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的《雷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剧作家曹禺从1929年开始酝酿人物、构思剧本,最终在1933年完成《雷雨》的创作,前后耗时五年。我们知道作者生活在一个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人人自危的时代。与此同时,他正处于社会改革的前夜。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曹禺对社会罪恶感到悲愤,对真善美之光充满期待。这两种感情的混合与交融,最终促使了《雷雨》这样一部辉煌巨作的完成。《雷雨》展现了一场人生的大悲剧,是命运的残酷捉弄。专制虚伪的父母,热情单纯的年轻人,为爱痴狂的妩媚女人,悔不当初。还有家庭秘密,生活秘密,都在一个雷雨之夜爆发。有罪的人和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一种极端的雷雨般的方式发泄他被压抑的怨恨,诋毁中国的家庭和社会。作者出于一种“情感上的迫切需要”和“以一种悲悯的心情俯视地上的这群人”,通过两条伦理上的血缘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