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生读完整本书

如何引导小学生读完整本书?

一、阅读全书的意义?“不教他们读完整本书,怎么能培养他们读书的习惯呢?”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阅读整本书很重要,因为阅读整本书可以形成阅读习惯。具体来说,阅读整本书可以拓展阅读空间,应用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读完整本书对学生来说意义更深远。?1.发展语言。?阅读整本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作品。丰富的语言素材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吸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不喜欢模仿他们喜欢的语言形式。在阅读某一阶段作家的作品时,学生的日记中会有模仿的痕迹,而且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潜意识的。?2.锻炼你的思维。?通过比较不同作者的类似作品,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以及不同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如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不同作品中的智慧老人,学生可以通过材料的重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拉伸”和“评价”,最终实现“创造性”阅读。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做出新的思考和判断,使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入。?3.丰富体验。?整本书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学生品尝的语言越多,接受的文化就越丰富,影响也就越大。学生的语言、思维、眼界都得到了发展,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阅读整本书的过程必然包含智育和德育因素,它始终伴随着语言学习的过程。无论是语言所承载的,还是语言本身,都具有不可抗拒的美因素。语言美和语言美本身是学生共享的,当它们被学生接受时,学生的审美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二、整本书的选择?整本书可以从三个角度选取,一是提升学生的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开启智慧,启迪灵魂,传承文明。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从这三个角度进行选择。?选整本书要本着东西结合、古今结合的原则。可以由书评人推荐,但最重要的标准是孩子喜不喜欢。所以老师在选择之前一定要看完整本书,然后推荐给学生。?选择整本书,老师和学生都要经历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不同的出版社和书评人会推荐不同的书目,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书目中出现的书可以让学生先读。书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时刻注意变化。总选集,不同作者,不同形式,适合刚开始读全书的同学。有些选书列出了选文出自的作品,所以在阅读选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如果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有所提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老师的导向、作品的价值结合起来选择。?选择整本书,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课外书店”栏目向学生推荐了与本单元相关的整本书,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老师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延伸阅读。你一学期能读多少本书?阅读的数量不应该统一,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有限。刚开始,他们需要老师给学生朗读,但是朗读的次数会更多。一个学期看的绘本可能有十几本。到了三四年级,为了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教学方法,可能会读得慢一些,选的书少一些。一学期有两三本书。五六年级经过几年的训练,阅读能力提高了,读得更快了,读得更多了,范围更广了。他们一个月可以选一本书,所以那个学期可以看四五本书。当然,这个数字是在师生“读同一本书”的范围内,不包括学生自己自由阅读的数量。有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学生会读得更多。?

三、阅读全书的指导?“如果略读教材是一整本书,要求学生在每堂略读课上报告和讨论阅读那本书某一部分的实践经验;看完整本书,再对整本书做一个总的报告,总的讨论。”讨论是全书阅读指导中的重要环节,既能加深学生对书籍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组织小学生讨论整本书,要从情节入手,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熏陶。阅读整本书的关键是整体。在讨论和交流的时候,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处理而忽略了整体。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挖掘细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合低年级学生让老师先给他们读。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借助拼音阅读时,教师及时放手,让学生觉得可以像成年人一样阅读,有成就感,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阅读讨论的重点应该是情节、人物、阅读兴趣等。将作品与生活话题结合:“从书中找到生活的影子”、“从书中找到自己或他人的喜好”、“找出书中人物的特别之处”、“谈谈送礼的想法”;延伸语文学习的话题:“把故事拉长”“你从阅读中学到了哪些新单词”“找出书的特点”“好书介绍”。?中学生完全可以自学阅读。教师应该设计阅读报告,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阅读材料中的细节,让学生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讨论的重点是细节和从中体会到的感受,比如说讲故事中的搞笑情节,讲一些不寻常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书中的人物等等。我们可以谈谈语文学习,比如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一本书,了解自己的阅读策略和阅读难点,谈谈描写声音和颜色的词语和比喻,谈谈两种不同的拟人方法,谈谈描写老人或特殊人物的方法,谈谈描写做事过程的写法,谈谈作者特殊的语气。使讨论多样化,阅读活动丰富多彩。?对于高年级阅读,老师可以设计略复杂的阅读报告,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深层次的问题,如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探索一些独特的作品,比较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谈论饮食文化和相关词汇,谈论老人和孩子的关系,讨论奇幻小说和魔幻小说的特点。?

