现。

1.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阅读文本,通过想象文本中的描写来创造生活意象,通过关爱文本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我好像看到雨后蘑菇的图片。("21.乡下人》)引导学生用学习伙伴的话语想象作者描述的画面,实现有意义的阅读。我知道后两段和前三段的联系是。("13.夜莺之歌》)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深思和思辨,可以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小主人公当时的心情,达到与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和课文作者之间的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为了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边理解,就是和作者交流。我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3.记得金华双龙洞》)文中三次提到永恒监狱。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6.十年牢狱》)提示引导学生的思想与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通过文本阅读理解作者的思想。

3.学生和学习伙伴之间的对话

人教版教材中,在中华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董。事实上,学生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想象成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通过阅读这段对话,学生可以进入学习情境,激发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自己的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在中国园林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林:我发现作者用三个相同的句式描述了漓江的静、清、绿的特点。

小东:用同样的句式描述一件事。这组文还有一些!

小林:我觉得是这样写的

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我的发现来体验编辑列举的方法,也可以有自己的发现,找到更多的语文学习方法。

4.学生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人心相通,道理相同。我有没有一些别人的感受?我能看到别人看到的吗?教材编者用这样的阅读提示给学生一个特定的环境,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启发,让学生扪心自问。为什么这是我家最有钱的时刻?(《5,彩票中奖的那一天》)是啊,如果是我,我会觉得自己很有钱吗?我很想看看这独特美丽的风景(“21,乡下人”)。如果我真的到了那个地方,我能注意到这样的风景吗?我能感受到这风景的独特吗?

教科书通过特定的语言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最终让学生与周围的人和自然界的万物进行对话,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从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第三,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内在的规定,往往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看几篇文章就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语文学习有其内在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步骤。教材的呈现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触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习得方法,逐步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材有自己的教材话语表达体系,它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体系,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容易接受与自己交流的亲切语言。人教版教材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我觉得我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多关注学生,多给学生学习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科目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人教版教材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联系。精读课文中的泡泡词,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尽量把学习的指导藏在文字后面,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启发。

让我们读一读本组的课文,注意人物的外貌和动作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一下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第七组介绍)建议学习方法——阅读和交流;它提示了学习的重点——注意外貌和动作的描述;它暗示了学习的目标——获得启迪。江南的风景和洞穴真是奇妙而迷人。北方的天山是什么景象?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风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有兴趣也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美句。从上一篇文章读到这篇文章,暗示了学习要求——把握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每节课后的练习课文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让我们读下面的句子,体验一些单词,然后写下来。文中有些句子是有一定含义的,比如大家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都跑了。让我们找到相似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这样的课后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单词和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通过词语和短语的体验,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受词语和句子的准确性,理解表达方法,进而学会表达。

根据我的经验,平时多写,对提高作业水平很有好处。是我发现的内容,其中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多读课外书,通过自己的理解发现更多的学习方法。教材编者引导学习的重点去琢磨语言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会只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

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逐步建构这样一个汉语学习过程:

这一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在阅读文本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欣赏语言,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产生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语文学习的两条线,或者说一种学习的两个方面,在教科书上已经考虑到了。

学生将通过阅读课本和各种学习活动学会学习,即使没有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