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为谁读书?作者简介。

读还是不读是一个问题。

2005年4月3日,一个刚刚过完18生日的中国小伙在这里击败了前世界第一斯蒂芬。6?1哈恩德利,从而获得2005年中国斯诺克公开赛冠军。从此,这个出生于“80后”时代,名叫丁俊晖的孩子,带着叛逆的气息,成为媒体的宠儿。

比赛一结束,这个初中辍学的天才少年,在老谋深算的媒体记者“别有用心”的引导下,抛出了一句后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话:

“读书有什么用?你不是以后毕业找工作吗?找不到工作就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在有钱玩了,挺好的。”

就在网上为这种“读书无用论的完美诠释”争论不休的时候,不到十天,有媒体爆料丁俊晖父亲正在积极筹划儿子上大学。

虽然这一切看起来像是一场事后的闹剧,只是当事人默契配合完成的一场闹剧,但它确实提出了一个永恒的问题:

读书,还是不读书?

之所以一开始就扯远万里,主要是因为我在读一本叫《你在为谁读书?一个CEO给青少年的礼物”。

乍一看,这本书似乎与本文提出的问题无关。“读还是不读”似乎更具有伪形而上学的含义,而“你为谁读书”似乎是在解决了“读还是不读”的问题后,把“读”作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从而进一步探讨在这个前提下“读书”的目的。

不过,还是让我们回到记忆中的童年,带着一种没有被世俗偏见影响的纯真和好奇来看待这本书吧。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从本质上来说,“读还是不读”和“为谁读”不过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述,一朵玫瑰的两个名字。

这本书很有趣,因为它的内容非常多样,包含了很多畅销书的元素:青春校园,推理悬疑,心理咨询,励志成功。它的形式也有很多变化。显然是深受曾经风靡一时的哲学通俗读物《苏菲的世界》(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后者)的影响,将小说风格与书信风格混搭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时不会产生审美疲劳。

但尽管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因素,这本书的主旨是非常严肃的,因为它针对的是一个焦虑而普遍的社会问题:学生中的厌倦和困惑。作为80、90年代出生的人,这些孩子面对的世界要比他们的爷爷奶奶、父亲,甚至是他们出生于70年代、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复杂得多——“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

一方面,作为独生子女,他们直接享受着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巨大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在他们短暂的记忆中,没有文革时期的重斗、串联、下乡。与此同时,由于扩招和本科门槛的降低,甚至“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集体恐慌也在逐渐淡化,整个社会都在朝着更加公平、合理、高效的方向发展。在他们的父母和大哥哥大姐姐眼里,这些孩子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幸福和机遇的时代。

然而,把这枚闪亮的硬币翻过来,它的背面看起来有些灰暗。这些80、90年代的孩子作为各自家庭中独一无二的继承人,在享受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关爱的同时,也继承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命运:他们将或者已经——考虑到80、9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已经步入社会——在晚年只靠自己的力量去安慰两四个老人(由于人们寿命的普遍延长和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这个数字很可能很快增加到六个,包括他们的曾祖父母)。即使养老制度完善,这些老人也不需要年轻一代的赡养。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的积淀,他们的子孙在精神上安慰老人,在物质上报答老人,仍然会是他们的义务。所以,对于这些“80后、90后”来说,他们的生活不仅有着令人羡慕的种种幸福,也有着许多沉甸甸的责任。从出生开始,他们就注定要承受周围沉重的目光和“几代单传”的期待。到了上学的时候,学业的压力会给这些孩子孱弱的脊背增加更实在的负担。在极端的情况下,这种沉重感甚至掩盖了他们对幸福的感知,成为这些孩子从生活中获得的唯一感受。于是我们经常能听到中小学生通过媒体大喊:“我们好累啊!”

太累了,这是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累感的典型概括。是什么让他们觉得太累了?孩子们没说的两个字是“读书”。

如果说,对于还处于懵懂期的小学生来说,让他们感到累的主要是各种各样的作业,而对于中学生来说,除了课程作业、辅导班等有形的负担之外,最让他们感到累的是精神负担。有父母过高期望导致的焦虑,有未来规划与父母期望的差异导致的迷茫,有复杂的社会现象导致的迷茫——那些完成了求学的伟大事业,顺利拿到大学文凭的人,要么是在和1000人竞争一个公务员职位,要么是在拥挤的人才招聘会上从废纸篓里捡起被别人丢弃的简历。此外,还有一点让他们感到紧迫和“不人道”,那就是从身体发育中萌发的躁动、羞耻和神秘,而传统媒体和网络世界无限放大了这最后一点,尤其是后者,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道德中立”的角色。这些都使得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比以往更加复杂。孩子的书包里除了书,可能还会装一个游戏机,一个上网卡,或者一朵玫瑰花。

这本书的主角杨略,在本书一开始就是这样一个处于迷茫疲惫状态的中学生。他像《好姑娘》中的霍尔顿一样,以迷茫的态度被作者推到了前台(当然前者要低调清纯得多)。“爸爸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妈妈是外科医生...他是一个富有家庭的独生子...他与父母缺乏沟通,所以性格有些孤僻,眉宇间时常流露出忧郁的神情。”很明显,这是一个属于中国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一个有点忧郁,有点叛逆,有点我们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的“装酷”的孩子。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他们早熟疲惫的生活态度,在大人眼里是极不协调的。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这本书的开头,他已经陷入了回忆。这种记忆可以看做是对压力重重的现实的一种逃避,来源于一种“一如既往的迷茫”的自我保护姿态。这样的孩子往往会用这种“稀里糊涂”的盾牌来抵御坚硬粗糙的外部世界——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成人世界。

是的,杨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书。谈理想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他的未来,按照一些长辈的看法,似乎已经被写进了日程——随便应付着上大学,然后接替父亲。由于缺乏直接的生存压力,他不能像那些期待“知识改变命运”的差生一样努力学习,而且,他还要应对来自游戏、网络和异性的诱惑,所有这些都让他觉得好像没有多余的精力花在阅读上。

就在杨略处于目前大城市小康家庭孩子普遍面临的这种流浪境地时,他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虽然聪明的读者会逐渐猜出信的出处,但这并不妨碍杨略认真地和匿名寄件人玩一场游戏,以改变自己目前的命运。由于他巧妙地采取了朋友式的交心方式,这封匿名信并没有让杨略感厌恶和叛逆——就像这个年龄的孩子面对“老套”的老师说教时通常会有那种心态。相反,他充满了好奇,也因为那些细腻的文字安慰了他柔软敏感的心,他觉得面对整个世界,他不再孤独无助。其实这几封信也构成了这本书的整体框架,也关系到目前学生普遍困惑和苦恼的问题,也是家长和老师普遍担心却又似乎不知从何入手的问题。包括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从短期目标到长期规划,如何克服倦怠——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如何树立自信——如何从认识自己开始正确与人相处——如何用爱对待他人,如何克服早恋的诱惑——如何等待真爱,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等等。看似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因为亲切感人的音色,因为实例的“贴近”,因为作者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性很强的步骤和练习,这一切都让这些老调重弹绽放出新的特色。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回答了这本书的书名所提出的问题:你为谁读书?

事实上,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作者把读书和做人联系在一起,他的回答是:“你应该为自己读书,把读书从被动的目的变成主动的手段,成为追求人格完善和实践美德的最佳途径。”

自从我在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健全的人,“读还是不读”就成了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