(2)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指导?小学阶段阅读材料的主要体裁:绘本、童话、童谣、儿童诗歌、散文、小说、科技作品等。绘本、小说是整本书,童谣、儿童诗歌、散文、科技作品往往以“集”的形式出现。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能够把握体裁的特点进行指导。?绘本不仅是给低年级学生看的,也是给整个小学的学生,甚至是成人看的。绘本可以分为单词书和单词书。无字绘本学生可以直接看,学生可以通过读图读故事,受到感染。对于文字曲折的绘本,比如《你看起来很好吃》,老师可以边放图边讲故事,停在故事的临界点让学生去想象和思考。像《我爸的名字叫娇妮》这种煽情的绘本,如果停下来会破坏故事的氛围。老师可以从头到尾讲完,然后设计活动让学生讨论。?《安徒生童话》《下一个启航港》等童话,都是由同一个作者编出了不同的童话。有些是由不同作家编辑的童话集。老师可以重点选择经典的部分,比如《丑小鸭》,或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进行讨论,剩下的由学生自己读。读童话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童话情境,在阅读过程中尽量不要把他们拉回现实场景。学生在设计讨论话题时,也要站在童话故事中人物的角度。充分讨论后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儿童诗以一种儿童的口吻表达儿童的思想和想法。看似简单的句子,却能创造出一个新奇的世界。儿童诗有不同的类型。知道诗歌的类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诗歌带来的快乐。儿童诗集一般都是精选的经典作品,比如《橡树》。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读懂诗歌的含义;想象一首诗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味道;欣赏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儿童诗歌的趣味性和语言要能让学生感受到。童谣充满了儿童的兴趣和语言特色。学生读几遍往往就能背出来,老师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引导。?读《远方的小星星》等散文。在阅读初期,学生只会看到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读完后,引导学生看这些文章放在什么主题下。如果在这样的主题下讨论这些文章,学生的理解会丰富深刻,感受和收获会比单篇文章多,思考的角度也会变得多很多。每篇作文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简洁明了,以条目的形式出现,如“101每个孩子都该做的事”;有的寓意深刻,如“一片落叶”;有些充满了儿童的兴趣,比如幻想,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特点。?小说是阅读整本书的主体。儿童小说可分为成长小说、幽默故事、动物小说和科幻小说。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进行指导。成长小说讲究“心”,幽默故事讲究“语”,动物小说讲究“情节”和“意象”,科幻小说讲究“想象”。因为小说情节完整,人物典型,所以很容易设计一个讨论话题,既能讨论人物性格,又能讨论语言特点。通过交流,学生觉得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被发现和体验,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对实际问题的质疑和思考是交流的重点。?科技作品一般是说明性体裁,比如昆虫。教师引导学生先理解内容,再把握说明文本身的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理解思想内容;明确讲解顺序,掌握结构特点;研究讲解方法,学习写作技巧;体验语言的特点,增强表达能力。?

(3)受阅读本身规律的引导?根据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理论,阅读能力包括六个能力要素:复述、解释、重组、延伸、评价和创造。重复、解释和重组是“客观理解、分析和总结原章节,紧扣原章节,准确理解和还原作者的思想过程。”拉伸、评价、创造都是“主观认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对篇章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对篇章的内容和表达进行评价,提出独到的见解,对篇章进行进一步加工。基于原章并超越原章。“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水平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第一次读完一本书后,学生可以重复内容。教师展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单词和表面句子的意思。就对理解整本书或整章起重要作用的单词提问。结构复杂,词汇难懂的句子设计问题。这属于复述和解释的范畴。?重组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报告形式,分析内容关系,提取重要信息,概括全书的主要意义。从书中的一个或多个地方获取特定信息。比如总结整本书的内容,找到整本书的主要表达技巧。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某个作者的其他书,或者和这本书同类型的书。例如,在读完《长袜子皮皮》后,我推荐了林格伦的另一本书《小飞象卡尔森》和詹姆斯·m·巴里的《小飞侠彼得潘》,让学生们可以比较卡尔森、彼得潘和皮皮之间的异同。学生读完后再讨论,打开书与书之间的阅读通道,让不同的人物在学生心中建立联系。?拉伸是在理解一篇文章表层意义的基础上,找出隐藏的信息,推断深层意义。比如在《草屋》的阅读交流中,我问了一个问题:除了《艾地》和《药了》,为什么其他章节的结尾都用省略号?有两个完整的章节,一个是的主人公秦奶奶去世了,另一个是尧辽的主人公桑桑康复了。在其他章节的结尾,省略号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仿佛每个英雄都有一个故事。?评价是建立在理解意思、评论人物和思想内容、欣赏语言表达的基础上的。比如长袜子皮皮的读书交流,老师首先针对皮皮在学校的表现提问:如果你是皮皮的老师,你会怎么对待皮皮?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问:如果你是皮皮,你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让学生再讨论一下。最后问一句:为什么你和你想要的老师不一样?通过这个问题设计,学生可以对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创意就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提出写文章的新方法,或者在理解意思后利用读到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和观点,为书选择新的主题,提出新的表达技巧,改写句子,灵活运用读到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学生的年龄特点、作品本身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人为割裂。一个好的导读应该像一部优秀的作品一样,在丰富的阅读活动背后隐藏一切功利目的。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获得自己的体验,这样阅读才会更有感动和持久。